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玲芝
(重慶市渝北區南華中學 重慶 401120)
中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案例分析
卜玲芝
(重慶市渝北區南華中學 重慶 401120)
體育教學案例的撰寫有助于提高體育教師的教學理解力、判斷力、洞察力也提高體育教師的創新力,使體育教師及時發現問題,能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興趣及時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策略,能使體育教學與教學研究并駕齊驅。本文通過以下幾個教學案例進行陳述并對這些案例進行分析,尋找出更多有利于新課程改革發展的好方法。
中小學 體育與健康 案例分析
現代科技在斗轉星移的發展,知識也在日新月異更新,學生在體育方面學習需求也發生著巨大的轉變。作為新時代的體育教師我們要緊隨時代的步伐,甚至要作新時代的“弄潮兒”,這樣才能我們才能領先學生一步,從而領先體育教育,把體育教學水平漸漸提升,真正達到體育教學的終極目標——終身體育。
案例1短跑
在過去的短跑教學中,每個學生跑的距離相同,但所需時間不同(有快有慢,慢的占多數,學生不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秒鐘跑”是把距離和時間的關系進化變異,即跑的時間(×秒)相同,袍的距離根據每個人距離的能力不同而分化。例如:a、教師測定出每個學生50米或(100米、200米)跑的最好成績;b、根據每個學生的成績算出其起跑點并讓學生自己選擇起跑位置;c、起跑后計時至×秒時,發出信號看看每個人是否到達終點。
案例分析:在常規的短跑教學中,大家起跑的起點相同,以最后抵達終點的名次作為判斷輸贏和快慢的標志,這種形式的短跑通常導致少數學生勝利,多數學生失敗,影響學生的積極性。“×秒鐘跑”學生起點不同,終點相同,只要學生自己全力以赴就可以在×秒鐘內順利抵達終點,取得勝利。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從而提高鍛煉效果。
案例2投籃
通常籃球投籃教學或比賽中都是那些技術好(投籃準)學生的天下,本節教學設計事先教師對學生的技術與得分能力進行民主評比,將籃球技能最差的一名學生定位“五分手”(即該學生進一球為五分),次差者為“四分手”中等著為“三分手”,較好者為“二分手”最好者“一分手”在投籃比賽或三對三中都可以實施這種形式。
案例分析:常規籃球規則無論是誰在三分線外投籃命中,均三分,這就使低水平者往往融入不進這個團隊,容易導致只有少數學生在場上打球,從而影響多數學生對籃球運動的熱愛。“五分制”的優越性大大增加了場上每位學生投籃的機會和每位同學的積極性,為水平參差不齊的學生提供學習熱情,同時也為水平較差者提供了更多上場練習的機會,在同伴的鼓勵下,提高了他們對籃球學校的自信心。
案例3跳箱分腿騰躍
常規學習“跳箱分腿騰躍”等體操項目,教師千篇一律就是示范,講解分組練習,沒有針對性,學生學起來比較枯燥效果不明顯。本節課設計把跳躍的學習任務劃分成四個不同的等級依據難度遞增的順序分別是:跳入、跳山羊、跳低跳箱、跳高跳箱,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練習。教師讓每位同學分別制定三個目標,一個是初始目標(即一開始達到的目標),二是終極目標(即練習結束時要達到的目標),三個是最高目標(跳高跳箱)完成第三個最高目標的同學可以進行其他項目的練習,如乒乓球、羽毛球等。
案例分析:首先教師安排了不同難度等級的學習目標,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這種方法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清楚認識自己的水平。其次,三個目標有難度差異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激勵作用,只要實現了自己的終極目標就算成功。同時,能讓特殊體質的同學融入進教學中,也是對這些學生的一種鼓舞。
案例4跨欄
在跨欄跑教學中往往學生因為跨欄的高度、欄間距離、自身的身高等原因產生極其恐懼的心理,多數學生看到跨欄架就往后退教學效果差。學生根據身高的不同(即欄距、欄高也可以完全不相同),教師先進性60米欄(三個跨欄)60米跑測出成績,將學生以前的60米跑的最好成績與60米跨欄的成績換算系數(如A同學60米跑為8秒,60米跨欄為10秒,其系數為0.8),教師在今后的學習和練習中如設定系數為0.85,學生在改進技術的同時不斷提高自己的系數,最后的評定的學習成績也可根據系數進度和絕對成績的綜合作為評分方式。
案例分析:通常教學中教師往往從運動技術入手,在反復練習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跨欄技能水平,提高成績。本節課讓學生明白60米跑成績和60米跨欄成績進行系數換算,然后確定自己的系數目標,明確目標有針對性地進行技術學習和體能的提高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提高學習效率。同時目標系數設定也是自我挑戰的過程,使學生更容易得到成功。
教師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學校的場地器材條件以及教師的專業化水平等對教材的選擇與調整進行教學化改造。通過對以上幾個案例的分析,我們能清晰的看到以學生為主體,根據個體差異設計不同的目標,最終達到學生各自制定的目標。不僅學生掌握了技能也激勵了一些特殊體質學生的信心。但在教學中也能看到一些這樣的教學案例,為讓學生達到目標降低運動難度、挑選內容過于簡單、無要求、運動量小和無教學效果等教學內容,這樣會導致一些優異成績的同學積極性下降,成績不太好的同學又產生被照顧感。所以,教師在撰寫教學案例時教師要對教學過程進行真切的回顧,“照鏡子”“過電影”,把自己的教學一覽無余地再現,教學過程中的正確錯誤都能有模糊變得清晰。那么,撰寫教學案例的過程,也是重新認識教學事實的過程,也是反思與提高的過程。
[1]張細謙.體育課程實施的策略.體育學刊[J],2007,14(4)
[2]劉紹增,周登嵩.新編體育教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毛振明.探索成功的體育教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4]馮萍.以“美”的因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中國學校體育,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