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威
(唐山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河北 唐山 063000)
當代新聞記者的職業素養與社會責任探析
楊 威
(唐山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河北 唐山 063000)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媒體在文化傳播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新聞記者的責任也更大,作為新聞報道的先鋒力量,新聞記者在工作的過程中必須遵守客觀、公正的基本職業素養,更好地滿足新聞行業的要求,促進新聞行業的健康發展。當前,新聞媒體行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新聞記者隊伍也不斷壯大,提高新聞記者的職業素養與社會責任已經成為重要課題。職業素養與社會責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通過不斷的磨練而逐漸形成,在生活中實現自身職業素養與社會責任的培養與強化。
新聞記者;職業素養;社會責任
(一)具備堅定的政治立場
新聞記者在工作的過程中肩負著客觀、真實傳播新聞的責任,在工作的過程中必須具備堅定的政治立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各個國家質檢的經濟、文化交往更加頻繁,大量的國外信息涌入到中國,新聞記者在對國外信息進行傳播的過程中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如果存在外國文化與本土文化之間相互沖突的情況,要堅定自身的愛國情感與政治立場,堅決保持國家的形象不受到損害。此外,部分新聞記者難以經受個人利益的誘惑,在新聞報道中存在夸大、謊報等問題,這種現象與新聞記者的職業素養不符。
(二)具有過硬的寫作與表達能力
新聞記者必須能夠具備敏銳的洞察能力,能夠從復雜、繁多的信息中找到真實、準確、有價值的新聞內容,通過采訪與寫作將這些信息傳播給對大眾。新聞在進行語言組織的過程中,新聞記者的寫作水平必須突出與扎實,一方面要對新聞內涵進行簡介、準確的表達;另一方面要確保新聞內容的莊重、生動,從而能更好地引起大眾閱讀興趣。新聞記者要具備良好的表達能力,在采訪的過程中能夠讓對方表達自身的真實想法,同時通過良好的寫作能力還原事實真相。
(三)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
隨著網絡信息的不斷普及,社會進入到了信息爆炸時代,網絡中的信息與報道越來越多、越來越開放,一方面能夠讓大眾更加容易了解社會動態;另一方面也給大眾帶來了一定的困擾。因此,新聞記者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職業道德素養,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提高新聞報道的真實性、客觀性。要對虛假報道堅決抵制與打擊,更好地維護社會穩定。
(一)堅持實事求是的進行報道
新聞記者應該根據實事對新聞事件進行報道,在觀察與思考問題的過程中要保持正確的角度,不能道聽途說、不能夠胡編亂造。新聞工作本身具有非常濃厚的政治性質,報道內容中應該充分遵照與體現黨的方針、政策等,進一步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發展。新聞記者應該明確自身的責任,進行真實、客觀的新聞報道,更好地促進社會穩定與經濟發展。
(二)勇于承擔社會責任
在對新聞事件進行報道的過程中,新聞記者可能會遇到各種問題或者困難,尤其是對自然災害等進行現場報道的過程中,自身的人身安全容易受到威脅。新聞記者應該銘記自身所承擔的社會責任,要不懼危險與挑戰,更為客觀、謹慎地完成新聞報道,不辱自己所肩負的使命。
(三)弘揚社會正氣
新聞記者要對正義進行堅持,要做到實事求是,將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真正做到弘揚社會正氣。弘揚社會正氣具有一定的時代性,當前要求新聞記者要對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進行繼承與發揚,同時要堅持與時俱進,實現自身素質的不斷提高。新聞工作者弘揚社會正氣,能夠對社會的道德觀念進行引導,幫助人們積極向善,為和諧社會的構建奠定基礎。
(一)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
新聞記者的職業素養與社會責任在提升的過程中,必須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在對社會事件進行報道與評論的過程中正確引導輿論。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中的不良現象與不良風氣也有所增加,容易對新聞記者造成腐蝕,導致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出現扭曲,最終影響新聞媒體事業的發展,同時也會產生不良的社會影響。
(二)重點關注與重視大眾所關注的內容
新聞記者在工作的過程中必須將人們利益放在第一位,及時地對民情進行發現與了解,明確自身的位置與職責,正確處理新聞記者與人民群眾之間的關系。新聞記者應該深入到群眾中,更好地了解群眾所關心與關注的事件、話題等,通過對這些內容的報道吸引更多的注意,對群眾的輿論進行有效的引導。新聞記者應該嚴于律己,杜絕一切誘惑,對公共事件進行客觀、正確、公正的報道。
(三)強化自身的主體意識
新聞記者處于新聞媒體行業形成的文化環境中,避免在新聞媒體行業中混雜入更多的不正之氣。因此,要注重培養新聞記者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進一步強化新聞記者本身的主體意識。新聞工作者的職業素養與社會責任對群眾有著重要的影響。新聞記者在工作的過程中必須正確認識自身的社會價值,實現自身職業素養與社會責任的提升,更好地進行新聞報道。
(四)以事實為基礎進行新聞報道
新聞記者在進行報道的過程中,不能夠道聽途說、胡編亂造,要依據事實進行客觀、公正的報道,要堅持事件真相,不懼怕社會中存在的黑暗面。新聞記者在對問題進行觀察與思考的過程中要從多個方面入手,對于不同的問題要及時請教,不能夠進行隨意的胡編亂造,一方面要對新聞事件負責;另一方面要對社會負責。
新聞記者對社會事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新聞記者肩負著非常重要的社會使命,在面臨社會矛盾的時候應該能夠做到實事求是,從事實出發為群眾傳遞更多真實、客觀的新聞信息,讓群眾能夠更加及時、準確的了解社會發展、國家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同時也能夠對群眾的心聲與意見進行表達。新聞記者是國家與群眾之間的聯結橋梁,提高新聞記者的職業道德與社會責任能夠更好地促使新聞工作者為人民服務,促進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1] 王葉華.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記者的職業素養與社會責任[J].科技傳播,2014,22(84):75-76+66.
[2] 羅以澄,侯迎忠.新聞記者的角色沖突與道德失范——兼論記者的職業責任與社會責任[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2,02(76):235-239.
G214.2
A
1674-8883(2015)14-0121-01
楊威(1974—),男,河北灤南人,本科,研究方向: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