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彩霞
(山東省濱州市博興縣第一小學 山東濱州 256500)
小學數學空間與圖形教學策略分析
趙彩霞
(山東省濱州市博興縣第一小學 山東濱州 256500)
在小學數學的日常教學過程中,數學空間與圖形教學是屬于小學階段的難點之一,為了能夠使得學生能夠輕松學習此章節,需要針對此部分內容進行一個總體教學規劃,制定出相關的策略,此類策略有問題情境帶入;根據相關問題進行實踐操作;將學習內容融入實際應用中。
小學數學 教學策略 空間與圖形
根據小學數學課程標準中的要求:圖形與空間是人們對日常生活空間得以更好的認識并且進行相互交流的主要工具。空間與圖形的教學作為小學數學中學生學習的難點之一,以及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小學數學中空間與圖形這部分教學內容主要分為以下四點:對于圖形的認識、測量圖形、圖形的變換、圖形的位置。其中主要是對現實中的一些幾何圖形的形狀進行相關的研究,并且涉及其的位置關系、大小關系以及一系列變換。制定良好的教學策略是為了讓學生在學會相對應的基礎知識的同時,對于常見的實際問題有個良好的解決方案,讓學生能夠對于自身生活的空間有個良好的認知,豐富學生對空間的認識。既是為了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是培養其空間觀念及創新思維。
1.1 垂直與平行的學習
教師講解其基本概念后,學生對于概念無法正確理解。而如果拋棄此環節的學習,學生對于后續課程的理解也會越發困難。
1.2 平移和旋轉的學習
因為題目往往是有一個復雜的圖形給出,而學生因為空間想象能力不同而產生理解困難。而教師讓學生對于習題進行空洞地理解和評價完全不合實際,使得學生對于這類題目進行解答。
1.3 圖形的對稱的學習
因為學生剛開始接觸,而且對于從何種角度進行觀察也不一致,這就導致學生會出現較多的錯誤。
對于以上常見的困惑,為了能夠有所改善,提出以下幾點創意性教學策略
2.1 根據學習內容創建對應的生活情景
教學大綱中對于數學教學提出,需要將學習內容與生活實際進行關聯,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以及空間思維。
學生在這部分學習中,主要可能產生障礙的原因,大多是沒有一個合理的參照物。小學學生的年齡處于對于周圍事物的模仿階段,那么為了讓他們能夠更加深刻理解空間與圖形,就應該與現實中學生容易接觸到的事物相結合,例如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可以用學生上課時所用的書桌進行關聯,立方體的體積計算可以與講臺進行關聯等。這樣在學生上課學習的過程中不會因為過于枯燥而產生注意力分散的現象,同時也可以給學生一個簡單直觀的概念參照物,激發了學生繼續學習的求知欲。
2.2 需要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純粹的書面描述無法使得學生對于概念有個直觀理解,即使教師在黑板上詳細地書寫描述也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
因此教師在課前準備工作時,制作一下多媒體材料,在課堂上將其直觀地展示給學生,并且一步步對幾何立體進行分析與解析。教師可以反復播放多媒體材料,將復雜及難以理解的文字,通過多媒體,將其圖文并茂、生動有趣地表達出來。
2.3 動手實踐制作
為了使得學生不光是從外界接受空間概念,在課堂上可以組織簡短時間的制作實踐階段,這是為了讓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感官,對空間幾何進行了解。通過親自制作以及與同桌之間相互交流,將自身對于空間與圖形的理解表達相互傳達。這種通過視覺及聽覺的交互方法,可以增強課堂上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同時學生可以深刻理解空間與圖形這部分內容。
2.4 實踐運用
教師只是知識的傳遞者,讓學生接受后,是否能夠自如運用也是教學的主要目標。教師可以安排學生自行探索,并且根據自己的理解運用生活實踐中,并且將這份經驗在之后的課堂中進行交流。或者可以學生自行出有關這部分內容的生活實踐題,與同學之間相互競爭搶答。這樣可以促發學生對于空間與圖形的探索以及學習的自主性。
綜上所述,教師在面對教學的困惑時,不能將之拋至一邊,而不認真思索其中的解決方法,這樣既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也是對自己的課程不上心。教師只需在課前準備中,多思考幾點,多觀察一些身邊可以作為例子的生活經驗,并且將這樣的經驗與學生分享,那么小學數學的空間與圖形的教學也就不會那么復雜乏味了,這樣才能達到教學大綱中對于教師教學的要求,為學生的學習開闊視野,同時也是為小學數學的教學事業付出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應有的責任。
[1]王艷林.淺談小學數學空間與圖形教學策略[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0,(6):66-70.
[2]錢寶勝.小學數學“空間與圖形”教學策略的研究[J].教師,2014,(22):73.
[3]劉曉輝.小學數學空間與圖形教學策略初探[J].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版),2013,(5):107,109.
[4]劉樹清.對小學數學空間與圖形教學的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4,(5):186-186.
[5]陳香蘭.論小學數學的空間與圖形教學[J].教師,2013,(3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