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 靜
(作者單位:內蒙古師范大學文學院)
草原紀錄片簡論
時 靜
(作者單位:內蒙古師范大學文學院)
摘 要:草原紀錄片是紀錄片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通過藝術加工,較為真實地記錄了中國境內廣袤草原地區的社會風貌、自然環境、民俗風情和草原人民的生活狀態等。本文通過對草原紀錄片的整理,旨在對其進行簡單分類,并對它的發展做粗略概述。
關鍵詞:草原紀錄片;分類;發展
草原紀錄片是再現的珍貴民族記憶,是現實的攝像機。學者錢淑芳說:“草原紀錄片是以內蒙古電視臺為主要創作主體,通過電視紀錄手段,反映人民歷史和現實生活,表現草原人特有的性格特征、思想感情與精神風貌,展現草原人民特有的傳統與現代,物質與精神,自然與人文以及民風民情、生活方式等要素,在電視表現風格上具有鮮明的草原文化景觀、影像及聲音等表現特征,形成一定文化價值和審美意識認同的電視藝術。[1]”筆者認為,草原紀錄片作為現實世界的記載者,它的記錄將存留下寶貴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以及民族歷史社會的變遷,是民族痕跡的史證。
1.1 從媒介系統看,草原紀錄片可以分為電影紀錄片和電視紀錄片。電影紀錄片是對社會與自然事物真實記錄的非虛構的電影片,其中最熟悉的便是《哭泣的駱駝》;電視紀錄片是運用電子設備跟手段,對草原文化進行完整紀錄的電視專題報道節目,如《探秘科爾沁》《印象內蒙古》《八千里路走遍關》等。
1.2 從記錄主體來看,草原紀錄片可以分為人物紀錄片和事件紀錄片。人物紀錄片是個人傳記的影像化紀錄,通過真實的影像表現,再現其時代價值與精神價值,這類代表作品有《阿勒坦汗》《成吉思汗》《寶音德力格爾》等;事件紀錄片是一件事情的真實紀錄,如《我們的兵團往事》《二連恐龍挖掘記》等。
1.3 從呈現的內容來看,粗略地可以分為:記錄草原生態環境的生態環境紀錄片,代表作品有《草原散記》《沙漠散記》《額濟納綠洲》《天堂草原》等;記錄草原民眾生活的草原生活風貌紀錄片,代表作品有《麗莎的夢》《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金色圣山》《天籟之音》《小蘇不達們的故事》等;記錄草原傳統民俗的草原民族風情紀錄片,代表作品有《阿拉善額魯特婚禮》《溫都根查干》《尋找都仁扎那》《駝殤》《沒用縫完的蒙古袍》《敖包對話蒼天》等;紀錄草原歷史變遷的草原歷史文化紀錄片,代表作品有《四川蒙古人》《蒙古之源》《話說元上都》《千年的守護》等。
伊戈爾·別利亞耶夫說:“很難比紀錄片找出活生生提示現實的東西?!奔o錄片實際上是伴隨著電影的產生而產生的,西方國家最先產生了電影這種藝術傳播媒介,但其剛一出現就顯示了其記錄的功能。中國最早的草原電影產生于1940年——《塞上風云》,這是一部反映蒙漢民族聯合抗日的影片,客觀上有一定的事實記錄,但并不能等同于草原紀錄片,畢竟影片呈現的內容經過了藝術化的構思,雖然主題反映的是事實,但影片呈現內容不是當時當地的現實情境,所以它不具備草原紀錄片的要點。
我國草原紀錄片真正具備雛形,開始發展大概自上世紀70年代末起,如今已經走過了30多個的春秋。草原紀錄片在記錄社會變遷的同時,也不自覺地記錄了它本身的發展歷史。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視角單一到內容寬泛……草原紀錄片作為草原地域現實境地的記錄者,其發展的歷史就是歷史的發展。
額爾德尼作為草原紀錄片的開拓者與奠基人,以其卓越藝術成就在草原紀錄片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筆。1979年,他作品的三部力作《額濟納綠洲》《歌聲遍駝鄉》和《駝鈴響起來》拉開了草原紀錄片的序幕,之后又出品了《沙漠之歌》《草原散記》《沙漠散記》等一批真實記錄自然與充滿生命哲學的優秀作品。80年代,草原紀錄片的紀錄內容開始略顯寬泛,紀錄片開始記錄草原人民真實的生產生活,從他們的工作、家庭、愛情等各個方面展現蒙古人民的現實狀況。代表作品有《父親》《駿馬追風》《鄂溫克風情》等。1997年,隨著內蒙古衛視的開播,以及特爾木夫、班布拉、照那斯圖、查格德爾、蘇敏等更多的草原藝術家加入草原紀錄片的創作團隊,草原紀錄片也迎來了它的黃金時期?!赌翚w》《下山》《寶饒的故事》《駝殤》《尋找白樺林》《沒有縫完的蒙古袍》《溫都根查干》《尋找都仁扎那》等一大批優秀紀錄片借助大眾傳媒展現給草原人民以及更多的受眾。進入新世紀以來,草原紀錄片的選材更加廣泛寬闊,草原紀錄片把“眼睛”瞄向生態環境、人物、民俗風情、藝術、宗教、歷史、地域等更多的視野,使這一承載草原民族文化與精神氣質的影像不斷走向成熟。2004年隨著草原衛視欄目《蔚藍的故鄉》開播,標志著草原紀錄片朝著專業化的道路邁進。從此,《蔚藍的故鄉》成為內蒙古對外展示草原文化的一個窗口,也是記錄草原文化與文明的珍貴資料。
紀錄片是以記錄現實的、真實的生活為創作目的,通過銀屏再現現實生活中的真人真實。對草原紀錄片的整理,就是對草原文化的肯定,希望對今后草原紀律片發展提供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錢淑芳.草原紀錄片:草原文化的電視化生存[J].中國電視(紀錄),2011, (3).
作者簡介:時靜(1990-),女,山西晉城人,內蒙古師范大學文學院新聞系研究生。研究方向:新聞與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