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建軍
(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肖溪鎮小學校 四川廣安 638010)
提高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探索
蔣建軍
(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肖溪鎮小學校 四川廣安 638010)
小學階段的數學教育,要特別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把學習興趣作為學習的不竭動力。關心愛護學生,打牢師生情感基礎,是小學生產生對數學學習興趣的前提;多種方法結合,是激發數學學習興趣基礎;創新教學手段,促導學生"做中學"數學,是提高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重點;實施有效評價,是提高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關鍵。
小學生 數學 興趣 提高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提出:“數學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素養是現代社會每一個公民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小學階段的數學教育,要特別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把學習興趣作為學習的不竭動力。”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怎樣有效提高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做好這個數學課程奠基工程呢?筆者認為:關心愛護學生,打牢師生情感基礎,是小學生產生對數學學習興趣的前提;多種方法結合,是激發數學學習興趣保證;創新教學手段,促導學生“做中學”數學,是提高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重點;實施有效評價,是提高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關鍵。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實施建議提出:“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尊重學生,以強烈的責任心,嚴謹的治學態度,健全的人格感染和影響學生;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數學素養,善于挖掘教學內容的教育價值;要在教學實踐中善于用本標準的理念分析各種現象,恰當地進行養成教育。”筆者認為:教師作為學生數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首先,要關心愛護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情感,讓學生喜愛教師,從而熱愛教師所教的學科課程。那么,數學教師怎樣與學生建立良好師生情感呢?首先,教師要真正樹立“為了一切學生發展”的教育理念,關心、愛護、尊重小學生。只有建立了融洽的師生情感,小學生才會親近你。不要認為小學生年齡小,老師就可以輕視學生、隨意批評或懲罰學生。尤其是對小學低年級的小學生更要用心去關愛、呵護和激勵,要像對待自己孩子一樣用真誠、友善、公正、寬容的心和欣賞的態度去對待孩子,與孩子們和諧相處,使學生產生親切感,仰慕感,讓學生覺得老師是他們最信賴的朋友,學生才會信服老師,追隨老師,喜歡老師,才會。其次,教師要用健全的人格形象影響學生,隨時注意自己的儀表、形象、風度、生活作風、言談舉止等,做到嚴肅活潑、有分寸,既要像父母一樣關心學生,更要嚴格要求小學生的思想道德行為、學習、生活等良好行為習慣,以身示范,做小學生的榜樣,特別要加強“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工作,用教師自己高尚人格魅力去潛移默化學生,讓學生發自內心的喜歡老師,從而喜歡老師所教的學科。
數學課堂教學的方法要“日新月異”,每堂課的教學方法要多樣化,特別是課堂導入形式要多樣,或情境導入、或問題導入,或嘗試練習導入、或謎語謎語、故事、直觀事物導入等等,讓學生感到數學好玩、有趣、新鮮從而提高學習興趣。課堂教學中,更要使用多種教學方法,要體現學生主體地位,教師主導地位,發揮好教師在數學教學中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作用。每堂課在設計時要結合教材內容,挖掘數學教學資源,促導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學習、合作探究。課堂上老師要注重情境展示、教具觀察、數學問題、實驗操作、自主學習、小組學習、合作探究、講解、練習等多種方法結合使用,才能有效提高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例如,讓學生看一看數學書本、讀一讀數學題目、想一想數學問題、畫一畫有關圖形、折一折、量一量、做一做有關幾何形體,小組議一議重難點問題等,學生在課堂“五官”投入活動,就會有效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興趣。例如,筆者教學“時、分、秒的認識”時,首先就要學生猜一個謎語:“會走沒有腿,會說沒有嘴,會告訴我們什么時候起床,什么時候睡。”然后又根據教材的插圖,編造一個小朋友如何愛惜時間,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的故事。這樣很自然的認識了鐘表,時、分、秒,同時又有機地向學生進行了珍惜時間的教育,學生學習情緒也自然高漲。
數學學習一般學生都感覺到枯草無味、單調,缺乏學習興趣。筆者認為,根本原因在于教師的教學手段、教學熱情、教學方法陳舊。過去許多教師習慣于“滿堂灌”、“講后練”,創設的數學教學情境少,運用的教學手段少、教學方法單一,使許多學生覺得學習數學沒味道,久之就失去了興趣。新課程改革以來,要求“教師要把數學教學基本理念轉化為自己的教學行為,處理好教師講授與學生自主學習的關系,注重啟發學生積極思考;發揚教學民主,當好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鼓勵學生大膽創新與實踐。”因此,數學教師應該創新教學手段,繼承傳統啟發式教學思想,借助教具、學具和現代教學媒體等有效教學手段,積極挖掘教學資源,制作適合與教學內容同步的教學課件,創設數學問題情境,用于數學課堂教學,讓小學生進入數學情境中學習,激發小學生動眼、動口、動腦、動手,使每位學生課堂中有事做,主動去看、主動去思、主動去說、主動去做,促導學生“做數學”,就會大大提高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老師要及時對學生數學學習情況有效評價,讓評價激發學生內在學習動力,進一步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小學生學習情緒的波動性很大,自控力較差,老師要扮演好組織者的角色,隨時調控課堂紀律秩序,應采取即時評價方法進行調控;當好引導者,按照教學進程引領學生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數學活動,做好合作者,教師與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教學互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課堂評價上,要鼓勵學生自評,開展互評、師評活動。例如,對某個數學問題,再學生發言交流后,先讓學生自己評評回答的怎么樣,再讓其他學生進行評價;小組討論后代表發言后,先讓其他小組代表評價,老師仔細聽取學生的評價,進行適當點撥或給予鼓勵性評價。對小學生的評價盡量做到多肯定少否定,多引導少指責,多啟發提示補充,少阻止發言,設法調動小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提升數學學習興趣。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老師要重視課堂教學改革,在培養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同時,更加強小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使“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數學教育理念真正落實到位。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