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士族化視角下北魏元瓚墓志

2015-02-28 20:07:36
許昌學院學報 2015年4期
關鍵詞:墓志

許 少 林

(吉林大學 古籍研究所,吉林 長春 130012)

士族化視角下北魏元瓚墓志

許 少 林

(吉林大學 古籍研究所,吉林 長春 130012)

2004年春在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出土的北魏元瓚墓志,是一件不可多得的魏碑精品,具有極高的藝術和史料研究價值。元瓚墓志的撰寫秉承中古時期所流行的貴族主義特征,集中圍繞墓主元瓚優(yōu)越的家世背景、仕宦履歷、婚姻關系、學識品行等方面展開,反映了代北內徙胡人社會門閥的理念和成就。墓主元瓚的生平履歷是特定年代的真實縮影,通過對其進行全新的解讀,更加讓我們體會到當時北魏日新月異的發(fā)展態(tài)勢,錯綜復雜的政治局勢,日益激烈的南北軍事對峙和不斷變動的社會形態(tài)。

元瓚墓志;貴族主義;內徙胡人

北魏元瓚墓志(全稱“魏故持節(jié)鎮(zhèn)遠將軍朔州刺史元始君墓志銘”)于2004年春在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出土,志石長48.5厘米、廣48厘米,正書23行,滿行23字,全文總計507字,存有界格,未見志蓋。元瓚墓志造型規(guī)整、辭藻華麗、筆跡俊秀,堪稱魏碑上乘之作。更加難能可貴的是,它翔實記載了墓主元瓚的生平履歷、家世背景等,補充了《魏書》《北史》等北朝史書對其本人和家族記載的缺漏,因而備受學界重視。①趙君平、趙文成:《河洛墓刻拾零》(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年版,第21、25頁),收錄元瓚及其妻于昌容之墓志圖版;胡鴻:《小人物、大歷史:北魏元瓚夫婦墓志中的三個故事》(《文史》,2008年第2輯,115-128頁),作者從政治史角度,探討了濟陰誕王家族內的繼承問題、宣武帝末年的于高之爭等政治事件的原因;胡鴻:《北魏宣武孝明之際的于高之爭——跋北魏元瓚夫婦墓志》(收入西安碑林博物館編:《紀念西安碑林九百二十周年華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文物出版社2008年版,397-410頁);王連龍:《元瓚墓志》(收入《新見北朝墓志集釋》,中國書籍出版社2013年版,30-39頁),論述元瓚家族“元弼奪爵事件”。然而,學界大多關注對元瓚墓志中有關濟陰王“王爵”的繼承,宣武帝時后宮于氏與高氏的斗爭等問題進行闡釋,還沒有從該墓志所體現(xiàn)出來的當時代北內徙胡人貴族化問題作過相關研究。故本文結合墓志資料,在爬梳史料的基礎上,從中古內徙胡人貴族化趨勢入手,對其加以探討。文中有不成熟之處,敬請專家批評指正。

為行文方便,現(xiàn)據趙君平、趙文成《河洛墓刻拾零》,(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年版)所收錄的圖版和胡鴻《小人物、大歷史:北魏元瓚夫婦墓志中的三個故事》,(《文史》,2008年第2輯)所錄釋文,將《元瓚墓志》抄錄如下:

