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輝, 李德強, 邱士鵬, 閆春良
(北京航天總醫院ICU, 北京 豐臺區 100076)
危重癥指病情十分嚴重,隨時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對于危重癥患者,維持良好的氣道管理尤其是時刻保證呼吸道的暢通,是搶救成功的關鍵[1]。纖維支氣管鏡可在清晰、明亮的直視治療條件下進行危重癥患者的搶救,可有效清除氣管分泌物,并精確吸除血液,有效改善氣管通氣和換氣功能[2,3]。因此,纖維支氣管鏡在氣道管理方面中的應用得到了一定肯定。為進一步探討纖維支氣管鏡在危重癥治療及氣道管理中的應用價值,選取2011年8月至2014年10月88例危重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將2014年8月至2014年10月88例危重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46例男患者,42例女患者,年齡(75 ~94)歲,平均年齡(84.11 ±23.42)歲。全部患者均有以下情況出現:呼吸困難、意識障礙、通過血氣分析得出該疾病發展狀況逐漸加重。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研究對象平均分成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試驗組44例患者,其中24例男患者,20位女患者,年齡76~93歲,平均年齡(84.31 ±23.38)歲,其中重癥肺部感染患者36例,支氣管擴張合并肺炎患者3例,腦血管疾病并發肺部感染患者2例,老年性肺炎患者2例,肺栓塞患者1例。對照組44例患者,其中22例男患者,22例女患者,年齡75~94歲,平均年齡(83.98±24.19)歲,其中重癥肺部感染患者37例,支氣管擴張合并肺炎患者2例,腦血管疾病并發肺部感染患者3例,老年性肺炎患者2例。這些患者在年齡、既往病史上均無明顯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因有呼吸衰竭,使用呼吸機輔助機械通氣,并抗炎,祛痰、霧化、解痙平喘等治療。對照組采用常規的人工氣道管理治療措施。試驗組在人工氣道管理基礎上采用纖維支氣管鏡進行氣道管理的治療措施,本院使用的纖維支氣管鏡為OLYMPUS BFP60纖維支氣管鏡,在明亮、清晰的視野環境下進行操作。進行纖維支氣管鏡操作過程要在心電、呼吸及血氧、血壓監護下進行,保證供氧的充足與搶救設施的完備。
1.3 療效評定標準[4,5]:經治療后,對患者呼吸情況,肺部啰音,體溫、白細胞水平,血氣分析及胸片或肺部CT情況進行評估。人體正常體溫為36.7~37.7℃,成年人白細胞正常水平為4~10×109L-1,動脈血氧飽和度正常范圍為95~98%,動脈血氧含量正常值8.55~9.45mmoL/L(19~21mL/dL),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正常范圍為35~45mmHg。治愈標準:呼吸困難得到明顯改善,肺部啰音完全消失,體溫、白細胞水平完全趨于正常值,血氣分析情況肺部CT情況良好。顯效標準:呼吸基本暢通,呼吸困難得到改善,術后各分析指標70%以上趨于良好。無效標準:呼吸困難情況無好轉甚至加重,術后各分析指標情況無明顯改善,肺部CT顯現狀況不慎良好,癥狀無好轉甚至搶救無效造成死亡。總有效率為治愈率,顯效率和有效率之和。對比觀察兩組患者經治療后氣道濕化情況,包括氣道分泌物增多,痰栓形成及組織出血滲血等引起的氣道濕化不夠。比較兩組患者經治療后各指標變化情況,包括患者體溫狀況是否正常、肺部啰音、白細胞指數是否正常及肺部病變吸收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統計分析時采用SPSS17.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比較組間,用χ2檢驗計數資料,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經過治療后臨床療效情況:兩組患者經過治療后,試驗組總有效率(93.18%)明顯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68.18%),統計學上有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療效情況n(%)
