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翠娟
(廣西有色地質中學 廣西南寧 530031)
試論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有效方法
玉翠娟
(廣西有色地質中學 廣西南寧 530031)
伴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對于文化知識的培養開始逐漸重視起來。漢字作為我們的基礎,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其他學科的學習中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小學語文雖然并沒有較為深奧的課文,但是識字作為基礎而言依然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文本將以人教版小學語文為例,探討小學語文在識字教學中的方法,希望能夠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充分地掌握識字的技巧。
小學語文 識字教學 方法
識字教學是小學教學中的難點和重點,因為學生對其知識內容的掌握可以為今后閱讀和寫作打下基礎,同時還能夠促進學生對其他學科的學習,如果學生無法掌握識字的方法,很可能會對其以后的生活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應該改變以往傳統的教學方式,找到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效率。
(一)定義
所謂的識字教學就是在學生幼年的時期,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讓學生在記憶力最好的時期根據教師的教學方法掌握漢字的讀音以及字形,并且能夠利用漢字進行簡單的讀和寫,且不依賴于漢語拼音[1]。
(二)意義
漢語作為我們的母語,無論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中都會接觸到,因此它是每個人進行生活和交流的基礎。首先,進行漢字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掌握理解和分辨漢字的方法,讓學生能夠利用學會的漢字進行閱讀和寫作;其次因為小學生處于學習效率高的時期,因此進行小學識字教育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漢字的記憶力和分辨能力;最后,進行漢字教學能夠激發學生對于學習、寫作以及閱讀的興趣,能夠幫助學生拓展知識面。
(一)忽視文字的含義
在目前的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大多數教師只重視學生對漢字的辨認,而忽略了學生對漢字意義的理解,這樣會導致學生對漢字只是機械式地進行區分,而不明白漢字所代表的意義,從而在寫作中無法進行運用甚至運用錯誤,這樣的教學方式沒有達到進行小學識字教學的目的[2]。
(二)教學方法陳舊,缺乏創新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以前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時代的發展,但是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有不少教師依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這不僅會使課堂教學枯燥,還會使學生對識字產生抵抗情緒,從而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無法達到真正的教學目的。
(三)教學范圍過于狹窄
大多數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時候,都忽略了學生的長遠發展,只在乎一節課的成效,因此教師在進行授課的過程中只教學生對漢字進行辨認和區分,而不給學生傳授學習的方法,這就導致學生在課下進行自學的時候也找不到有效的途徑。除此之外,教師教學過于依賴課本,讓學生進行學習的都是課本上的漢字,而對課外的字教師則不關心,這就導致學生無法產生自學的興趣,也無法培養學生的獨立性。
想要提高識字教學的教學效率,使學生對漢字的理解和認識能夠達到一個更高的階段,就要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改善。
(一)改變教學方式,使課堂教學生動起來
想要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首先教師就要改變以往陳舊的教學方法,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讓學生進行漢字的學習[3]。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將課本中的內容利用圖片或者是視頻的方式進行講解,比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的《四季》中,教師可以將具有四季特色的視頻和音頻放給學生們體驗,這樣能夠激起學生學習漢字和課文的興趣,還能夠幫助學生根據一些漢字的特點進行漢字的理解和認識。《四季》課文中有一句“知了,知了,給世界帶來歡笑”,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蟬是因為叫聲類似“知了”,才有這樣的別名,從而加深學生印象,幫助學生進行詞語和漢字的認知。其次,教師可以利用象形字讓學生了解漢字,比如“明”“水”,這些漢字都的象形字都能夠讓學生進行直觀的記憶,教師還可以根據這些漢字編一些小故事,讓學生不僅理解漢字的意思,還能夠記住漢字,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向學生傳授學習漢字的方法
讓學生認識漢字、記住漢字,并不能達到教學的真正目的,只有讓學生掌握了學習漢字的方法,才能讓學生在沒有教師指導的情況下能夠對漢字進行自主學習,從而提高學生對漢字和閱讀的興趣,還能夠幫助學生認識更多的漢字[4]。首先,教師可以通過聯想記憶法,教會學生記住漢字,比如“刀”這個字,非常像一把打開的小刀,因此教師可以教學生通過聯想漢字的形態,記住漢字的讀音和意思。其次,教師可以將形聲字等具有不同特點的漢字進行歸納和總結,讓學生通過對這些漢字的學習掌握認字的方法,比如“蜘蛛、蜈蚣、蝴蝶”這樣的形聲字,一部分表示漢字的種類、另一部分通常就是讀音,所以上面的一組詞能夠看出它們都屬于昆蟲,并且學生能夠準確進行讀音。當然這些規律只對大部分的漢字有效果,還有一些特殊的漢字不適用,因此應該教導學生在遇到不認識的漢字時,首先應該查閱字典,再根據其字義和字形去記憶。
(三)進行延伸教學,拓展學生知識面
漢字的學習不但是為了閱讀和寫作奠定基礎,同時也是為了讓學生在進行其他知識的積累時能夠不受文字的阻礙。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識字教學時,可以向學生們講解漢字的由來和背景知識,甚至可以將詞語、成語產生的背景融入到課堂教學中,這樣學生不僅會對語文課堂和識字教學產生興趣,還能夠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知識。除此之外,教師應該多鼓勵學生進行閱讀,無論是名著還是小說,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不但能夠積累認識的文字,還能夠拓寬學生的視野。教師應該定期給學生布置一些寫作的任務,可以讓學生對學到的漢字進行靈活的運用,從而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并且還能促進學生對漢字意義的理解。
漢字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之一,其復雜程度可以想象,想要提高我國人民對文字的學習和理解能力,就要從孩子抓起,提高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效率,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漢字,通過漢字了解我國文化的內涵。雖然我國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仍然存在許多弊端,但是只要能夠及時了解到存在的問題,并從根本上采取措施進行改善,就能夠有效提高我國小學語文漢字教學的效率,將我國漢字文化發揚光大。
[1]張海棠.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策略思考[J].科技創新導報,2010(34):156-156.
[2]崔秀梅.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幾點認識[J].考試周刊,2011(89):49-49.
[3]王克梅.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淺探[J].考試周刊,2012(83):46-47.
[4]石啟鳳.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創新與突破[J].教師,2014(10):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