魏故持節(jié)鎮(zhèn)遠將軍朔州刺史元始君墓志銘/

君諱瓚,字寶首,河南洛陽人也。 恭宗景穆皇帝之曾孫,使/持節(jié)征東大將軍、都督冀相濟三州諸軍事、平原鎮(zhèn)大將濟/陰新城王之孫。使持節(jié)安西將軍、西中郎將、夏州刺史始平/順公之第二子。濟陰誕王元弟。本玄極之遙源,體黃中之/嘉運,協(xié)二氣之純精,資五常至性。器宇凝明,風度淹曠。道/業(yè)開祥,德操淵遠。 宣武皇帝順皇后,禮盛坤宮,義光陰極。/君即后之姊夫也。君資干皇枝,連華后族。徽猷美譽,允集/于當時;清言善行,昭暎于一世。景明三年(502年),除給事中。而時壽/春始降,雞肋初附,頻歲無年,邊儲未積。正始三年(506年),轉屯田郎/中。遂使課獲倍盈,二蕃豐實。延昌元年(512年),除通直散騎侍郎,職/惟左史,司是記言,敷贊天工,式揚圣旨。雖南史之直辭,東/里之加閏,無以過也。四年(515年),除司空從事中郎,府解,停。事同食/苗,縻縶不已。熙平元年(516年),復除司空從事中郎。方隆懋績于辰/夜,成鴻功于天府,降年不永,春秋卅有七,十一月六日薨于/第。 皇上痛盛德之玄俎,惜高勛之不就,追贈鎮(zhèn)遠將軍、朔/州刺史。以神龜二年(519年)十一月丙子朔十日乙酉葬于長陵之/左。乃作銘曰:神祚玄徵,慶緒冥贊。緝宇嵩華,捴流江漢。/郁郁崇崖,浩浩長瀾,魯衛(wèi)為枝,梁楚為干。乃及伊人,超飛逸/翰。高廟無門,深淵無岸。松貞桂馥,金明玉璨。靜恭爾位,好爵/俟時。清升文閣,顯步禮闈。兩居鎖闥,再協(xié)臺基。善惡無蠲,倚/伏何依。芒芒石宇,杳杳泉扉。清樽空湛,明燈已微。晨光逝矣,/夜如何期。百年同盡,千載傳暉。/

據墓志所載,墓主元瓚為天潢貴胄的元魏宗室成員。*“宗室”一詞在此專指皇帝的同族。據《魏書》《北史》“宗室列傳”的記載,北魏官方以拓跋始祖神元帝力微的全體后裔作為總是得范圍。參見劉軍:《北魏宗室階層研究》(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9年)。他生于北魏高祖孝文帝太和四年(480年),卒于肅宗孝明帝熙平元年(516年)農歷十一月六日,享年三十七歲。其在世時,歷經孝文、宣武、孝明三朝,恰逢拓跋鮮卑翻天覆地的大變革,北魏與南朝激烈爭奪江淮地區(qū)的重要時期。元瓚生平跨越北魏平城、洛陽兩大重要時段,親身經歷了孝文帝所領導的轟轟烈烈的漢化改革,也見證了北魏帝國由輝煌走向衰落的歷史。他置身于北魏歷史的轉折關頭,其人生際遇便是那個激蕩年代的縮影。因此,對《元瓚墓志》的詮釋就不能局限于單純的文本考據,惟有結合墓主所處的時代背景,廣泛運用相關史料,才能揭示墓志材料所具有的價值。

眾所周知,中古時期內徙胡人的總體演進趨勢是漢化,而漢化的實質就是貴族化。簡言之,漢化就是消弭各族群間的隔閡和差異,使其意識形態(tài)、文化類型、生活方式乃至行為習慣全面皈依華夏。六朝乃士族的天下,士族的風尚意識席卷上層社會。強宗豪右莫不以躋身士族為理想歸宿,王朝皇室概莫能外。[1]114-116日本學者宮崎市定研究發(fā)現(xiàn):“通觀歷史,可知北方民族如果與漢民族接觸,就無法避免再不知不覺中被同化的命運。如果這是宿命的話,那么,與其被時勢所迫,以喪失民族尊嚴的形式被同化,還不如保持本民族的自豪感,有意識地推進同化,更屬上策。所謂保持本民族自豪感的同化,就是在自覺進行漢化的同時,把自己改變?yōu)闈h族的貴族。特別是帝室必須高踞于此產生的新貴族頭上,通過貴族,確確實實地控制整個漢民族。”[2]25概括來說,拓跋族的漢化就是以上流階層為導向,把代北內徙胡人由原先的部落酋豪改造成基于累世積淀的家世背景、以婚媾為紐帶、仕宦為平臺、學術品德為標榜的具有顯著標志的門閥士族(國際漢學界又稱之為“貴族”)。這樣,胡漢貴胄置于同一序列中晉升、比較,進而達到混同胡漢、鞏固統(tǒng)治的最終目標。可以說,閥閱貴族取代血親貴族乃是元魏宗室入駐中原后的時尚潮流與價值取向,亦是北魏遷洛以后發(fā)展變化的基本線索。細致推敲《元瓚墓志》,不難發(fā)現(xiàn)其內容可歸結為四點:即元瓚的家世背景、仕宦等級、婚媾狀況和文化取向,而這些正是中古門閥士族互相標榜門第、彰顯身份時所竭力鼓吹的陳詞濫調。

