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達
(福建省漳平市官田中心學校 福建漳平 364412)
關注農村一年級里的學前生輔導
陳明達
(福建省漳平市官田中心學校 福建漳平 364412)
廣大邊遠的農村學校,由于生源不多,不具備獨立開設學前班,一年級都是采取混合班教學,暫且稱著一年級混合班。混合班里有在籍一年級的6周歲學生,有3-5周歲的學前生。如我所在的鄉鎮,共12個行政村,只有中心校具備獨立開辦幼兒園的條件,其余完小、初小、單人校的一年級均是混合班教育。這樣的現象,在全國也是普遍存在著。一年級教師除擔任著一年級學生日常教學外,還擔負著3--5周歲幼兒(后稱學前生)的輔導任務。
分析當前一年級混合班教育的情況,其存在四個特性:
(1)普遍性:一年級混合班教育在全國普遍存在。主要存在于廣大的邊遠的農村小型完小、初小、單人校。
(2)特殊性:一年級教育教學是混合班教師的主要任務,教師必須落實一年級的課程計劃;教師沒有針對學前生的教學任務,輔導與教育全憑教師的責任心。而事實上,大部分的一年級混合班教師除了對學前生進行執筆,課堂秩序的指導外,幾乎沒有針對學前生的輔導教育。學前生或者與一年級在籍生一起讀寫,或者獨自在一邊做著小動作。學前生的教育、輔導被邊緣化。學前生雖說屬于學前教育,可是他們是在一年級混合進行,所以應該作為小學教育(一年級)的研究課題,引起重視。
(3)緊迫性:學習習慣和養成方面,由于學前生沒有作業要求,一年級教師一般不布置具體的任務,完全依靠學前生的自覺行為。有興趣的每天會寫字、畫畫,有的,干脆啥也不做,老師也順其自然。長期以來,學前生沒能養成按時完成任務的習慣,對于以后的學習發展十分不利。學習興趣和情感方面,由于學前生只能40分鐘與一年級同學一起坐在教室里,鴨子聽雷似的,接受枯燥無味的一年級教育。一起讀寫,是否理解,完全靠學前生的天分。
天分較好的3--5周歲的學前生,經過跟班,可以有“較好”的表現,5周歲時已掌握一年級語數的全部知識,但是由于他是不及齡的學前生,還得在一年級跟讀。倘若從3周歲開始跟班,那就得在一年級跟讀四個學年,最后都成了“老油條”。這一類學前生其中就不乏“駢死于槽櫪之間的千里馬,不以千里稱也”。根本談不上學習的興趣;而那些好動的,或智力發展較緩的學前生進入一年級后就成了后進生,這樣就極大地影響著一年級教育質量。學前生在混合班里,不能像幼兒園那樣游玩,教師為了維持一年級的教學秩序,必然極力限制學前生的好動,所以就談不上學習的快樂和興趣。又沒有針對性的輔導,必然嚴重地影響著學前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這是多么殘酷的現實,不得不引人深思。
也許這正是致使幼兒的家長遲遲不愿送孩子跟班學習,以致混合班的入園率(一年級混合班兼有幼兒3—5周歲入園率達標的任務)總是不能達標的緣由。所以只能虛報入園率。
(4)必要性:一年級的教育者和各級各類的小學教育研究機構,研究的都是關于小學的教育,沒有涉及混合班的學前教育;幼兒的教育者和各類幼兒教育研究機構,研究的都是有關幼兒的教育,也很少涉及一年級混合班學前生的教育。這樣,混合班的教育在全國成了教育研究的真空。這一時期,學前生的養成與情感發展對幼兒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全國廣泛存在的農村一年級混合班,亟待全社會關注、研究、改進。學前生是相對于一年級存在著,應屬于農村一年級教育研究的一部分。
多年來,我在不斷地尋思:如何改變家長不愿過早送孩子入學,3—5周歲入園率總是不達標的現狀?是繼續讓他們與一年級跟讀兩年、三年,還是實事求是地,依據混合班的實際,適時輔導,讓學前生在玩樂中有所學,有所得?即使要輔導,又該怎么輔導呢?
針對學前生的年齡特點,多年來,我嘗試著從如下幾方面進行。
及時評價,激發學習興趣
一年級語文科,其實是一門綜合學科。盡管一年級也開設了思品、班會、語數、圖音體等,語文老師常常就是班主任。我就是把語文課上成綜合教育課,配合思品班會課對學前生的思想品德進行熏陶。學前生大都任性頑皮,活潑上進,于是我開設紅旗欄,比誰的紅旗多。及時地給予孩子物質、精神的獎勵與評價。開辟了《看誰進步快》專欄,讓其展示自己的作品。努力激發學前生的成就感,上進心。
評價可涉及學前生的方方面面。如:描畫圖畫、手工制作,寫字情況,背誦兒歌,認讀聲母、韻母情況,按時到校,講衛生,聽話,愛做好事情況等,及時獎勵一兩面紅旗或一支筆。利用孩子的上進心,逐步引導,使其適應學習生活,做一個好孩子。
尊重童心,適時輔導,激發上進
⑴由于學前生的年齡特征,我從學校爭取部分資金,用于添置、自制一些安全性高,幼兒喜歡的學具、玩具。如,幾何拼板、小汽車、小皮球等。每節課至少有半節課以上的時間,讓其在老師的視力范圍內自由活動。初期,老師應特別留心學前生的安全。我在實行中,那些任性不聽話,就不能享受自由活動的權利。這樣,促使學前生改變任性,適應學習生活。
⑵培養按時完成任務:(每節課5--10分鐘,一般不超過半節課),就是根據幼兒愛寫、愛畫、愛動手的特點,指導孩子描畫,做手工,描紅寫字,學著寫好自己的名字等,以描畫,做手工為主。根據完成任務的情況,應及時評價,鼓勵進步。
⑶依據幼兒愛讀,識記能力強的特點,我適時地輔導朗讀背誦兒歌,拼讀兒歌,認讀聲韻母,做到因材施教,讓學前生每天有所學,有所得,有成就感。(每節課也不超過10分鐘)
實踐證明:由于我在認真落實一年級教學計劃的同時,注重學期生的輔導,得到了家長的認可與支持,學校的各項工作得以和諧、順利開展,不僅解決了多年來的校園建設問題,入園率也大大提高。因此,我獲得了“全國模范教師”“杰出人民教師”“最美鄉村教師”“教書育人楷模”登上中國好人榜等殊榮。我教過的學生,到高一級學校,無論是學習生活養成,學習興趣,還是智力發展,都是勝人一籌,名列前茅。
當然,作為一年級混合班的教師,應具有較高的師德修養和責任心,才有可能勝任混合班的輔導與教育。
最后,我真想大聲疾呼,全國、全社會都來關注農村一年級里的學前生教育!!盡快研究健全一年級混合班的管理機制,改進現有一年級混合班的教學狀態和教育方法,讓學前生也沐浴在“因材施教”的陽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