2.2 兩組患者經過治療后氣道濕化情況:兩組患者經過治療后,試驗組氣道濕化不夠的發生率(9.09%)明顯低于對照組氣道濕化不夠的發生率(56.82%),統計學上有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經過治療后指標變化情況:兩組患者經過治療后,試驗組患者體溫、肺部無啰音、白細胞水平恢復至正常及肺部病變吸收情況良好的比例(95.45%、88.64%、90.91%、86.36)均明顯高于對照組(68.18%、61.36%、59.09%、59.09%),統計學上有意義(P<0.05);見表3。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氣道濕化情況n(%)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后指標變化情況n(%)
危重癥是指病情十分嚴重,隨時可能危及生命的病癥,危重癥患者臨床表現多為呼吸困難及意識喪失[6]。因此在危重癥患者的救治中恢復患者呼吸的暢通,是患者恢復意識并挽救患者生命的關鍵[7]。纖維支氣管鏡在重癥氣道管理方面的診斷及治療都有極大的貢獻,纖維支氣管鏡具有精密的特殊結構,可在明亮、清晰的視野環境下進行活檢取樣、細胞學檢查、痰液采集、麻醉藥噴霧等自由操作,有效清除氣管分泌物,并精確吸除血液,有效改善氣管通氣和換氣功能,進而顯著提高患者治療后的有效率[8]。患者經過治療后,試驗組總有效率(93.18%)明顯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68.18%),統計學上有意義(P<0.05)。
對于呼吸衰竭及各種病因導致呼吸不暢的危重癥患者,采用在人工氣道管理基礎上結合纖維支氣管鏡的治療方法,能夠在清晰、明亮的視野環境中對氣管分泌物、粘稠痰栓以及組織滲出的血液進行精確全面的清除,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氣道的干燥程度,有效加強了患者氣道的濕化管理,進而避免患者氣道感染的發生[9]。可見,采用纖維支氣管鏡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傳統人工氣道管理的不足,避免了下呼吸感染的正常防御機制被破壞和正常咳嗽反射抑制現象的發生。患者經過治療后,試驗組氣道濕化不夠的發生率(9.09%)明顯低于對照組氣道濕化不夠的發生率(56.82%),統計學上有意義(P<0.05)。兩組患者經過治療后,試驗組患者體溫、肺部無啰音、白細胞水平恢復至正常及肺部病變吸收情況良好的比例(95.45%、88.64%、90.91%、86.36)均明顯高于對照組(68.18%、61.36%、59.09%、59.09%),統計學上有意義(P<0.05)。
[1] Evans NR,Gardner SV,James MF,et al.Comparison of modified ProseaI laryngeal mask and three-way laryngeal mask airway for painless fiberoptic bronchoscopy in airway management in effect[J].Journal of Clinical Anesthesiology,2012,28(5):464~465.
[2] 韓傳寶,周欽海,趙欣,等.纖維支氣管鏡在氣道管理和可視化麻醉教學中的應用[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2,28(6):618~620.
[3] Liang YX,Gu MN,Wang SD,et al.The application of fiber optic intubation in difficult airway patients[J].Clin Anesth,2010,22(4):300 ~301.
[4] 李志剛.纖維支氣管鏡在危重癥合并重癥肺感染中的應用[J].天津醫藥,2011,39(2):133~135.
[5] 金月紅,龔進紅,全麗芳.纖維支氣管鏡下治療顱腦損傷氣管切開并肺部感染的效果觀察[J].中華內鏡雜志,2010,16(5):539 ~541.
[6] 孫竟,喬松,王立羽,等.纖維支氣管鏡在老年臥床患者氣道管理中的作用[J].實用老年醫學,2010,24(6):466~467.
[7] 胡軍濤,湯展宏.纖支鏡引導下經鼻氣管插管在困難氣道管理中的臨床應用[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12,29(6):860~862.
[8] 劉誠,劉銳.纖維支氣管鏡在危重病患者氣道管理中的應用[J].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33(4):258~230.
[9] 陳明媚,劉建南.纖維支氣管鏡在危重病人氣道管理上的應用[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0,8(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