一、 墓主元瓚先世的“三狀”背景

中古門閥貴族的基準是累世積淀的家格門第,先祖的榮耀自不消說,父祖三世的官爵權勢更加重要,“三代當中至少兩代位居五品以上方可斷入士族”。[3]148由此可知,父祖的“三狀”乃是門閥貴族安身立命的根本和捍衛(wèi)身份的底限,故中古時期的正史列傳、家族譜牒、出土碑銘無一例外地高調渲染之。這就是為何《元瓚墓志》開篇格外展示其為恭宗景穆皇帝之曾孫,使持節(jié)征東大將軍、都督冀相濟三州諸軍事、平原鎮(zhèn)大將濟陰新城王之孫,使持節(jié)安西將軍、西中郎將、夏州刺史始平順公偃之第二子,濟陰誕王之元弟。下面筆者將主要探討墓主元瓚先世的“三狀”問題。

志文開篇即言元瓚為“恭宗景穆皇帝之曾孫”。這位恭宗景穆皇帝還曾有過一段復雜的歷史懸疑,那就是時任皇太子的拓跋晃后來并沒有即帝位,而是被太武帝拓跋燾下令處決,時年二十四。關于拓跋晃之死,北魏官方說法是他被宦官中常侍宗愛誣陷,“世祖震怒,恭宗遂以憂薨”。[4]2012南朝史書則記載道:“燾至汝南、瓜步,晃私遣取諸營,鹵獲甚眾。燾歸聞知,大加搜檢。晃懼,謀殺燾,燾乃詐死,使其近習召晃迎喪,于道執(zhí)之,及國,罩以鐵籠,尋殺之”,[5]2353“晃后謀殺佛貍見殺”。[6]984顯然,拓跋晃是以謀逆之罪被殺,本人及其子照例應該革除宗籍、貶為庶民,從此身敗名裂,那樣,《元瓚墓志》所高調渲染的宗室資格便存有疑問了;可是,正平事變之后,纂權的宗愛被誅,拓跋晃的長子即位,是為文成帝。“高宗即位,追尊(招跋晃)為景穆皇帝,廟號恭宗”,[4]109于“太安元年(455年)春正月辛酉,奉世祖、恭宗神主于太廟”,[4]114文成帝于是恢復了拓跋晃在君統(tǒng)中的位置,其后嗣的宗室名分也得以解決。而景穆一系子孫眾多,人才輩出,以至于除了繼位的文成帝外,《魏書》卷十九《景穆十二王》竟用上、中、下三個篇幅來記述其子孫,可見景穆后裔在北魏宗室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這也是為何《元瓚墓志》開篇即強調他是恭宗景穆皇帝之曾孫,其意正在表明其天潢貴胄的宗室身份。

元瓚之祖為“使持節(jié)征東大將軍、都督冀相濟三州諸軍事、平原鎮(zhèn)大將濟陰新城王之孫”,可關于濟陰王小新城,其謚號也有疑問。《魏書》卷十二《景穆十二王上·濟陰王傳》載:“濟陰王小新成,和平二年(461年)封。頗有武略。……后位外都大官。薨,贈大將軍,謚曰惠公。”[4]448《北史》卷一七《景穆十二王上》校勘記疑“‘公’當是‘王’之誤”。案:“謚曰惠公”誤,當作“謚曰宣王”。且“景穆皇帝十四男。恭皇后生文成皇帝。袁椒房生陽平幽王新成。尉椒房生京兆康王子推、濟陰王小新成。陽椒房生汝陰靈王天賜。樂浪厲王萬壽、廣平殤王洛侯,母并闕。孟椒房生任城康王云。劉椒房生南安惠王楨、城陽康王長壽。慕容椒房生章武敬王太洛。尉椒房生樂陵康王胡兒。孟椒房生安定靖王休。趙王深早薨,無傳,母闕。”[4]441除長子文成帝即帝位和趙王深早薨以外,其他諸王都謚王號,即使有的有罪除國,但之后都謚王爵,如汝陰王天賜“坐貪殘,恕死,削除官爵。卒……贈本爵,葬從王禮,謚曰靈王。”[4]450唯獨濟陰王小新成謚“惠公”,不符合邏輯。

