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縣宗
(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中醫醫院, 廣西 貴港 537100)
混合痔(里外痔)是常見的痔病類疾病。混合痔的臨床治療方法很多,雖然具有一定的臨床療效,但總體治療效果不太理想,而且患者的依從性不高[1]??梢?,積極研究有效的方法是提高混合痔治療療效的關鍵。近幾年來,PPH與臟連湯加減聯合治療方法在混合痔中的得到逐漸應用,效果較理想。本文就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混合痔患者80例應用PPH聯合臟連湯加減治療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對象:于我院選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80例混合痔患者臨床治療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將80例患者按照隨意抽取方法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其中,40例實驗組患者中,男25例,女15例,年齡為(18 ~72)歲,平均年齡為(56.5 ±0.8)歲,患者病程為(1~8)年,平均病程為(3.5±1.4)年;4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4例,女16例,患者年齡為(20~76)歲,平均年齡為(55.5 ±0.5)歲,患者病程為(1.5 ~8.0)年,平均病程為(4.5±0.5)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及病程等方面均無較大差異,存在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予以對照組患者單純PPH治療,采用腰麻與硬膜外聯合麻醉方式,取患者膀胱截石位置,待麻醉生效后對手術位置進行消毒,采用正位指法擴張至3、4指,然后進行齒線位置,將3點、7點、11點痔動脈進行結扎,對于肛緣皮膚采用無損傷組織鉗夾住并向外牽拉,并保持肛管暴露,然后將CAD33導入其中,使得脫垂的粘膜暴露在套筒內,然后醫師再將PSA33置入其中,在距離齒狀線2~3cm處旋轉PSA在直腸粘膜下層縫合粘膜單荷包一圈后在直腸粘膜下9點位置處進行單針縫合,退出PSA33。將HCS33置入其中,并將其擴張至最大,在患者荷包縫合線上方插入吻合器頭端,進行縫合、打結,通過吻合器相應的測控用帶線器將3點縫線以及9點縫線牽出并拉出肛外,在吻合器頭部的套筒內將被縫合結扎的粘膜以及粘膜下組織置入其中,然后收緊吻合器,成功切除吻合。然后取出吻合器進行“8”字縫合固定,進行引流等[2]。實驗組聯合臟連湯加減治療,方藥包括:12g甘草,川椒、芒硝、五倍子及黃柏各15g,30g蒲公英。在手術結束后第1天,予以患者柏硝祛毒洗劑坐浴,將100mL柏硝祛毒洗劑加入到1000mL熱水中,首先讓患者進行熱氣熏蒸至溫度約37℃后,然后才能進行坐浴,每日進行40min 坐浴,一日2 次[3]。
1.3 療效標準: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4]對患者治療效果進行評價,具體方法如下:顯效:患者臨床癥狀得到消失,疼痛或稍感墜脹等不適癥狀消失,創口完全愈合。有效:患者臨床癥狀、體征等得到緩解,患者創口基本愈合;無效:患者經治療后臨床癥狀體征無任何改善,甚至有加重傾向。
1.4 統計學分析:通過運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將所有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當P<0.05時,認為其具有統計學差異性。
2.1 兩組臨床療效及治療方案總體滿意率比較:經治療后,實驗組患者總有效率(97.5%)明顯高于對照組(85%),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實驗組患者治療方案總體滿意率為92.5%(37例),對照組患者治療方案總體滿意率為70%(28例),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6.65,P<0.05)。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情況對比n(%)
2.2 兩組疼痛評分比較:本次研究中,兩組手術前疼痛評分差異不顯著(P>0.05);實驗組術后第2天疼痛評分為(3.6 ±0.7)分,術后第3 天疼痛評分為(2.5±0.3)分,拆線后疼痛評分為(1.8 ±0.5)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本次研究中,實驗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7.5%(3例),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7.5%(7例),兩組差異明顯(χ2=4.03,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疼痛VAS評分等指標比較
混合痔是臨床肛腸科中較為常見的疾病,引起混合痔的誘因很多,同時機制較為復雜。當前,臨床醫學上在治療混合痔方法方面尚未研究出更為理想的治療方法,多以常規治療方法治療,但總體療效不太理想,同時伴有并發癥發生[5]。由此可見,研究治療混合痔的有效方法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醫療綜合水平不斷提升,PPH與臟連湯加減聯合治療混合痔已經逐漸在臨床上得到應用,且整體療效較佳。本文實驗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總有效率(97.5%)明顯高于參照組(85%),而治療方案總體滿意率(92.5%)同樣比參照組(70%)高。與陳倚、羅春生[6]等人的研究報道結果相近,表明該種方法治療混合痔的臨床療效較佳。PPH是臨床上使用較多的手術治療方法,這種手術和其他方法相比優勢較多,它是特制的手術器械和吻合器,在患者混合痔上方植物神經支配的直腸下端“無痛區”進行操作,患者手術過程中通過環形切除一整圈直腸下段粘膜以及粘膜下層組織并同時釘合上下粘膜進行吻合,能夠保證脫垂的肛墊向上懸吊回縮原位,從而能夠恢復肛管的正常解剖結構并且同時切斷直腸下動、靜脈末端分支,從而能夠達到治療的目的,這種手術從大的角度來說更屬于是一種微創手術,患者手術過程中具有創傷小、出血量少等優點,能夠有效的改善患者癥狀,緩解患者疼痛等癥狀。本次研究中,兩組手術前疼痛評分差異不顯著(P>0.05);實驗組術后第二2疼痛評分、術后第3天疼痛評分及拆線后疼痛評分均比對照組低,差異明顯(P<0.05)。
予以混合痔患者手術治療后,會引起創面疼痛、肛緣水腫及創面愈合延遲或緩慢等癥狀,從中醫學角度分析,這些癥狀的誘因主要為“濕熱下注”、“瘀血阻絡”?;颊呤中g后聯合使用臟連湯效果顯著,該方藥也是臨床上使用較多的一線治療方法,研究中采用我院自擬方藥對手術后患者進行浸浴治療,方藥主要有:甘草、五倍子、黃柏、川椒等組成,甘草具有調和功效,故可以在臟連湯中起到調和方中諸藥的功效,從而充分發揮諸藥的最大藥效。而五倍子、川椒、黃柏等均起到抗炎、清熱、解毒等功效。諸藥共奏,能夠清熱解毒,改善患者癥狀。臨床上,將兩種治療方法聯合起來使用效果理想,能夠發揮不同治療方法的優勢,起到優勢互補,改善患者病情。本次研究中,實驗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7.5%)比參照組(17.5%)低。
[1] 關潔明,廖桂生.兩種坐浴方法對混合痔術后患者療效的比較[J].現代臨床護理,2011,10(6):19 ~20.
[2] 陳旺.Milligan-Morgan術結合中藥坐浴治療混合痔臨床觀察[J].中醫藥導報,2011,17(1):66 ~7.
[3] 周金莉,樊志敏.肛門病術后肛門水腫的原因及防治[J].結直腸肛門外科,2010,16(1):58 ~60.
[4] 黃成鋼.吻合器痔上黏膜環狀切除術治療混合痔56例臨床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學,2009,8(2):71 ~72.
[5] 祝賀.基層醫院環形混合痔日間手術97例臨床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0,13(9):1134 ~1135.
[6] 陳倚,羅春生.改良外剝內扎術治療環狀混合痔臨床觀察[J].四川中醫,209,5(3):172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