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洋
(西安廣播電視臺,陜西 西安 710061)
找準民生新聞關注點
趙 洋
(西安廣播電視臺,陜西 西安 710061)
民生新聞的基本理念是平民精神。要做好可聽性強、關注度高的民生新聞,從業人員就必須把群眾利益作為第一追求,盡最大努力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在新聞報道中,不僅要從宏觀大局出發,屏棄低俗,更要低下身子,挖掘新聞背后的故事,探究表象下的真相。只有找準關注點,才能做出有分量,并引發人們深思的新聞稿件。
人文精神;價值取向;屏棄低俗;新聞深度;社會責任
民生新聞是以民本思想為基點,以平民視角與人文敘事手法關注和表現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計等內容的一種新聞表現形式。平民視角、民生內容、人文敘事是其根本和核心。
日常生活中,從醫療衛生到教育收費,從前期消費到售后維權,從勞動就業到社會保障等等,凡是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情都是民生新聞的范疇。新聞節目發展到現階段,想要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必須做到既親民又不落入俗套。做到這一點,就要在老百姓的身邊小事與國家大政方針的結合點上下功夫。在“大主題”下尋找并策劃貼近本土受眾的“小選題”,從而以小見大,把反映百姓生存狀態、關注百姓冷暖的民生新聞欄目打造成雅俗共賞的新聞大餐。
民生新聞的基本理念是平民精神,其核心是人文精神,這就要求民生新聞的工作者把人文精神滲透到信息從生產到傳播的各個環節中。新聞從業人員要把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群眾利益作為第一追求,把群眾滿意與否作為首要標準。日常生活中,一些百姓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或事情,會想到求助媒體加以解決。主持人、記者把話筒更多地對準普通民眾,從百姓生活的各個層面發掘新聞。例如,農民工追討工資、中小學高額擇校費、住房價格高漲,甚至居民生活中煤氣、自來水、公交車等調整價格聽證問題等,許多過去較少涉足的敏感話題越來越多地成了民生新聞的“活水”源頭和不斷深層挖掘的目標所在。[1]
西安廣播電視臺新聞廣播《市民熱線》欄目是該臺十大金牌欄目之一,近年來,在民生新聞報道方面做了積極有益的探索、嘗試并取得了明顯成效。該欄目采用主持人接聽熱線、記者采訪調查,從相關部門了解情況,實行新聞監督、報道的方式,不僅拉近了媒體與聽眾的距離,也充分發揮了其社會功能,在報道新聞事件的同時,利用媒體的力量解決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問題和困難。節目開播至今,已為不計其數的老百姓,特別是農村的弱勢群眾解決了實際問題,具有良好的口碑和影響力。同樣,在西安地區,電視類的民生欄目如《都市快報》《西安零距離》無論是欄目理念、定位、制作都較為成熟,真正起到了“訪民意、道民情、解民憂”的效果,不僅在西安甚至陜西地區都具有較為廣泛、深遠的影響力,成為市民喜愛、歡迎、日常生活中津津樂道的品牌新聞欄目。
有這樣一則新聞,筆者在采訪途中,發現西安市鹽店街附近,由于公廁無法使用,給當地居民造成不便。大家上廁所必須繞遠路。冬天下雪,甚至發生過老人在去廁所途中摔傷的事情。筆者通過進一步采訪了解到,鹽店街雖然有一所新建的公廁,但卻由于種種原因一直無法使用。在了解到這件事后,筆者很快意識到,如廁問題,看似小事,卻事關群眾切身利益。于是,立即對這一新聞事件展開采訪調查。通過多日努力,與相關部門溝通協商,筆者接連發回三篇有深度、有分量的連續報道——《有廁不能上,苦了方便人》。通過輿論監督,最終促使鹽店街新公廁投入使用,為群眾解決了實際問題。這件事圓滿解決后,當地群眾自發送來錦旗,發自內心表達他們深深的感謝。
新聞圈里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你關心的,就是我關注的”,其實就是把握民生新聞的最好注解。而平民意識、人文關懷和人間真情構成了對民生新聞的關注點和價值取向,這種關注點和價值取向必須包含具有思想、道德、文化、行為等方面的正確導向。
民生新聞以其真實性、時效性和接近性等特點明確地關注民生、傳達民意,讓問題得到更多更廣泛、及時的關注和解決。但在近些年來發展中,民生新聞的報道中也隨之出現了一些問題,為這類新聞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了阻礙。