考已出土有關濟陰王小新成子孫墓志材料,《元郁墓志》載稱:“考濟陰王”,[7]1-9意指元郁的父親是濟陰王。《元瓚墓志》載稱:“使持節(jié)征東大將軍、都督冀相濟三州諸軍事、平原鎮(zhèn)大將濟陰新城王之孫”[8]25。另,《元贊遠墓志》載:“恭宗景穆皇帝之玄孫。祖濟陰康王”,[9]309-310此處載元贊遠為景穆帝之玄孫,那么濟陰王小新成應為其曾祖,元贊遠的祖父應為濟陰王元郁,志文又載其長兄為元暉業(yè),季弟為元昭業(yè)。暉業(yè)、昭業(yè)兄弟在《魏書》中有傳,同為元郁之孫,亦可知其為元郁之孫無疑。其志文所載的濟陰康王實為元郁之謚號,而不是小新成。另據《元阿耶墓志》記載:“曾祖濟陰宣王,字小新城,恭宗景穆皇帝第三子,使持節(jié)征西大將軍、濟相冀袞四州諸軍事。”[9]339-340由此可知,濟陰王本名新城,因與其兄陽平幽王新城同名,故文獻中加“小”以示區(qū)別。案謚法,“柔質受課曰惠”,[10]710與濟陰王小新城“頗有武略”的性格不符;而“圣善周聞曰宣”,[10]735-736似更適合他。

上述濟陰王小新成子孫墓志,除《元阿耶墓志》以外,雖大都不言小新成所謚王號,但至少表明其沒有被削爵的情況,所以,《魏書》載濟陰王小新成“謚惠公”于理不通,或因其主要自《北史》補錄,造成了某種錯訛。總之,關于濟陰王小新成謚號,似應從《元阿耶墓志》,謚“宣王”為宜。

元瓚之父元偃史料記載較少,墓志材料可大大補充文獻的不足。如《魏書》卷十九《景穆十二王上·濟陰王小新成傳附元偃傳》云:“偃,字仲璇,位太中大夫。卒。”正史記載只有寥寥數(shù)字,而墓志材料記載則比較豐富,如元瓚墓志“使持節(jié)安西將軍、西中郎將、夏州刺史始平順公偃之第二子。”元偃本人墓志的記載則更為翔實:“太和十五年(491年)十二月廿七日制詔使持節(jié)、安北將軍賀侯延,鎮(zhèn)都大將、始平公元偃今加安西將軍。太和十九年(495年)十二月廿九日乙未朔,癸亥除制詔光爵元偃今除城門校尉。太和廿二年(498年)六月辛亥朔,七日丁巳除制詔城門校尉元偃今除大中大夫。案謚法,敏以敬謹曰順侯。”[9]36-37這里記錄元偃生平的很多官爵,如生前為始平公,死后謚順侯。元偃之孫女元阿耶墓志則為“祖偃,右衛(wèi)將軍、太中大夫、始平侯”,始平侯與元瓚墓志始平順公有異,可能是當時人模擬《春秋》,用“公”來泛稱各級諸侯,以示崇敬之意。[11]

元瓚特意強調其長兄元誕為濟陰王,《魏書》卷十九《景穆十二王上·濟陰王小新成傳附元誕傳》載稱:“(偃)子誕,字曇首。初,誕伯父郁以貪污賜死,爵除。景明三年(502年),誕訴云:伯郁前朝之封,正以年長襲封,以罪除爵。爵由謬襲,襲應歸正。詔以偃正元妃息曇首,濟陰王嫡孫,可聽紹封,以纂先緒。誕既襲爵,除齊州刺史。……薨,謚曰靜王。”[4]448濟陰王王爵繼承問題,即“元弼奪爵事件”,該問題已有學者專門論述,此不贅述。[12]元誕之女元阿耶墓志載稱:“父濟陰王,征東將軍,幽齊冀三州刺史,薨,謚曰靖王。”可見元誕確為濟陰王,但時間應在景明三年(502年)以后。由上述材料可知,元瓚是元魏宗室成員,其祖父擁有王爵,父為公爵,死后謚為順侯,其長兄是濟陰王元誕,整個家族可謂富貴無比,這為他形成士族品第創(chuàng)造了巨大的優(yōu)勢。簡言之,描述世資“三狀”是元瓚墓志的頭等大事,這奠定了全文的貴族氣質。

