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麗珍 徐金釵
(谷城縣實驗小學,湖北 襄陽 441700)
音樂教學如何構建高效課堂
冷麗珍 徐金釵
(谷城縣實驗小學,湖北 襄陽 441700)
構建高效課堂是每一位教師的教學追求,音樂課教學要構建高效課堂,音樂教師需要科學地把握教材的特點,發揮好教師的引導作用,科學選用教學方法和手段,強化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同時,還要重視教學評價、教學激趣語言的使用。
音樂教學 高效課堂 教學方法 合作交流意識
課堂高效化是每一位教師的追求,也是當下關注的教育熱點話題。何為“高效課堂”,觀點頗多。筆者認為,往簡單處說,所謂高校課堂就是“教師在單位時間空里里,將教學目標最大化和最優化。”也就是將新課程標準中的“知識與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最大化,最優化。作為音樂教師,我們怎樣構建高效課堂,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優化呢?結合小學音樂課教學教學實際,我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每個年級的教材都有各自不同的內容和特點。如低年級我們使用的是湖南版的音樂教材。一是編排意圖上充分地體現了國際先進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柯達伊”的教學思想。里面有很多豐富有趣的柯爾文手勢。柯達伊節奏讀法和多聲部合唱,等等。二是內容豐富,生動形象,很適合孩子的年齡特點。三是有配套的教學資源。如第二冊的第五課《農場的早晨》,這一課就有三個內容:“音樂故事:農場的早晨;歌曲表演:母雞咯咯叫;音樂欣賞:請來看看我們的村莊。”這課教學內容充分體現了這套教材的“自身特點”。教師只有充分把握了教材的特點,才能更好地設計教學過程,引導學生實現預設的教學效果。
教師的引導表現在多個方面,但要突出引導的實效,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
其一,“引導”要激發學生的興趣。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注意點容易轉移。我們在導入時,既要考慮能吸引學生,又要考慮與新的教學內容聯系。如《農場的早晨》這一課,我對它的理解就是“動物聚會”。于是把整個內容串起來,編成一個故事進行導入:今天小動物們要到農場開音樂會,大家可高興了,很早就起來,洗刷打扮。最先出發的是小羊,他們邊走邊唱:咩—咩—(把節奏就帶進去了)。小鴨子也趕來了,看他們搖搖擺擺,邊走邊叫……(出示節奏,帶上象聲詞)。小雞也來了,她感覺自己來晚了,很不好意思,左看看右瞧瞧,連聲叫著:“嘰嘰嘰”對不起(此時也出示節奏……)。他們來到農場一會兒就開始了大合唱。接著請男生、女生和老師來扮演,讓學生想象動物的特點,表現小動物活潑可愛的形象,學生感到很快樂興奮。
其二,“引導”要突出實際效果。課堂教學中教師的引導是學生獲取知識,培養能力的重要前提。教師的引導包括學習流程的引導,學習方法的引導,學習情緒的引導。
學習流程的引導是指教師根據教學目標精心設計,用線條把每一個教學環節串起來,使教學活動流暢完美,不能讓學生或老師感覺有“拼”的痕跡。
學習方法的引導包括老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老師的教法有示范法、講解法等。學生的學法有“聽唱法”、“欣賞法”和“無聲唱法”(跟著音樂有口型無聲音),還有看手語演唱法(伸手是唱,握拳是停),等等。總之,要讓學生“動”起來,還要讓學生“動”“靜”結合。做到“耳聽,眼看,心里想,嘴巴還會唱”。
學習情緒的引導是說老師的情緒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情緒和學習效率,因此,老師要用飽滿的熱情和欣賞的眼光去“電”學生,讓學生產生積極的情緒。從而達到學生、老師心靈互動的高點。不過,老師飽滿的情緒不能“過滿”。“過滿”了老師和學生都可能“速累”。另外,老師還要適當駕馭好自己的情緒。孩子小,學習過程中可能會發生一些小意外,我們不能因為突發的狀況而“笑場”,也不能因為突發的狀況而“冷場”。否則,就會切斷學生積極的情緒鏈。那樣,學生的學習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音樂教學方法是音樂教師和學生共同活動時采用的手段,音樂教學方法的優劣與教學效果的強弱是成正比的。在“節奏”教學中,怎樣科學地運用教學方法,實現“高效課堂”是老師們共同探討的重要課題。
在教學中,不少老師喜歡根據歌曲的不同,而訓練不同的節奏型。這樣變數太多。我認為,音樂的節奏就像漢語拼音。每一種音符就好似漢語拼音里的聲母韻母。我們把“聲母”“韻母”消化了,再長的“樂章”也能吃透。那么,怎樣才能很好地“消化”它呢?教學中我采用的是“形象”教學法——“蘋果分切法”,然后給這些節奏編上固定的序號。當成漢語拼音記憶。使學生會讀、會寫、會畫圖理解圖意、會劃拍等。學生掌握它后,在歌(樂)曲學習中,一看就知道是哪幾號節奏組成的了。
