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陽
(遼寧省沈陽市皇姑區北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內科, 遼寧 沈陽 110032)
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的發展,癡呆的患病率逐年增高,老年癡呆患者的基本表現就是認知功能障礙[1,2]。高血壓是我國最常見的慢性疾病,高血壓是促進大腦衰老的重要因素之一,高血壓與認知功能下降成正相關[3,4]。輕度認知功能障礙介于正常和癡呆之間,是近年研究的熱點[5]。本文研究動態血壓曲線形態對原發性高血壓老年患者認知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選擇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老年原發性高血壓患者300例。納入標準:①患者均患原發性高血壓,且年齡≥65歲;②患者高血壓病程1~10年;③患者日常行動正常、意識清楚,無任何精神性疾病及其他交流障礙;④患者無嚴重心、腎、肝等疾病;⑤患者未服用降壓藥物或以停藥2個月以上。所有患者均進行動態血壓監測,夜間血壓下降10% ~20%為正常血壓曲線組(杓型血壓組),其余為異常血壓曲線組,其中夜間血壓下降率<10%者為非杓型血壓組,>20%者為超杓型血壓組,夜間血壓升高者為反杓型血壓組。各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①動態血壓監測:本研究采用德國TM-2430型便攜式動態血壓檢測儀,從記錄的原始數據統計患者24h、日間、夜間的平均收縮壓、舒張壓以及日間、夜間平均血壓和夜間
血壓下降率。②認知功能評定:采用中文版MoCA評估量表。包括注意、抽象、命名、語言、記憶、延遲回憶及定向力和視空間與執行功能。滿分為30分,患者應在安靜的環境下按個人意愿進行測評,測試時間為5~10min,18~26分為輕度認知功能障礙,26分以上為認知功能正常。
2.1 各組患者的MoCA子項目評分比較:非杓型血壓組、超杓型血壓組和反杓型血壓組與杓型血壓組在記憶、視空間與執行功能方面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超杓型血壓組和反杓型血壓組與杓型血壓組在注意方面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各組患者的MoCA評分與MCI發生率比較:正常血壓曲線組患者的MoCA評分明顯高于異常血壓曲線組,MCI的發生率較低,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三個亞組患者的MoCA評分與MCI發生率比較:超杓型血壓組和反杓型血壓組患者的MoCA評分低于非杓型血壓組,且MCI的發生率較高,超杓型血壓組患者的MCI發生率明顯高于反杓型血壓組,以上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各組患者的MoCA子項目評分比較

表2 各組患者的MoCA評分與MCI發生率比較

表3 三個亞組患者的MoCA評分與MCI發生率比較
高血壓是心血管系統最常見的疾病,血壓水平的升高會帶來一系列的并發癥,當高血壓腦病發生時,患者的認知功能就會受到影響[6]。認知功能是大腦皮層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計算、語言理解、記憶等多個方面。目前尚無藥物或其他方法可以有效治療癡呆,因此預防癡呆的發生就顯得尤為重要。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是癡呆的早期階段,早期發現并控制相關因素,從而可以降低癡呆的發病率。
目前,尚無統一結論認為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晝夜節律異常與認知功能損害有關。TERV0等研究結果顯示,高血壓是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獨立危險因素,人體血壓在清晨睡醒后逐漸升高,6:00~8:00達到頂峰,隨后趨于平緩,16:00~18:00出現第二個頂峰,進入睡眠后,血壓逐漸下降,凌晨2點左右降至最低。動態血壓可以反映人體的血壓水平,從而判斷患者的病情。本次研究結果顯示,非杓型血壓組、超杓型血壓組和反杓型血壓組與杓型血壓組在記憶、視空間與執行功能方面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說明主要是認知功能中的記憶、視空間與執行功能受到晝夜血壓節律異常的影響。正常血壓曲線組患者的MoCA評分明顯高于異常血壓曲線組,MCI的發生率較低,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高血壓患者的血壓節律長期處于異常狀態,夜間血壓無明顯降低,導致心腦血管長期處于高負荷的狀態,腦血管的內皮功能就會受到相應損害,腦動脈粥樣硬化加劇,患者的腦部血流受阻,使得患者的認知功能衰退加劇。異常血壓曲線組中超杓型血壓組和反杓型血壓組患者的MoCA評分低于非杓型血壓組,且MCI的發生率較高,超杓型血壓組患者的MCI發生率明顯高于反杓型血壓組,以上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超杓型血壓組患者夜間血壓長期處于較低的狀態,會影響腦的血流灌注,顱內低灌注會使得大腦缺血、缺氧,而大腦對血、氧的依賴性很高,長此以往會出現腦白質、海馬區神經元損傷,加重認知功能障礙。此外,血壓晝夜節律異常也會增加高血壓病患者的腦血管事件發生率,進而影響認知功能。
[1] 孫麗明,陳長香,王建輝,等.高血壓患者記憶功能的危險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6):3991 ~3992.
[2] 張錦鋒,劉國東,葉登花,等.老年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踝肱指數脈壓指數與認知功能的關系[J].河北醫學,2012,18(5):571~574.
[3] 陳慧,張煜,唐梅芳.健康教育對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及相關知識認知程度的影響[J].實用預防醫學,2014,21(3):381~383.
[4] 葉紅梅,李慶書.認知行為心理干預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21(11):1238~1239.
[5] 王璐,王國玉,趙翠,等.老年高血壓患者晝夜血壓節律變化與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關系[J].山東醫藥,2014,54(40):66~68.
[6] 楊薪,鐘向紅,李斌,等.高齡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微血管病變對認知功能的影響[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3,15(7):678 ~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