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頡
(中國平煤神馬報社,河南 平頂山 467000)
強化貼近性 提升企業報的影響力
劉 頡
(中國平煤神馬報社,河南 平頂山 467000)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企業職工對企業報的報道提出更高的要求。對于此,我國企業報在進行報道過程中,應凸顯出職工的主體地位,即應在報道過程中強化新聞貼近性,進而吸引更多職工關注企業報的報道內容。本文從企業報強化貼近性的意義入手,詳細闡述了如何更好地實現企業報貼近性的強化效果。本文旨在能推動現代企業報的進一步創新與發展,并最終為其贏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貼近性;企業報;影響力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強化貼近性的報道方式逐漸成為企業報未來的發展目標。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企業報的編輯只有在報道中凸顯出貼近性的重要性,才能吸引更多職工的關注,進而達到報道目的。因此,企業報編輯在報道過程中,必須強化自身緊貼職工的意識。以下就是對強化貼近性,提高企業報影響力的詳細闡述,望其能為現代企業報的快速發展提供有利的文字參考,并帶動其逐漸完善企業報報道內容,滿足職工需求。
企業報強化貼近性的意義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由于企業報是企業信息傳遞的核心,因而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媒體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要求企業報編輯人員為穩固自身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必須摒棄傳統的報道理念,凸顯貼近化意識。只有如此,才能促使企業職工在實際工作中能主動獲取信息資源,了解社會和企業的各方面新聞信息。第二,在企業報強化貼近性的背景下,報社將不斷提高新聞采編質量,優化編輯形式,創新報道思路,最終增強企業報的整體影響力。第三,企業報強化貼近性的意義還在于企業報編輯人員要提高自身的服務意識,即其在進行新聞報道的過程中,將從實際出發,逐漸摒棄傳統的新聞報道理念,凸顯職工在新聞報道中的主體地位,最終滿足更多職工的需求,為職工提供更多可參考的信息,由此來提高企業報的整體影響力。從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企業報在發展過程中,強化貼近性是非常重要的。因而企業報編輯應采取相應措施,逐漸提高貼近性辦報意識。[1]
(一)增強緊貼職工意識
為了強化企業報的貼近性,要求編輯人員在新聞報道過程中,秉承緊貼職工意識,即要求編輯人員應將企業職工設定為服務對象,進而在此基礎上開展相應的新聞報道工作。首先,企業報編輯人員應通過對職工的深入調查,了解職工的樂趣和憂愁所在,進而促使企業報編輯人員在開展新聞報道的過程中,拉近與企業職工的距離,最終達到憂民之憂者的報道效果。其次,為了強化緊貼職工意識的報道觀念,要求企業報編輯人員在進行新聞報道中,凸顯基層報道在企業報實踐報道中的重要性。最終,增強基層職工對新聞報道內容的滿意度,引導職工提高對企業報報道內容的興趣。[2]
(二)增強職工主體意識
在強化企業報貼近性的過程中,要求企業報編輯在進行新聞報道過程中,應凸顯出企業職工在新聞報道中的主體地位,從而更好地吸引職工對企業報的關注。首先,企業報在發展過程中,應利用新媒體手段對職工主體地位進行宣傳,以便促使職工在實際工作、生活中提高自身主體意識,為企業報貼近性強化工作的展開打下良好基礎。其次,企業報編輯人員在進行新聞報道過程中,應有意識地加大對基層職工的報道力度,以凸顯職工在企業中的重要地位。最后,企業報編輯人員在對報紙版面進行調整時,應秉承職工的主體意識,即將基層職工中的典型人物、先進事跡的報道內容放在企業報的重要版面及位置。近年來,我國的企業報在發展過程中,逐漸深化職工主體意識。經調查表明,目前我國已有超過一半的企業報曾用頭版頭條來反映基層職工的典型事跡。
(三)增強報道職工所關注熱點問題報道意識
為了強化企業報貼近性報道觀念,要求企業報在新聞報道過程中,應加強對職工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報道,以便吸引更多職工對企業報報道內容的關注。例如,《首鋼日報》在報道過程中,就意識到優化報道內容的重要性,因而加強對職工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報道,并采用多角度報道方法,最終促使職工加深對企業發展情況的了解。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企業報發展過程中,增強報道職工關注的熱點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因而企業報在實際報道過程中,就應對職工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深入地調查了解,然后將調查結果融入新聞報道中,以滿足更多職工的需求,同時促使職工通過企業報獲取更多與企業發展相關的訊息,最終致使職工在相關訊息的引導下規范自身行為,為推動企業發展而努力工作。
(四)增強新聞報道內容的人情味意識
企業報在對其報道內容進行不斷完善的過程中,也應增強新聞報道內容的人情味意識,即以此來調動職工的情緒,引導其與新聞報道編輯人員產生心理共鳴。對于此,首先,企業報編輯人員在進行新聞報道前,應采取相應措施了解職工的內心世界,進而用富有人情味的新聞報道來吸引讀者,并最終與其達成情感共鳴,實現信息傳遞。其次,企業報編輯人員應在新聞報道過程中,加強對職工情感故事的報道,從而促使職工在企業大家庭中抒發個人情感,爭取更多人對自身的理解。最后,企業報編輯人員在新聞報道過程中,應深入到一些職工家庭中開展報道,以增強報道的生活氣息,提高企業報的影響力。[3]
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企業報在報道過程中應逐漸推動貼近性報道,即企業報編輯人員應在新聞報道中,加強對發生在職工身邊的一些新聞事件和職工關注的新聞熱點進行報道,以此更好地吸引職工對企業報的關注。同時,強化企業報的貼近性亦可促使職工在閱讀企業報過程中,獲取更多與企業相關的信息,深化自身對企業發展方向的了解。
[1] 崔培林.想到看到抓到──談談在攝影工作中自己所走過的路[J].軍事記者,2013,22(01):112-114.
[2] 董天來.一篇報道幫助了800萬畝小麥豐收[J].新聞記者,2014,24(09):24-26.
[3] 閻天學.心系天下大事——記《南陽日報》總編輯劉少宇[J].新聞愛好者,2013,15(01):21-23.
G216.2
A
1674-8883(2015)14-013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