在民生類新聞欄目中,由于大部分內容源于本地新聞或地域性新聞,新聞來源比較有限,而且內容又多集中在某幾個方面,容易出現報道題材狹窄且內容重復并且次數多的現象。事實上,在一些新聞欄目中,頻繁重復出現的交通事故、鄰里糾紛、漏水停電等等,題材雷同重復,瑣碎而冗長??v觀整個節目,能表現欄目個性化和特色的東西并不多。在民生新聞報道中,記者應注意篩除低俗化、庸俗化的內容,切實從平面視角來報道新聞內容,不是只從表面現象來陳述老百姓無意義的日常瑣碎,不應把新聞欄目作為老百姓發牢騷、看熱鬧的平臺,而是通過及時發現問題并將問題報道出來以引起廣泛關注,加快問題的解決,保證老百姓正常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狀態。還有一種不良狀況就是目前的民生新聞時常會出現一些內容低俗的報道,為了迎合一些民眾的低級趣味,暴力、色情以及盲目追星等頻繁出現在民生新聞報道中,雖然這些報道一時間提高了收視率和關注度,提高了欄目的經濟效益,但卻嚴重脫離了媒體的社會責任,偏離了民生新聞報道的價值取向,影響著民生新聞的健康發展。[2]
另一方面,在充分報道交通治安、物價浮動、就業安置以及消費維權等切實關系民生的新聞時,應注重擺正新聞價值,從宏觀的發展趨勢來總體把握報道事件的真實性,讓廣大民眾了解到事情的本質,而不是被偏激負面報道所引導,只從表面現象來理解、判定事情的是非對錯。
有這樣一則新聞:西安市長安區供水主管道被挖斷,群眾用水受到影響。事件發生后,一些媒體在新聞報道中加大對該事件渲染力度,把報道的焦點更多傾向于當地群眾由于恐慌,搶購飲用水事件當中。新聞里,過多地表現了一些超市、小賣部純凈水、礦泉水被搶購一空的現象。許多受眾在了解到這樣的新聞后,只能是對停水事件的緊張、恐懼感加強,該事件的負面影響也隨之被夸大。這樣的報道無疑是片面和不客觀的。當時,筆者也專程來到長安區對該事件進行采訪報道,其實搶購水的現象,只是發生在事發最初,并且也只屬于個別行為。事實上,由于當地政府反應迅速、措施得當,一方面,破損水管道一直是處于晝夜加緊維修的狀態;另一方面,水務部門也早已在最短的時間內向各個停水點的單位、小區緊急調運了大批、充足的罐裝水,方便市民日常生活使用。在長安區當地,群眾情緒穩定、生活秩序基本平穩正常。筆者在對這些情況進行了實地深入采訪后,不僅在西安廣播電視臺新聞廣播發回報道,同時也向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連線播發了較為完整、客觀的新聞報道,使更多聽眾能夠了解到事實真相,產生積極的社會影響。
近年來,各媒體民生新聞報道數量日益攀升,節目長度不斷增加。不少記者為追求發稿量,每天奔波于各個新聞事件現場。為搶一時之先,無暇深入探究新聞事件背后的深層次原因。而只是浮在社會生活的表面,導致民生新聞報道過于淺薄,很多報道只是低層次的重復。時間長了,受眾就會失去新鮮感,從而喪失關注欲望。要改變這一現狀,就要求媒體工作者低下身子,向縱深拓展,挖掘新聞背后的故事,探究表象下面的真相。做一些有分量,能引發人們深層次理性思考的文章。
民生新聞的深度開掘體現在評論上。評論通過展現事件本身,分析深層次原因,進而探究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措施,增加了民生新聞的厚度。我們現在的許多廣播稿件,記者報道時只浮在表面,而不愿意沉下身子探究新聞事件背后的深層原因,這就導致了民生新聞報道過于淺薄。新聞品質明顯下降,聽眾也失去了新鮮感。所以我們在民生新聞中要有意識地增加評論,不僅要展現“是什么”,還要追問“為什么”,并思索“怎么辦”,從而增加民生新聞的深度。[3]
西安廣播電視臺新聞廣播在民生新聞評論方面的主要做法是:新聞主播在節目中發表短評或是通過編輯編后話、專家連線等形式在節目中配發評論。對于一篇民生報道來說,如果需要配發評論,具體采用哪種評論形式,要根據這條報道的價值和欄目的定位等因素而定。為保證評論質量,在做好評論報道的同時,還要注意以下三點:必須挖掘出事件的本質意義、必須有自己獨到的視角和觀點、發表言論時要掌握好“度”。
總之,民生新聞代表了傳媒對普通大眾生活群體的尊重,是一種人性化的新聞方式,其中所蘊含的是更多的人文主義情懷。提高民生新聞質量就是要提升新聞的人性化程度,在百姓與政府、問題與輿論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建立起解決問題的渠道,從而發揮媒體所具備的社會作用,體現媒體承擔的社會責任,更好地實現民生新聞的價值。
[1] 楊立峰.關注民生新聞發展[J].新聞論壇,2012(2).
[2] 高揚.平民情懷:民生新聞發展路徑探析[J].中國傳媒科技,2012(18).
[3] 陳永峰.廣播民生新聞如何出彩[J].青年記者,2013(26).
G210
A
1674-8883(2015)14-01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