“蘋果分切法”就把音符當成蘋果。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從低年級到高年級,由易到難將節奏檢索出來訓練。即從學習第一個“四分音符”開始,把它視為一個“蘋果”。節奏“長”的樣子如“x”。趣味讀法“噠”。編為1號節奏。二分音符就視為兩個蘋果。為了書寫美觀省事,就在“x”的后面加上一條線即“x-”排行老二,稱之為2號節奏,趣味讀法“噠二”……八分音符就是一個蘋果平均分成2份,需要切一刀,所以下面有一條減時線,稱之為5號節奏如“xx”。十六分音符是一個蘋果平均分成4份,要切兩刀,所以節奏的下面有兩條減時線“xxxx”。趣味讀法“咯咯咯咯”。以此類推……有些蘋果節奏的“切法”一樣,擺放的位置不一樣了就產生了新的節奏如7號、8號、9號;10號、14號、11號、12號等。這樣學生既好理解又好記憶。具體如下圖所示。

x 1號? 噠 一拍x- 2號?=?? 噠二 兩拍x-- 3號?.=??? 噠二三 三拍x--- 4號?=???? 噠二三四 四拍xx 5號??跑跑或噠噠 一拍xxxx 6號??咯咯咯咯 一拍xxx 7號??大格格 一拍xxx 8號??格格大 一拍x.x 9號?.? 大.個 一拍x.x 10號?.?知二三了 兩拍xx. 11號??.咚噠二三 兩拍xx x 12號???咚噠啊噠 兩拍XX XX 13號???咚噠咯咯 兩拍XXX 14號???咚噠啊噠 一拍
(特別說明:在以四分音樂為一拍的歌曲里,一號節奏就是一個蘋果,依次類推。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及十六分休止符的停頓和相應的音符等值,蘋果可畫成空心。)
以上這些節奏可做成卡片,人手一套,隨身攜帶。鞏固練習時,還可以把他們換成由相同音符組成的節奏和不同音符組成的節奏。還可以有更多的玩兒法。像“組合法”(任意兩個或幾個進行組合……“分離式法”、“師生互動法”、“判斷對錯法”、“對口令法”等等,從而讓學生產生“形象”的記憶。從而達到看到“蘋果節奏”能寫出“語言節奏”、看到“語言節奏”能寫出“音符節奏”,最后達到識譜的目的。總之,要讓學生把這些東西“復制”“粘貼”到大腦里,終身享用。
同時,由于教學手段是實現高效課堂的必要條件,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既要有傳統的教學手段,又要有現代的教學手段。什么音符卡、節奏卡、鋼琴、電子琴、豎笛、擴音器、U盤MP3音樂、電子白板、多媒體軟硬件等,只要老師會的或學校有的,我們在課堂上都要用到“該用之處”。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聽覺、視覺和感覺都遠離疲勞,達到高效課堂的目的。
恰當地使用一些網絡語言,使學生開心,提高學生的興奮度,力爭讓學生的學習過程“高效”。如讓學生記憶東西時,老師就說請大家“復制”什么什么,再粘貼到桌子上、本子上或大腦里;學習新歌曲時,讓學生“快速掃描”不認識的節奏;用多種形式演唱,老師說我們要“刷新”一下學習狀態了;提示學生用好的學習方法時,老師說,我們要“更新”“升級”學習方法了;學生思緒有些亂時,老師就提示:請大家“梳理”一下思維,等等。
合作學習是當前教學改革的主旋律,也是學生自我能力的充分展示。合作有生生合作和師生合作兩種。比如:“農場的早晨”,就可以用師生共同合作。老師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老師老師搭橋,讀其中任一聲部,小組其他成員再讀兩外兩個聲部,千萬不能撒手不管。如果老師不搭橋,很多孩子就只能讀出自己的聲部,能力有限,忙不過來。這樣就失去了多聲部合作的協調性,更談不上欣賞、感受多聲部的效果了。
對學生評價,我一直認為不能千篇一律,形式要多樣,評價要及時。音樂課有自身的特點。老師的一個手勢,一個眼神,一次微笑,一面小旗,都是很好的評價。評價的目的,是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活起來。只要讓學生活起來,就會有高效率。這個“活”,不單單指身體上的“活動”,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的思維也“活躍”起來,使他們充滿激情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總之,要實現音樂課教學的高效化,需要我們認真地研讀教材,研讀學生,選擇科學的教學方法和恰當的教學語言和手段。這樣才會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達到知識獲得,能力培養,素養提升的目標。
[1]龍寶新,折延東.論高效課堂的建構[J].教育研究,2014(6).
[2]李炳亭.高效課堂的“藝術”與“技術”[J].中小學管理,2010(1).
[3]胡媛媛.多媒體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2(5).
[4]張治華.柯達伊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音樂時空,2015(1).
[5]顧茜.小學音樂高效課堂的建構[J].學周刊,2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