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彩梅
(赤峰第三實驗小學 內蒙古赤峰 024000)
語文教學給英語教學的啟示
劉彩梅
(赤峰第三實驗小學 內蒙古赤峰 024000)
文章以語教學結合語文教學的意義為分析點,接著對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做了闡述,最后通過對語文教學給英語教學的啟示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小學語文 英語教學 啟示
隨著教育水平的不斷完善,人們對英語教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現如今,英語教學中還存在很多問題,急需解決,因此,我們要加強對英語教學能力的談談,重視語文教學給英語教學的啟示,使英語教學的質量和方法得到提高。
目前,在我國對于英語的教學方法有許多種,這就使得在教學過程中教學形式變得多種多樣。但是,大多數方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運用都不能夠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無論是從教學方法,還是學習方法都沒有取得過很好的效果。因為這些方法大多數都是從國外借鑒的,所以有許多都不符合我國教學的實際情況。針對這樣的問題有人就想到,英語和我國傳統語文的教學方法。英語和語文都是一門語言學科。因此,就有人大膽的猜想是否可以把我國傳統漢語的教學方法用于英語教學過程中。文章主要針對我國英語教學的現實狀況,把英語的創新教學方法和我國傳統的語文教學方法進行對比分析,并最終對其進行了評價。
語文教學與英語教學既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語文教學主要解決從少到多和由淺到深的問題,而英語教學主要解決從無到有的問題。共同點是都是語言學習,可以采取相同的教學手段,比如朗讀、語法、默寫、交流運用等等。因此我們在平時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適當借鑒語文教學的成功經驗和有效做法。
1.填鴨式
有些教師上課時滔滔不絕,黑板寫得滿滿的,學生不停地記筆記。這種滿堂灌、填鴨式的教法帶來很多弊病。教師講得過多。他所能提供給學生獨立掌握知識、主動訓練能力的機會就越少,學生常處于被動狀態,掌握不了要領,更沒有時間思考、吸收、消化,所學知識當然沒法鞏固。
2.陳舊式
有些教師上課停留在原始的教學狀態中,沒有語音室,沒有幻燈片,沒有電腦等現代化手段輔助教學,甚至連錄音機都少用,從始至終都只靠教師講述,課堂氣氛沉悶,根本提不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3.應試式
學生參加中考,只有筆試和聽力,不考核學生口語能力。為了適應學生答卷要求,很多教師不注重口語訓練,學生滿腦子裝的全是語法、句型和條條框框,口語能力很差。
4.厭教式
有些教師不能透徹地掌握教材,處理課文缺少靈活性,教學方法呆板,又不善于學習別人的長處和更新知識,長年累月重復這種教學。感到厭煩。
1.集中識詞,過詞匯關
從古至今,集中識字都是我國卓有成效的語文字、詞教學方法。我國學生學習英語,主要的困難并不在于語音難模仿、語法難理解、句型難掌握上,而是在于詞匯難過關,然而,詞匯是學習語言的關鍵,"詞匯量的大小與事業的成就有密切的聯系"。在任何語言中,詞匯語義所負載的意義都遠遠超過語法所表現的意義。因此,應該抓住時機集中大量識詞。集中識詞最能反映出英語詞匯的規律,最能體現出識記詞匯的方法。大量集中識詞才學得有優勢、有氣勢、有速度、有效率、有信心、有樂趣。
集中識詞之后還應及時鞏固,古人采取的方法是誦讀語句、文章,將集中識詞與朗讀、閱讀結合起來。只要堅持集中識詞,輔以朗讀、閱讀、多記詞、多閱讀、多接觸,就能牢記詞匯,不但鞏固活用詞匯,而且擴大認讀詞匯,每周掌握幾十個單詞,每年學生會上千個詞絕不是什么困難的事情。
2.大量聽讀,擴大積累
學習任何語言,首要條件是多聽、多讀,保證語言材料由淺人深地、大量有效地輸入大腦并積累儲存。幼兒習得母語是如此,學生學習外語也是如此。有了足夠的話語輸入與積累,學習語言就有了成功的前提與保證。輸人語言材料只有兩個渠道:聽與讀。我們應盡量使學生多聽英語、聽錄音、聽廣播。但要把英語學好、學通、學精,必須大量閱讀有內容、有深度的書刊。在以集中識詞為先導掃清障礙之后,就應組織學生開展英語閱讀,并以閱讀為切人點和突破口,以讀為本,在閱讀的基礎上帶動聽、說、寫的訓練,使聽力訓練與閱讀訓練同步進行,協調發展。
聽讀領先、擴大積累的英語教學模式,既能保證語言材料的大量輸人與積累,同時又能提高閱讀和聽力理解能力,還能為發展說、寫表達能力打好基礎。這充分保證了英語教學的高效性原則。
3.高效實踐,培養語感
學習語言,保證語言材料大量、有效的輸人與積累是前提與條件,而下功夫實踐練習則是學通語言的關鍵。進行語言實踐練習,要講求練習效率。我們在缺乏外語環境的困難條件下學習外語,最有效的實踐練習就是我國傳統語文教學中一貫提倡的實踐方法——朗讀與背誦。
朗讀是綜合性的高效率的語言實踐練習。朗讀英語時,眼、口、耳、腦多種語言感覺器官同時運用,促成立體記憶效果最佳。能夠同時培養辨詞能力、口語能力、英語聽力、記憶能力,又為今后發展閱讀能力、語篇能力、寫作能力等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堅持在每天朗讀、讀熟英語的基礎上,選背其中一部分范文和精彩的語句、段落、篇章等同樣具有重要意義。它們能直接促使英語語感的形成與發展,而獲得英語語感是學習英語成功的標志。
4.結合背景,學以致用
學習語言,離不開文化背景。英語的學習與使用,不論是理解(聽、讀),還是表達(說、寫),其深層內容和基礎都是英語所反映的文化。因此,要真正學習好、使用好莢語,就必須結合文化背景,注重內容,把學習英語和了解西方文化結合起來,使學習英語的過程成為學習西方文化的過程,就自然能學得愉悅,樂在其中。
語言是工具,學習英語的目的也是為了使用這個工具進行思想交流、獲取知識和信息,而且使用英語更是學習英語惟一正確的方法和途徑。所以應該將學與用相結合,在用中學,學以致用。只有將學習英語與使用英語密切地結合起來,才能學得迅速、快速,學得輕松、有趣,5、指導學法,提高效率
古人說:"得法者事半功倍,不得法者事倍功半。"學習方法就是學習效率,方法得當就會事半功倍,快速高效。學生應首先學會有效的英語學習方法,教師也要首先教會學生正確的英語學習方法。
英語學習方法的核心,就是充分發揮智力,充分調動認知能力、挖掘潛力,提高學習效率。教給學生正確的英語學習方法不能只停留在知識性的傳授上,重要的是通過正確的英語學習實踐轉化成為學習技能和技巧,并進一步將技能和技巧鞏固下來,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培養自學英語的能力,這樣,學生學習英語就主動、輕松、快速、高效,就能充分調動學習潛力,獲得最佳的英語學習效果。
通過對教學中,語文教學給英語教學啟示的分析,進一步明確了英語教學的方法,為英語教學能力的優化完善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有助于語英語教學效果的提高。
[1]周桂華.中國傳統語文教學對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啟示[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12,11:161-162
[2]張鳳娟.社會認知主義視域下中學英語教師認知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
[3]柳華妮.基于體例演變影響因素分析的大學英語教材編寫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