二、 墓主元瓚的仕宦履歷

中古門閥體制下,以九品官人法構建等級框架,以累世積淀的世資作為衡量家格門第的標尺。元瓚的曾祖為景穆帝,按《魏書》卷一一三《官氏志》太和十七年(493年)前《職員令》,祖父為濟陰王小新成,其王爵的職級為正一品;其父始平順侯,從一品;長兄誕為濟陰王,正一品。三代都具有王侯之爵,可謂顯赫榮耀,遠遠高于一般士族累世五品的準入資格。六朝時期,按照九品官人法和官員恩蔭世襲的原則,父祖的官爵品級如實地反映在子弟的中正鄉(xiāng)品上,而綜合元瓚父祖的世資“三狀”,大致可推斷其鄉(xiāng)品也是一品左右。據日本學者宮崎市定提出的“起家的官品大概比鄉(xiāng)品低四等”的原則,[2]66即鄉(xiāng)品決定仕宦資格,大致是一品鄉(xiāng)品的起家官為五品,二品鄉(xiāng)品起家官為六品。志文開篇如此不惜筆墨歷數(shù)其曾祖、祖父、父親的世資,交代元瓚的高貴身份,此乃典型的出身決定修養(yǎng),門第預示前途的貴族流品思想。關于墓主元瓚的仕官履歷,下文將作詳細論述。

首先,元瓚的起家情況值得探究,它是了解中古貴族制度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所謂“起家”,又稱出身、釋褐、解巾等,特指士人步入仕途后被授予的首個官職,其內涵在于使士人脫離“私人”的家族場域,以實際的官職為媒介,在“公共”的國家場域與皇帝之間建立新的人際結合。[13]164因此,起家官必須是朝廷直接任命、在政典里可以查到的品官;長官私自辟除及與其本人而非皇帝保持君臣之義的門生故吏一般不計算在內。起家官的重要意義在于“起家是一種誕生,起家官決定了在貴族官僚社會中貴族性的高低”。[2]202起家官的職位、類型、品級、年齡與其父祖官爵權勢所產生的家格門第緊密掛鉤,最終逐漸形成定制。貴族子弟一般于弱冠之年起家,比較偏好那些地位尊貴、職事清閑、升遷快的“清要職”。如元瓚便是在二十出頭起家,正值弱冠之年。志文所載元瓚于“景明三年(502年),除給事中”。 給事中一職,據太和十七年(493年)《職員令》載為從三品,太和二十三年(499年)《職員令》則為從六品。按鄉(xiāng)品和起家官品大致差四品*參見日本學者宮崎市定先生著,韓昇、劉建英譯:《九品官人法研究——科舉前史》(中華書局2008年版)一書,起家官與鄉(xiāng)品的關系這一部分。的標準,反推其鄉(xiāng)品已經超出了九品的范圍,中正已無權干涉。宮崎市定還發(fā)現(xiàn),魏晉時期存在中正無法過問的“宗室選”,即“四品以上的官職是臣下絕對不可能獲得的起家官”,[2]103四品官職是宗室起家壟斷的區(qū)位,異姓臣僚絕對不能染指,凸顯宗室的特殊待遇。北魏亦然,據《魏書》卷六八《甄琛傳》記載:“令布衣之父,超登正四之官;七品之弟,越陟三階之祿,虧先皇之典選,塵圣明之官人。”一般以給事中起家的都為帝室宗親,可見元瓚的宗室身份和三代積淀的官爵權勢在士族群體中堪稱翹楚,使其平步青云,起家官品非同尋常的高,在仕途上占盡先機,所謂“贏在起跑線上”。

其次,元瓚起家之后的遷轉官,尤其是首個遷轉官十分重要,是把握其門第高低的重要指標。關于墓主元瓚起家后的首個遷轉官,志文云:“正始三年(506年),轉屯田郎中。”其大背景是宣武帝景明元年(500年)春正月,當時南齊豫州刺史裴叔業(yè)以淮南重鎮(zhèn)的壽春降魏,北魏迅速派遣彭城王元勰和尚書令王肅領十萬步騎前去經略,最終占領壽春,平定淮南。直至孝昌二年(526年)冬十一月,蕭梁乃趁北魏末年的政局混亂,無暇顧及南部邊境之機,圍攻壽春,揚州刺史李憲力屈降梁,蕭梁才重新控制壽春。至此,北魏控制淮南重鎮(zhèn)壽春長達四分之一個世紀之久。由于北魏與南朝頻繁發(fā)生戰(zhàn)事,導致北魏前線戰(zhàn)場面臨嚴重的后勤保障問題,即志文所謂“而時壽春始降,雞肋初附,頻歲無年,邊儲未積”。軍事后勤不僅是軍事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軍事活動提供必需的物質技術基礎,而且還是進行戰(zhàn)爭的必要前提,甚至決定著戰(zhàn)爭的勝負。北魏為維護對壽春的控制付出了高昂的代價,難怪《元瓚墓志》認為號稱“淮南之本源”的重鎮(zhèn)壽春竟有“雞肋”之感。

