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麗艷·外坦
(作者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廣播電影電視局)
中波發射電臺常見故障
努麗艷·外坦
(作者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廣播電影電視局)
摘 要:人民群眾喜歡的信息傳遞和接受方式是廣播電臺,在傳遞信息過程中具有很明顯的特點,如快捷性和靈活性。廣播電臺中的基礎物質和設備是它的基礎部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文章通過無線電廣播概述,針對中波發射臺的常見故障,提出相應的措施。
關鍵詞:發射電臺;中波;常見故障
在一般情況之下,發射機功率不足均是地網受損造成的。地網受損,其覆蓋范圍就會變小,反射功率過高,更嚴重的會使發射機不能正常開機,最后影響安全播出。在最近幾年中,農民在天線下耕地、翻地,在此過程中,破壞了地網,從而使農耕和地網安全之間發生沖突。為了使設備能安全運行,需要采用積極措施,并對管理活動進行加強,以保證地網安全。以下針對無限電廣播概述、中波發射臺常見故障、應對措施進行分析。
根據科學研究結果表明,無限電波的產生主要由于導電中電流強弱的改變所致,這是無線的工作原理。實現電磁波的傳輸,主要通過無線電流空間進行。無線加載無線電波,主要是通過無線電技術進行,在此過程中,電波傳播隨著所收到的信息進行調節和解釋,使其變成有用的信號,從而達到將信息傳送出去的目的。
無線電臺就是一個裝有發送和接收無線電信號設備的電臺,又稱之為“臺站”。電臺一般會兼備發送與接收功能,主要用于電報和電話的收發之用。廣播電臺和電視臺主要用于發送新聞和呈現節目,專用臺主要用于專門通信。大型電臺的天線以及收發信分別設置在兩個地方,以避免干擾情況出現,從控制室進行遙控。無線廣播主要有短波廣告(2.3~26.1MHz)、中波廣告(526.5~1606.5kHz)、米波廣告(48.5~223MHz)及分米波廣告(47~958MHz)等幾種。無線電臺所發射的信號主要靠無線廣播進行發射。
對于廣播波段,世界各地方均有不同的劃分。中波在傳播過程中,主要依靠地波傳播,只有少數以天波的形式進行傳播。這種讓電波能量變弱的現象,被稱為電波吸收。對中波吸收非常強的導體是大地,所以以地波形式傳播的中波不會傳播很遠。在白天,陽光照射下,電離層的密度會增大,進而使電離層變成良導體,以至于使天波形式的部分傳播被電離層吸收,難以返回地面。地波在傳播過程中,由于被大地吸收而無法傳播的更遠,于是白天難以收到遠處的中波光。晚上,大氣沒有陽光照射,使電離層的電子和離子復合力增加,進而使導電性能變差,密度變小,電離層變薄,從而大幅度吸收電波。此時,中波利用天波的傳播途徑,大大減弱電波的吸收作用。所以,夜間所收到的電波就會增加。
2.1 常見故障分析
以某中波發射電臺為例,其在工作時出現故障,主要表現為地線被融斷,高壓調配系統被擊穿。在事故發生后,只進行簡單的修理,將臨時性地用銅線接地,換上更為恰當的高壓電容。不過,修復完后,狀況重復出現,其故障原因不明。為了徹底根除此故障,可以按照規范再次處理發射機和天線網。至此以后,這種故障就沒有再出現,且工作狀態良好,工作性能也十分穩定。
以某中波發射臺為例,其在建造時,按照技術要求規范,安裝機械設備。為了使該地區85%的覆蓋區人口和周邊省市部分地區的要求得到滿足,可投入使用10kW的脈沖式中波發射機。安裝后運行過程中,其設備和地線均有被破壞的現象。這些被破壞的現象,若維護的不及時,就會使地線遭到破壞,進而使發射機故障屢屢出現。在整個過程中,整體覆蓋面積變小,僅有十余公里的覆蓋半徑,其覆蓋人口和覆蓋半徑的要求被低估。
以中波發射臺為例,其在最初用的是60年代生產的7.5kW屏調式中波發射機。在1982年進行技術改造時,使用了3 mm紫銅線作為更新材料,進而使其具有80 km以上的覆蓋率,3 dB以上的接受場強。1985年,對設備進行更新換代,將其改造為10kW脈沖式中波發射機,對于1982年所更新的地網,并沒有改造。在地網出現腐爛情況下,地網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以至于覆蓋面縮小至十多公里。
