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萍
(西南政法大學 外國語學院,重慶 401120)
英語專業和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學習焦慮狀態的比較研究
宋海萍
(西南政法大學 外國語學院,重慶 401120)
外語學習焦慮感是造成學習差異的主要情感因素,為降低大學生英語學習焦慮對英語學習的負影響,本文采用Horwitz等設計的五級量表外語課堂焦慮量表對西南政法大學2014級大學新生進行抽樣調查,比較研究英語專業和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學習焦慮狀況,結果表明,英語專業學生的外語學習焦慮顯著高于非英語專業學生,且焦慮主要表現在負面評價焦慮、考試焦慮、外語課堂焦慮三個指標上。
外語學習焦慮 英語學習 英語教學改革
英語學習焦慮是指由語言學習過程的特點引起的、與課堂語言學習相關的一系列由自我感知、信念和行為等構成的明顯的憂慮和恐懼感(Horwitz,2001:112)。英語學習焦慮通常與英語學習的成果評價有關,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害怕交際、害怕考試、害怕負面評價。外語學習焦慮感是造成學習差異的主要情感因素(Ehrman,2003:313),它對英語學習的正評價,即學習過程、考試成績、英語交際能力、自尊心、自信心等都有負面影響。為降低大學生英語學習焦慮對英語學習的負影響,防止新生因英語學習焦慮增加而造成成績不斷下滑,以及英語學習困難生現象的出現,教師應當通過各種途徑明確學生英語學習焦慮狀況,并盡可能幫助學生緩解焦慮。因此,筆者對西南政法大學2014級新生進行抽樣調查,對英語專業和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學習焦慮進行對比研究,基于降低英語學習焦慮這個問題提出,教師應承擔主要責任的認識,對英語學習焦慮值高的學生進一步進行消除和緩解的干預策略研究,旨在提高英語教學的效能。
2.1 研究方法
2.1.1 研究工具
研究采用問卷調查和訪談的形式,以Horwitz(1986:125)等設計的五級量表外語課堂焦慮量表(FLCAS)為依據。問卷分為個人信息和焦慮問卷兩部分,一是個人信息,包括年級、性別、年齡;二是焦慮問卷,共33道題,包括口語焦慮、負面評價焦慮、考試焦慮、外語課堂教學焦慮四個方面。采用Likert5點計分,5分代表極度焦慮,1分代表無焦慮,其中2、5、8、11、14、18、22、28和32題為反向計分題目。分數越高,說明焦慮感越強。
2.1.2 研究對象
本研究對筆者所在的西南政法大學2014級大學新生進行抽樣,包括英語專業的41名新生(來自外語學院)及非英語專業的125名新生(主要來自法學院和刑事偵查學院)。本調查發放問卷166份,收回166份,有效問卷166份。在整理了問卷的原始數據后,借助SPSS17.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描述性統計和定量分析。
2.2 結果
2.2.1 英語專業和非英語專業學生外語學習焦慮的比較:英語專業學生的外語學習焦慮顯著高于非英語專業學生,見表1。

表1 英語專業和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學習焦慮的對比結果(x±s)
2.2.2 英語專業和非英語專業學生在不同類型外語學習焦慮的對比:英語專業學生在負面評價焦慮、考試焦慮、外語課堂焦慮三個指標上的得分均顯著高于非英語專業學生,但在口語焦慮方面,二者之間的差異不具有顯著性,見表2。

表2 英語專業和非英語專業學生在不同類型外語學習焦慮的對比(x±s)
由此,筆者認為西南政法大學2014級新生中英語專業學生的外語學習焦慮顯著高于非英語專業學生,且焦慮主要表現在負面評價焦慮、考試焦慮、外語課堂焦慮三個指標上。因此,在降低英語學習焦慮這個問題上,教師應承擔主要責任的認識,筆者進一步進行緩解和消除英語專業學生英語學習焦慮的干預策略研究,主要在于改革目前的專業英語教學模式并引進新的教學評價手段。
筆者所在的西南政法大學的2014級新生中,英語專業學生的外語學習焦慮顯著高于非英語專業學生有其特殊的背景。作為新中國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學府,西南政法大學是教育部和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首批全國重點大學,被譽為新中國法學教育的“西南聯大”。該大學的法學院和刑事偵查學院是廣大高考生的第一志愿首選院系,成為大批高分考生追逐的目標之一。多年來,該大學外國語學院招收的英語專業新生大部分是由其他專業錄取空擋后調配而來。相對于王牌專業的新生,他們是高考成績偏低且在錄取中處于相對弱勢的群體。因此,英語專業新生在初入學時,有相當比例的學生對陌生的大學學習環境、英語教師教學方法和英語學習內容不能很快適應。相比而言,這部分學生個性與自尊心較強,自我為中心的觀念明顯,但心理承受能力較為脆弱,很關注外界對他們的評價。因此,在學習英語過程中,他們懼怕失敗,更懼怕來自同學和老師的負面評價。Jane.A.(2000:103)認為對負面評價越恐懼,學習焦慮感就越高。
筆者對西南政法大學2014級新生高考時的英語成績進行抽樣分析,發現其中英語專業學生的外語高考成績較而非英語專業新生要低。因此,非英語專業新生是基礎相對較好的優秀語言學習者。Oxford.R.L(2005:359)等認為優秀語言學習者的一個重要特質是接受挑戰的能力,同時,自我效能感強的學生勝任感強,對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在外語學習過程中更愿意投入時間和精力,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會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獨自陷入焦慮和挫折等負性情緒中。另外,筆者發現小部分英語專業新生是理科高考生,這部分學生通常擅長邏輯、推理思考和抽象思維,對需要做大量記憶工作的英語學習并不擅長,英語能力相比文科生弱,因此焦慮感較強。通常理科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對于學習策略的運用較少,而且理科學生課內外閱讀量受到一定限制,背景知識相對缺乏。因此,廣大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如何通過課堂內外的教學活動幫助理科生揚長避短,減輕學生焦慮程度,提高語言學習的興趣。
外語學習焦慮感是造成學習差異的主要情感因素,也是一種極其復雜的現象,高校專業英語教師應加強對學生英語學習焦慮問題的探討,創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以此緩解、改善學生英語學習焦慮情緒,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營造輕松愉快的外語學習氛圍。筆者對英語專業和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學習焦慮的比較研究,結果表明,英語專業學生的外語學習焦慮顯著高于非英語專業學生,且焦慮主要表現在負面評價焦慮、考試焦慮、外語課堂焦慮三個指標上。基于這一研究結果,筆者將進一步改革目前的專業英語教學模式并引進新的教學評價手段對英語專業學生進行消除和緩解英語學習焦慮的對策研究。
[1]Ehrman M E,Leaver B L,Oxford RL.A brief overview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J].System,2003,31:313-330.
[2]Horwitz E K.Language anxiety and achievement[J]. 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01,21:112-126.
[3]Horwtiz E K,Horwitz M B,Cope J.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86,70:125-132.
[4]Jane A.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M].Beng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103-105.
[5]Oxford RL,Ehrman M E.Adult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in an intensive foreign language program in the U-nited States[J].System,2005:359-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