北魏常制,實職官的升遷間隔為三年,散官為四年,逐階逐級升遷。《魏書》卷二一《獻文六王上·高陽王雍傳》載高陽王元雍奏官員考陟法:“竊惟三載考績,百王通典。今任事上中者,三年升一階,散官上第者,四載登一級。”元瓚以高級散官給事中起家四年后,“正始三年(506年),轉屯田郎中”,隨即遷轉為正六品的屯田郎中,其間隔正好符合北魏官員散官四年一遷的常制,可謂仕途順利。而且,從志文記載來看,他在任上政績還不錯,“遂使課獲倍盈,二蕃豐實”。可能元瓚確有組織屯田生產的才能,保證了北魏與南朝前線戰(zhàn)場的后勤供應,故而在屯田郎中任上多干了三年,直到延昌元年(512年),才除授通直散騎侍郎(從五品)一職。通直散騎侍郎負責史書的修撰,可見元瓚本人具有良好的文學修養(yǎng)。三年后,即“(延昌)四年(515年),除為司空從事中郎(正五品),府解,停。事同食苗,縻縶不已。熙平元年(516年),復除司空從事中郎。”關于元瓚兩次任職司空從事中郎,及其妻《大魏恭宗景穆皇帝曾孫夏州刺史始平順公第二子元通直之妻于命婦銘》稱其夫元瓚為從五品的通直散騎侍郎而不是正五品的司空從事中郎的原因,涉及當時復雜的政治權力斗爭,且已有學者專門論述,[14]茲不贅述。

最后,元瓚死后贈官及葬地,亦是表明其貴族身份的顯著標志。元瓚于熙平元年(516年)剛復出再任司空從事中郎一職,卻于同年十一月六日薨于第,享年三十七歲,可謂英年早逝。朝廷為表彰其功德,對他進行了追贈:“皇上痛盛德之玄俎,惜高勛之不就,追贈鎮(zhèn)遠將軍、朔州刺史”。北魏的贈官多用將軍號加地方長官(刺史、郡守),品級通常比生前最終官職提高二階以內,刺史號則依州之大小分上下二等。[15]鎮(zhèn)遠將軍為正四品,正好與元瓚死前的最高官職正五品的司空從事中郎高出二階,符合北魏贈官的常制。元瓚死后兩年,“以神龜二年(519年)十一月丙子朔十日乙酉葬于長陵之/左。”長陵是孝文帝的陵寢,也是北魏邙山宗室墓葬群的中心基點,為彰顯道武子孫與非道武子孫的差別,前者的墳塋幾乎都至于瀍河以東,距長陵左前方海拔250-300米等高線之間的高地上,后者遠離此處,分散在海拔200米以下的邊緣位置。[16]可見元瓚死后也享受著其先祖“道武子孫”所帶來的榮光。

三、 墓主元瓚的婚媾和文化狀況

婚姻是中古門閥士族互相標榜門第的重要手段,門第婚是當時士族群體必須嚴格遵守的準則,否則便是婚姻“失類”,要遭到本階層的排斥甚至是國法的懲處。《文選》卷四○沈約《奏彈王源疏》載:“風聞東海王源嫁女與富陽滿氏……玷污流輩,莫斯為甚……王滿連姻,實駭物聽”,上述雖為個案,但應是當時士族對婚姻“失類”現(xiàn)象某種程度的真實反應。北魏在孝文帝改制以前,門第觀念尚未形成,但隨著孝文帝推行漢化改革,門第婚被引入宗室。孝文帝曾指配其諸皇弟的婚姻,甚至還動用法律強制執(zhí)行,“皇族貴戚及士民之家,不惟氏族,下與非類婚偶……朕今憲章久典,祗案先制,著之律令,永為定制。犯者以違制論。”[4]145使皇族對門第婚的貫徹程度不減漢人士族。日后元雍欲“納博陵崔顯妹,甚有色寵。欲以為妃。世宗初以崔氏世號‘東崔’,地寒望劣,難之。”[4]557可見,在婚姻問題上,北魏通過國家法律規(guī)定的方式來確保士族群體婚姻的高貴性。

