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鳳
(吉林省遼源市東遼縣東遼一高中 吉林遼源 136600)
"三疑三探"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課堂中的應用
張德鳳
(吉林省遼源市東遼縣東遼一高中 吉林遼源 136600)
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長期占據統治地位。這種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養成被動學習英語的習慣,從而導致學生學習英語興趣低下,學習效率不高,學習成績下滑。隨著英語課堂改革的推進,我們要把課堂的主陣地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進行自主學習,質疑探究。"三疑三探"教學模式正是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誕生的,該模式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響應國家培養創新型人才的號召。
"三疑三探"教學模式 高中英語 應用
“三疑三探”教學模式是通過疑探結合等相對固定的教學環節,促使學生學會主動提出問題,學會獨立思考問題,學會合作探究問題,同時養成敢于質疑、善于表達、認真傾聽、勇于評價和不斷反思的良好品質和習慣,讓每一位學生想學、學好,真正感悟到生命的價值和學習的快樂。
“三疑三探”是指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幾個主要環節,即設疑自探、解疑合探、質疑再探。但就整個課堂操作步驟來說還應包括對知識的運用拓展環節。設疑自探:作為課堂的首要環節,它是指圍繞教學目標,創設問題情景,設置具體問題,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學自探。這一環節主要涉及三個步驟:一是創設問題情景;二是設置具體自探問題;三是學生“自探”。解疑合探:它是指通過師生或生生互動的方式檢查自探情況,共同解決自探難以解決的問題。換言之,即通過合探的形式共同解決設疑自探中的“疑”。“合探”的形式包括三種:提問與評價;討論;講解。質疑再探:是指在基本完成本節學習任務的基礎上,鼓勵學生敢于質疑問難,標新立異,甚至異想天開,勇于向課本、教師以及其它權威挑戰,讓不同學生針對所學知識,再提出新的更高層次的疑難問題,誘發學生深入探究。運用拓展,是指師生圍繞學習目標,針對本節所學知識,分別編擬基礎性和拓展性問題,讓學生訓練運用。在此基礎上,予以反思和歸納。此環節主要包括三個層次,分別為教師擬題訓練運用;學生擬題訓練運用;反思和歸納。
閱讀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點,其目的在于既要讓學生學會語言知識,獲取文章提供的信息,領悟文章的內涵,更要使學生掌握閱讀的方法和技能,使學生成為有獨立閱讀能力的人。
課標要求掌握的主要的閱讀技能有:預測略讀查讀猜詞等。
根據高中英語教學的特點,除以上列舉的閱讀技能外,本模式主要訓練學生使用“歸納法”快速閱讀、概括旨意的能力,以便其能夠迅速記住文章要點,為其有條理地復述課文奠定基礎。
(一)復習導入:
任務:復習上節課的主要內容。
原因:現行教材在內容安排上有三重復現,其中之一就是每個Section之間語言知識及功能項目反復出現,也就是說閱讀課的部分內容是對話課的延伸和拓展。因此,把握住這個規律,把復習環節做充分,也就為閱讀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操作步驟:a.兩人一組表演或問答;b.展示2~3組。
意義:語言是在一段時間內逐步吸收的,只有經常復習,學生的語言技能才能逐步得到提高。
注意點:a.教師給出的復習內容要明確;b.一般不要使用教師問讓單個學生答的形式,以便所有學生都能參與復習活動;c.在使用讓學生聽課文錄音后回答一、兩個問題的方法導課時,要注意閱讀材料的選擇,難度較大的閱讀材料一般不適宜作為聽力材料運用。
(二)設疑自探
任務:a.此環節主要是讓學生運用拼讀規則拼讀生詞,根據上下文猜測生詞的意思,排除生詞障礙;b.掌握略讀(skimming)技巧,了解文章大意。
操作:a.劃出生詞的字母組合,利用已學拼讀規則拼讀生詞;b.按詞性給生詞分類及按構詞法及上下文猜測、記憶生詞等;c.找出文章的主題句、關鍵詞,從整體上理解文章。
意義:通過讓學生瀏覽文章的標題、圖片,文章的開始段和結尾段以及每一段的段首句和段尾句,找到文章的主題句、關鍵詞,從而了解文章的主要信息并由此提高閱讀速度。
注意點:要求學生運用已學拼讀規則拼讀生詞,學生只要會讀、了解基本詞義即可,教師不要過多講解。
(三)解疑合探
任務:a.解決設疑自探環節的問題;b.在掌握略讀技能的基礎上,訓練快速閱讀的另一種形式查讀(scanning);c.進一步熟悉文章,使學生熟練掌握其語言結構及文章內容。
操作:a.小組合作找出文章中的關鍵詞;b.學生彼此就文章內容進行問答,尋找重要細節;利用線索把握文脈、歸納大意;c.運用前面列出的歸納法中的一種,快速閱讀并能用其概括、復述課文。
目的:訓練學生相互質疑、釋疑,形成獨立閱讀、合作交流的能力。
注意點:聽錄音跟讀、朗讀應在學生理解課文后進行。否則,朗讀就失去了應有的作用。
意義:分析文章的結構可以使學生了解文章的脈絡及情節發展的邏輯關系,既便于學生提綱挈領地記憶文章的內容,又有助于其書面表達和直接用英語進行推理、理解文章能力的培養。
(四)質疑再探
任務:a.學習Language point并能在實際中運用;b.立足全篇,對這些重點詞匯、短語、句型進行集中練習并在教師的點播下適當歸納、擴展。
操作:a. 讓學生結合Section D中的Grammar focus、Useful expressions和課本后面的Notes to the texts,找出自己沒有掌握的部分及在解疑合探中沒有解決或不懂的問題,相互討論、解答,不能解決的交老師集中解答;b.做有關鞏固練習。
目的:通過對語言點的感知、辨析,進一步提高學生準確運用語言的能力。
注意點:a.多使用比較的方法,分析異同。這既能加深學生的理解,又能幫助他們正確地使用這些形式。b.分析句子結構是為了理解或是為了造句,這個目的達到了就行了,不必過于細講。c.學語法的主要途徑不是聽講或看書,而是做練習。d.講解要點先以3個為宜,其它的內容留到后面再做安排。要點出示太多,學生消化不了,反而影響效果。
(五)運用拓展
任務:學生對文章的結構、內容及知識點有了一定的練習后,最后一個層次就是要引導學生利用文章所提供的信息進行口、筆頭交際活動。操作:a.運用所學重點詞匯、重點句型在圖文提示下進行說話或寫話活動。b.選擇Project上的部分內容進行讀寫活動。
注意點:a.必須用上所學的主要內容;b.根據學生的實際,分層要求;c.對于一些水平較低的班級或學生,結構性練習可適當多一些。
本文在解釋了“三疑三探”教學模式的情況下,初步講解了該模式在英語閱讀課堂上的基本運用。因英語教學中存在多中教學內容,比如說語法課教學、詞匯課教學等等,所以還需要廣大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結合具體內容,合理應用“三疑三探”教學模式。
[1]楊文普,如何正確運用“三疑三探”教學模式[J];新教育;2009年01期
[2]陳婷,鄭慶全;關于課程改革中確立新型師生關系的思考[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3]廉丹;;淺析研究性學習在開放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理論界;2009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