馬 靜
(濮陽廣播電視臺,河南 濮陽 457000)
論播音主持如何更具個性化、人格化與親和力
馬 靜
(濮陽廣播電視臺,河南 濮陽 457000)
隨著近年來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審美的表達和追求層次也在不斷提升,觀眾對于播音主持人自身傳統化、模式化的表達方式愈發排斥,隨之而來的則是對其個性化、人格化以及親和力的極度推崇與欣賞。對此,本文以“播音主持如何更具個性化、人格化和親和力”為主要研究對象,首先從創作特征和口語化特點兩個角度就播音主持如何更具個性化進行了討論。其次從品牌化特征和節目互動性特點兩個角度就播音主持如何更具人格化展開了說明。最后探討的是播音主持如何更具親和力。望本文的論述能對當前播音主持行業從業人員的發展以及職業進步提供具體的、有針對性的策略,推動其發展與職業技能的提升。
播音主持;節目互動性;人格化藝術魅力
(1)個體化的創作特征。創作特征是播音主持有別于其他類型職業、彰顯其個人特征的重要因素之一。它隸屬于主觀范疇,但卻離不開基于現實而生成的實踐經驗,如播音主持人所處的生活環境、地域時代,以及個人才能及社會經歷等,都會影響到創作的個性發展與節目內容的生成。換言之,對于播音主持個人而言,客觀現實不僅對其創作風格的形成具有決定性意義,甚至在其確立個人風格特點的時候,還需要基于自身的外在客觀條件,有目的、有選擇性地找到和確立自身獨有的播音主持風格,使之呈現出一定的獨立性和個性化特征,避免刻意模仿及復制。
(2)強烈標簽特色的口語化特點。語言表達是播音主持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其個人風格得以生成的重要組成部分。越是個性鮮明的播音主持的語言表達特點越突出,越能表現出個人獨有魅力及感染力。例如,白巖松和崔永元,前者語言風格較為簡潔,但是卻經常用一些“語小驚人”的行為表達出其個人的強烈觀點和思想,所謂“句句言之有物”;與此相反崔永元看起來卻像是一個言之無物的主持,因為語言當中“廢話”較多,但是觀眾喜歡他恰恰是因為這種口語化的表達方式,它能讓觀眾和主持之間的距離越發貼近,充滿生活氣息。通常播音主持在節目正式錄制之前,會準備一份“文字稿”,但是其與最終進行節目演播時所用的“主持稿”并不完全對等,其差別所在就是“主持稿”會將“文字稿”中的一些語言變得更加通俗化、口語化,體現出日常交流的特征。與此同時,主持人在長此以往的口語表達過程中,會逐漸生成自身的語言特色,并與其個人的主持風格發生關聯。因此,播音主持在進行節目播音或者主持的時候應該追求個性與口語化特征的統一,實現準確性、針對性以及通俗性,讓個人的主持風格進一步“標簽化”。
(1)人格的品牌化特征。從心理學角度講,主持人的人格構成直接影響著節目的傳播效果,即個人品牌對于節目的積極意義。從主持人個體從出現在電視熒屏的那一刻,聲音由電波傳遞到受眾耳朵的那一刻,個人形象符號已經傳遞給了廣大觀眾,包括外在的服裝妝發、內在的聲音磁性以及聲音辨識度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支撐著主持人的個人形象品牌。例如,著名的央視節目主持人敬一丹,她總是保持沉著冷靜、自信寬和的態度與觀眾進行交流,總是能在平凡瑣事當中挖掘其不平凡的意義,還善于將自己生活中獨特見解與發現融合到自己的主持風格中,構建出鮮明的個人品牌特征。
(2)播音主持與節目的互動性特征。對于播音主持而言,與節目的互動是有助于構建人格特征,并能使之更加豐富化、立體化。而所謂的“互動”指的是個體基于節目本身的定位,將自身的學識修養、處事待人,與節目風格、基準定位妥善結合在一起,造成一種節目與播音主持二者相互促進、相互借鑒、同生一體的認知情感。例如,同為訪談類節目,魯豫的《魯豫有約》和楊瀾的《楊瀾訪談錄》,由于二者的節目定位并不相同,因此彰顯的節目主持特色也會有所區別,前者相對居家休閑,后者則相對知性高端,關聯到節目主持的個人風格上就會呈現出明顯的互動性特征。
播音主持的親和力主要來源于其對于節目受眾以及嘉賓的行為態度,能夠以平等的姿態進行探討研究,能夠以較為平和的心態進行節目的訪談與錄制,那這樣的態度無疑是正確的,也就是所謂的具有親和力。例如,著名的央視節目主持人水均益,在其所主持的談話類節目《高端訪談》當中,所面對的既有來自全球各地的高端政要,也有因為戰爭流離失所、家破人亡的難民。但是其面對前者不會因為對方地位高上而面露諂媚之態,面對后者也不會因為其處境的困窘而盡顯鄙夷之態,無論何時何地、何種境況,都保持著自身作為一名主持人的獨立人格,也正因如此,使其獲得了更多人的稱頌。另一方面,具有親和力的主持人還必須擁有豐厚的文化底蘊,只有具備豐富的知識和足夠的智慧才能真正意義上理解和感知嘉賓或者受眾的心理所想,才能在節目制作或者進行的過程中,隨時隨地保持底氣和語言儲備,彰顯給廣大觀眾穩定、和諧的狀態與親和力。
綜上所述,隨著當前社會人們審美意識的不斷提升,對于電視(或廣播)播音主持者個體個性化和風格化的追求愈發地明顯。換言之,傳統的、模式化或者例行化主持播音模式已經不符合也無法滿足受眾對于審美品位的需要。鑒于此,播音主持就需要在日常節目設計和主持播音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使之更加個性化、風格化,更具親和力。當然這種提煉與升華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它需要播音主持不斷增加個人的實踐經歷、社會閱歷,豐富個人的情感體驗,同時注重對于個人品牌幾個人風格的把握和塑造,并在無形之中實現與節目、與受眾的良好互動,從而實現對于個人主持能力及個人品牌風格的塑造與提升。
[1] 高貴武,滕澤人.中國電視新聞評論中的人格化演進[J].國際新聞界,2014(10):119-131.
[2] 趙玉,王文.試論親和力在播音主持中的作用[J].新聞研究導刊,2015(03):24.
G222.2
A
1674-8883(2015)21-01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