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芫芫
(作者單位:吉林電視臺)
中國電視內容產業發展解析
蔡芫芫
(作者單位:吉林電視臺)
中國電視媒體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已經成為中國媒體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一個節目的策劃到呈現在觀眾面前,形成了行業內的分工,而其核心部分,是電視的內容,業內人士所謂的“內容為王”,正是突顯了電視行業對電視內容產業的重視,可以說,能不能構筑以節目內容為核心的,完整的電視內容產業鏈條,對于整個電視產業的繼承和發展來說,都是重中之重。
本文所討論的內容,特指電視節目給予受眾的相應的故事情節、人物形象和表現手法。理論上說,電視內容和整個文化產業密不可分,電視節目為受眾提供的核心服務是圍繞內容而擴展出的創造性工作,需要具備信息性、知識性、娛樂性等特質,是電視產業的核心部分,通觀整個電視內容產業,其中的所有活動,都是圍繞內容進行策劃、執行、傳播、交易,無論是何種形式的電視節目,都是電視內容的具體呈現。
電視內容產業是一個創意產業,是對內容進行創造性的勞動,而這也是作為文化產業一部分的整體特征。其研發和創造水平的高低,是電視節目能否誕生和存續的重中之重——創造力的強弱與電視節目的質量成正比,更具有創新性的節目在行業中更有生命力。同時,電視產品依然有豐富性的業內考量,其內容是否豐富,又與整個社會的媒體環境和文化氛圍密切相關。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信息產業的一部分內容被電視媒體吸納,國家的宣傳政策和媒體管理理念得以調整,中國的電視內容產業的環境也發生了有益的變化,拓展的空間不斷拉大,適合電視媒體的表現手段不斷被引入,電視從業人員的視野不再聚焦于國內競爭,尤其是進入2010年之后,中國電視高端節目大大縮小了與國際先進水平的距離。電視節目,從原來的新聞、社教、娛樂,其內容擴展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有代表性的作品都取得了國內外的良好反應和口碑,如《中國好聲音》、《舌尖上的中國》、《奔跑吧兄弟》等。這些節目的成功,都反映出中國電視媒體的學習、研究、制作能力的空前進步,而繁榮的熒屏從側面反映出政府媒體政策的寬松。
中國電視內容產業依托傳統,覆蓋著新聞資訊、娛樂綜藝、科教等方面內容,在電視節目的類型上,被劃分為新聞節目、電視文藝、專題、社教、生活服務類節目等。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可以明顯感受到電視熒屏的變化,電視從一個媒介終端變成了社會生活的參與者。上世紀八十年代,全國電視播出時常不到四萬個小時,而在今天,全國電視頻道播出總時長已經超過200萬小時,各類節目的市場份額也發生了很大變化。相關數據對比我們發現,在各種節目類型中,增長幅度最大的是生活服務類節目,而科教節目增長最小。從整體的播出時長來看,綜藝娛樂節目所占比重上升,教育、新聞類節目所占比重下降。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中國電視節目的策劃研發的觀念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改革開放初期,受限于當時的社會背景,電視內容被限定在一個狹窄的空間之中,而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整個社會以更開放的心態面對外在世界,社會上重視學習的風氣使得當時對電視科教節目有很大的需求。而進入到九十年代之后,市場經濟不斷發展,國家政策對媒體采取寬松政策,社會輿論更為豁達包容,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尤為突出和高漲,這一時期,大量的綜藝娛樂節目開始出現在電視屏幕之上,如中央電視臺的《綜藝大觀》等。在進入21世紀之后,網絡媒體開始興起,數字電視得以推廣和應用,中國電視臺完成了專業頻道的細分,電視頻道的增多,對電視內容的類型起到了催化作用。更大的市場容量,更新的媒體形式,更多的觀眾需求,都使得電視內容開始擴容。
電視內容產品是整個電視節目生產鏈條的核心,影響著電視產業的整個環節。值得注意的是,電視內容的產生過程不能直接產生經濟利益,但電視產業是注意力經濟,是把受眾的注意力轉換成經濟效益,而節目內容是受眾產生注意力的焦點。電視內容產業的另一個特點來自于電視產品的高投入,電視節目制作過程中,演播室、攝像設備、舞美燈光、演職人員工資、策劃腳本的使用,都需要較大的人力物力的投入。應該說,電視內容參評是一個智力密集型、資金密集性加人力密集型產業,是一個較為復雜的系統工廠。從策劃稿到最終呈現,牽扯到整個電臺機構的各個工種,是一種獨特的流水線作業。
目前,制播分離的呼聲一直不絕于耳,而中國電視產業還沒有明確實施制播分離的時間表,現階段,電視內容產業的主體還是各個電視臺,因為歷史發展的原因,電視臺除了擁有豐富的人力物力、技術設備等生產資源之外,還擁有相關的產品播出渠道和完整的盈利體系。電視臺是政府的喉舌,是重要的文化陣地和輿論陣地,采編播一條龍的生產方式,雖然存在內部競爭不足、節目質量良莠不齊等方面問題,但由于其便于輿論引導和整體管理,所以將長期存在。依據電視臺電視節目的生產模式,電視內容生產可以劃分為四個階段:節目中心階段、欄目化時期、欄目中心時期、和頻道中心時期。2000年開始,中國電視臺完成了專業頻道的分化改造,從節目中心時期過渡到頻道中心時期,電視頻道成為實質的電視內容制作的主體。這樣的變化有效應對了時代的變化,提高了電視節目內容生產的專業化,滿足了受眾的專業化需求,提高了電視節目制作目標的集中度,在更高的層次上,完成了對媒體盈利市場的劃分,給予整個電視媒體產業新的活力。
一個國家的電視內容產業要適應整個國家媒體產業的發展歷史階段的實際要求,國內的內容產業難免要收到行政決策和非經濟行為的影響,而民營電視機構的發展將是對中國電視內容產業一個良好的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