以某中波發射臺為例,在早期使用76 m的鐵塔桅桿天線,使系統的調配更加合理。設計中,其覆蓋面積達到所要求的標準,使所要管轄的區域大部分被覆蓋。如在后期需要進行搬遷,那么在設計施工過程中,可采用自立式扇形天線,能夠節省費用,提高收入。不過,由于還沒有鋪設地網,其覆蓋面積很不理想,僅是原來的1/4,而且其傳播效果也無法達到要求。
2.2所產生的不良效果
常見故障分析所產生的不良效果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發射機在工作過程中,處在同一狀態下,發射機和天線系統能進行有效工作,進而形成兩個系統間的電位差。在工作過程中,若發射機工作時間過長,將會產生較大熱能,進而出現反復被燒斷的故障。即使發射機和天線調配系統的兩個接地點之間的電位差變小,使燒斷的地線,擊穿高壓電容不出現故障。在工作過程中,接地點之間,其負載電阻間的成功率會加大,進而使傳輸能量的損耗加大,最終降低傳輸效率。在檢查調試過程中,其指標均會顯示為正常
值,設備工作也顯示正常。在實際運行過程中,若接地電位不一致,其傳輸功率就無法達到要求。
在工作過程中,為了從根本上使設備工作狀態保持穩定,需要使用同一標準地線。在使用同一標準地線時,地下連接需要有效,能讓其在同一電位下工作,最終達到設計要求和良好的工作效果。所以,可以在發射機端埋下一根接地線。在天線網絡、避雷器區域以及鐵塔中不埋設專門的接地線。地網替代地線的作用,這種做法完全錯誤的,不但達不到想要的結果,還可能會引發更多故障,最終影響發射機的正常工作。與此同時,發射機一旦遇到雷電天氣,會使整體設備受到損傷,進而使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脅。從上面所述中可以看出,接地電阻在電臺的工作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運行過程中,一定要保證其在有效的狀態下工作,否則就可能會產生很多不安全因素和不確定因素,最終使電臺的效能無法達到設計要求。
若地網保護得不到長期重視,發射機積累的問題就會變多,導致發射機停播時間增長,進而影響安全播出。在實際過程中,地網主要有以下幾個弱點:首先外環線和地網母線焊接點很多;其次地網線在鐵塔基礎四周和調配室的接地母線焊接點。針對上述薄弱環節,主要采用以下措施進行解決:繪制地網分布的示意圖,運用拉網式方法對通訊手段和挖掘機機械進行排查,并對地網的實際情況進行排查,標記出地網走向的弱點和薄弱點,進而繪制出地網的分布示意圖,定期排查和巡視。定期測量和檢查天調室的電容和電感,最后形成歷史記錄。加大對重點部位的檢查力度;每隔1年或每隔2年就對地下各個焊接點情況進行檢查;加大宣傳。讓當地相關職業部門加大宣傳力度,對涉地的農民進行教育和確認。除此之外,向農民發放《地網保護宣傳冊》,使廣大農民對廣播設施有一定的認識。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廣播事業、新技術,以及新設備在廣播領域中得到廣泛的運用。由于發展需要,中波發射在廣播領域中發揮著自身的作用。不論是中波發射技術人員的交替,還是中波發射的設備更換,電臺的地下設備及輔助設備均不能減弱,否則只能從表面;理解參數的效能,從而使設備的輔助作用被忽視,出現吃力不討好的情況。
參考文獻:
[1]張潛俊.10kW數字幅度調制中波廣播發射機故障案例分析與處理[J].西部廣播電視,2014,12(23):157-158.
[2]張雯.DX-200中波發射機調制編碼板電源故障淺析及應急處理DX-200中波發射機調制編碼板電源故障淺析及應急處理[J].通訊世界,2015(8):58,59.
[3]姚天樂,王威,張青霞.PDM-3kW中波發射機啟動“播出按鈕”無功率輸出故障的排除[J].西部廣播電視,2013 (19):134,141.
[4]許明洙.中波發射電臺常見故障實例分析[J].科技傳播,2011(19):201,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