元瓚的婚姻狀況也體現(xiàn)出門第婚的特點。據志文記載:“宣武皇帝順皇后,禮盛坤宮,義光陰極。君即后之姊夫也。君資干皇枝,連華后族。”1998年,元瓚之妻于昌容的墓志也在河南洛陽孟津縣出土,全稱為《大魏恭宗景穆皇帝曾孫夏州刺史始平順公第二子元通直之妻于命婦銘》,《于昌容墓志》載其為“中領軍、車騎大將軍、冀州刺史,謚司空公、太原郡開國公勁長女,于皇后之姊。”這大大印證了元瓚墓志中記載元瓚門第婚狀況的真實性。于氏,本姓萬忸于,代北舊族。于氏家族為北魏勛臣八姓之一,且世代統(tǒng)領禁軍,為皇帝的心腹近臣,“自是長直禁中,機密大事,皆所參焉”[4]740,“自栗彈至勁,累世貴盛,一皇后,四贈公,三領軍,二尚書令,三開國公。”[4]1832可見于氏家族權勢之顯赫。且志文還格外強調元瓚之妻為于皇后之姊,其為宣武帝之姊夫這一高貴身份。可見,元瓚與于氏家族聯(lián)姻可謂門當戶對,符合中古貴族主義門第婚的標準。

眾所周知,中古門閥士族的競起不單是政治、經濟、社會要素的角逐,文化條件對于獲得和維持門第同樣關鍵。[17]290“學術對貴族的意義,在于建立中國社會道德共同體世界,培養(yǎng)作用于共同體之律己精神,它既是士大夫不可或缺的素養(yǎng),還是世代立身的家業(yè)。”[18]80關于墓主的文化狀況,志文并無太多涉及,僅存在一些線索可供參考。例如,元瓚字寶首,其兄濟陰王元誕,字曇首,“寶首”曾見于佛教用語。元瓚及其兄之字可能與這一時期佛教在中原地區(qū)的盛行和統(tǒng)治階層對其的尊崇有一定關系。關于北魏時期佛教盛行之狀況,僅洛陽城內就有一千多余所寺廟,《洛陽伽藍記序》載:“逮皇魏受圖,光宅嵩洛,篤信彌繁,法教愈盛。王侯貴臣,棄象馬如脫履;庶士豪家,舍資財若遺跡。于是招提櫛比,寶塔駢羅。”[19]22-23自佛教傳入中國,其盛況空前,“略而計之,僧尼大眾二百萬矣,其寺三萬有余。”[4]3048從元瓚的仕宦來看,他于延昌元年(512年),除通直散騎侍郎(從五品),“職惟左史,司是記言,敷贊天工,式揚圣旨。”此職的主要職責是修撰史書,而除非有出眾的文筆和史學修養(yǎng),否則不能擔任此職。且他在任上似乎非常稱職,“雖南史之直辭,東里之加閏,無以過也。”由此可知,墓主元瓚無疑從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綜上所述,墓主元瓚依恃高貴的宗室身份和父祖雄厚的世資取得貴族門第;其在弱冠之年便以高級散官給事中起家,且遷轉大都符合常制,但不幸英年早逝,使其仕途并未獲得高貴門第所預期的官職;而與北魏顯赫的于氏家族聯(lián)姻,可謂門當戶對,亦符合當時貴族主義的門第婚;元瓚本人的文化背景記載不詳,較難考證,但他曾擔任修史一類的文職,可知具有良好的史學修養(yǎng)和文化底蘊。總之,《元瓚墓志》的撰寫風格帶有濃重的貴族氣息,集中反映了北魏遷洛以后的時代風貌,即中古代北內徙胡人的士族化趨勢。站在內徙胡人士族化的角度,科學詮釋墓志材料所蘊藏的珍貴信息,還原歷史的本來面目,將為新舊史料的運用注入一股新鮮的活力。

[1] 蒙思明.魏晉南北朝的社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 [日]宮崎市定.九品官人法研究——科舉前史[M].韓昇、劉建英譯.北京:中華書局,2008.

[3] 毛漢光.中國中古社會史論[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

[4] 魏收.魏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4.

[5] 沈約.宋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4.

[6] 蕭子顯.南齊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2.

[7] 王連龍.新見北朝墓志集釋[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13.

[8] 趙君平,趙文成.河洛墓刻拾零[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

[9] 趙超.漢魏南北朝墓志匯編[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

[10] 黃懷信,張懋镕,田旭東.逸周書匯校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11] 劉軍.北魏元萇墓志補釋探究[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5):151-155.

[12] 王連龍.北魏元弼“奪爵事件”考略[J].史學月刊,2012(10):127-129.

[13] [日]尾形勇.中國古代的“家”與國家[M].張鶴泉譯.北京:中華書局,2009.

[14] 胡鴻.小人物、大歷史:北魏元瓚夫婦墓志中的三個故事[J].文史,2008(2):115-128.

[15] [日]漥添慶文.關于北魏的贈官[J].文史哲,1993(2):81-83.

[16] 宿白.北魏洛陽城和北邙陵墓——鮮卑遺跡輯錄之三[J].文物,1978(7):42-52.

[17] 田余慶.東晉門閥政治[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18] [日]谷川道雄.中國中世社會與共同體[M].馬彪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19] 楊銜之,周祖謨.洛陽伽藍記校釋[M].北京:中華書局,2010.

責任編輯:熊 偉

On the Epitaph of Yuan Zan in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from the Aristocratism Perspective

XU Shao-lin

(Institute of Ancient Books,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130012, China)

In the spring of 2004 in Mengjin, Luoyang, the epitaph of Yuan Zan of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was unearthed, which is a rare boutique with high artistic and historical value. Yuan Zan epitaph has the feature of the medieval popular aristocracy, concentrates around Yuan Zan’s prominent family background, official experience, marital relationship, ability and character and reflects the thinking and achievement of social class hierarchy of the barbarians after moving to Luoyang. Yuan Zan’s life experience is a real miniature of the particular era. A new interpretation on the epitaph let us realiz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its political perplexing and the intense military confrontation between the north and south.

Yuan Zan epitaph; Aristocratism; the barbarian of inland migration

2015-03-11

許少林(1992—),男,貴州仁懷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魏晉南北朝史。

K239.21

A

1671-9824(2015)04-0035-06

猜你喜歡
墓志
五代墓志所見遼代史料考
遼耶律公迪墓志考
遼代《韓德讓墓志》疏解
南陽出土兩方唐代墓志
遼《楊從顯墓志》補考
遼代《耶律弘禮墓志》考釋
從《賈養(yǎng)材墓志》觀明末之二三事
金《張岐墓志》考釋
遼《馮從順墓志》考釋
遼代《馬審章墓志》考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狠狠干| 亚洲欧美天堂网| 91激情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网站| 国产91av在线| 免费欧美一级| 色天天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片|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免费观看成人久久网免费观看| 欧美综合成人| 国产精品毛片在线直播完整版| 丰满人妻中出白浆| 九九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999精品在线视频|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88av在线| 亚洲精品另类| 老司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网址你懂的|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综合婷婷激情| 国产精品lululu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桃花岛av在线|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女高中生自慰污污网站| 免费A级毛片无码无遮挡| 三上悠亚一区二区| 亚洲区第一页| 国产精品永久不卡免费视频| 久久婷婷综合色一区二区| 久久夜夜视频| jizz在线免费播放| 97se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欧美极品| 91福利免费|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26u| 538国产视频| 最新国产精品鲁鲁免费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2020一| 久久亚洲精少妇毛片午夜无码| 手机在线免费毛片| 欧美精品v| 91欧美亚洲国产五月天| 精品少妇人妻一区二区| 狠狠干综合| 国产精品13页| 无码AV日韩一二三区| 亚洲天堂在线免费| 一级毛片无毒不卡直接观看| 在线免费观看AV| 91成人在线观看| 久久久波多野结衣av一区二区| 午夜综合网| 国产在线第二页| 亚洲乱强伦| 亚洲区第一页| 五月婷婷综合网| 国产精品内射视频| 极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Aⅴ片在线观看蜜芽Tⅴ| 亚洲不卡无码av中文字幕| 在线国产欧美| 国产精品成人啪精品视频|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 欧美视频在线观看第一页| A级毛片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国内精自视频品线一二区| 无码又爽又刺激的高潮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 色亚洲激情综合精品无码视频| 久久九九热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电影| 日本人妻丰满熟妇区| 999精品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综合678|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99| 四虎在线观看视频高清无码| 青青草久久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