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蓉蓉
(江蘇省外國語學校,江蘇 蘇州 215104)
對一堂初中英語閱讀課的反思
解蓉蓉
(江蘇省外國語學校,江蘇 蘇州 215104)
有效教學是指師生在互動教學過程中,遵循一定教學活動規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或物力投入,實現盡可能多的預期教學目標,從而促進教學主體的主動發展。教學反思是有效教學的重要保證,作者通過閱讀目標、閱讀前、閱讀中、閱讀后這幾個角度,對一堂英語閱讀課進行反思,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大幅度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為學生的全面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有效教學 英語閱讀課 反思
有效教學就是要在規定的時間內使我們的教學促進學生發展,在傳授知識、訓練技能的同時,一定要讓學生掌握方法,進入某個過程,并且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有效教學是要給學生埋下追求真善美的意志與能力,促進學生長遠發展,具體表現為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
有效反思是有效教學的保證,有效教學是通過有效的反思實現的,以反思教學促進有效教學的進行。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職業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在職業中的行為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是一種通過提高參與者的自我覺察水平來促進能力發展的途徑,是一種需要認真思索乃至極大努力的過程。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回顧”,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決教育教學過程中各個方面存在的問題。教師的成長過程就是不斷反思、重構自己對教育教學理論與實踐基本看法的過程。以下是筆者對自己的一堂初中英語閱讀課《牛津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8 Fashion Reading1的反思。
有效教學始于準確地知道需要實現的教學目標是什么,清晰明確的目標使我們的教學活動自始至終處于期待的、有目的的控制之中。目標不僅使老師的教學過程有方向感,還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有方向感,當教學結束時,教師和學生都會體驗到達標感。新課標提出的三維目標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只有將這三個維度整合起來才能促進有效教學,促進學生的發展。筆者在本課時的教學中設定的教學目標基本符合新課標,但是在教學之前沒有呈現,使學生對下面學習活動內容感到有些茫然。
解決方案:在以后的閱讀教學中應該高度重視,在學生進行預習時或在上課前呈現本課時的教學目標或者學習目標,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為后面的學習任務做好心理準備,提高學習效率。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要上一堂有效率的閱讀課,首先得從能激發學生求知欲的精彩導入開始。值得肯定的地方是,筆者借助錄像和自身身上的衣服創設真實的情境,自然貼切。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我力求做到在學生的整個童年時期內,使周圍世界和大自然始終都以鮮明的形象、畫面、概念和印象來給學生的思想意識提供養料……”在學生鮮活的日常生活環境中發現、挖掘學習情境,注重聯系學生的現實生活,只有在這種生活化的學習情境中,學生才能切實明白知識的價值,激發他們的求知欲,課堂也會因此有了生機。存在的問題是這一段對話導入較為冗長,違背了有效教學的第一個指標速度,課堂上的教學時間是有限的,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不能單靠延長學習時間進行。對一堂有效的閱讀課來說,用延長時間來為創設情境而創設情境,無疑是低效的,偏離了閱讀課的方向,變成了形式化的情景,是在課程內容上人為裹上一層糖衣,使學生被花花綠綠的糖衣迷惑,對五顏六色的糖衣感興趣,至于自己吞下去的糖果是什么,他們全然不知,這種情境只是外加的一頂“高帽子”。
解決方案:筆者把冗長的對話形式改成真實情景中的小段落,適當增加與學生的互動。
T:Look at me.I am a model today.I am wearing a purple sweater.It is made of wool,Can you feel it?(Ask one students to touch it) I also wear a blue silk scarf.It is soft.You know Suzhou is famous for its silk.A pair of grey jeans can make me look cool and modern.You know,young people like wearing jeans now.Yes? And I like wearing a pair of brown leather boots,but my daughter says it is comfortable to wear trainers. What’s your opinion?
這樣既符合七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直觀,又縮短了時間,為學習文章做好鋪墊,一舉多得。
導入過后對學生進行分層語言輸入。《英語課程標準》五級閱讀目標中指出初中生要能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運用簡單的閱讀策略獲取信息。七年級學生應該主要培養“掃讀”和“略讀”兩項閱讀技能。反思自己使用的Skimming和Scanning兩種技巧的指導和問題的設置都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值得關注的是,閱讀思考題一般可分為由淺入深的三個層次:字面理解層次的問題,解釋層次的問題,批判或創造層次的問題。因此,教師設置的問題要有啟發性、概括性和針對性,能充分體現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形式應該是多種多樣的,比如表格式、填空式、問答式等。這一階段的著眼點是培養學生運用閱讀技巧進行閱讀理解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解決方案:把原先Scanning中設置的多個問題變成兩個任務,第一個是表格式題目,第二個是連線題,既體現問題的層次性,又符合多樣性的特點。方案如下:
1.What are they wearing?(Choose the correct answers.)
A.a pair of grey trousers B.a yellow cotton blouse
C.a blue T-shirt D.a black wool skirt
E.a purple shirt F.a pair of red boots
G.a pair of trainers H.a red silk blouse
I.a red and grey tie J.a pair of blue jeans
K.sports clothes

Name Millie Simon Amy Daniel Sandy Clothes
2.What do they look like?(Match the names with the adjectives.)
Millie cool
Simon modern
Amy smart
Daniel comfortable
Sandy beautiful
如果讀前和讀中是學生從外部獲取信息和語言的過程,那么讀后便是將存儲于頭腦中的信息和語言轉化為外部語言的過程,是基于課文信息,更是結合生活實際的輸出。在post-reading中,筆者設置了以下兩個活動。第一個活動是編對話,有三個來回,對話內容是圍繞文章內容開展的,學生都能夠很好地完成任務,但是這樣的對話除了鞏固所學文中知識外,無疑沒有衍生。最近發展區是前蘇聯著名心理學家維果茨基提出的關于教學與發展的重要思想,是指兒童的實際認知發展水平與潛在的認知發展水平之間的差距。在閱讀課中,前者是指學生可以通過獨立閱讀解決問題的能力。后者則是指學生剛接觸這個問題,不能夠獨立解決,要在老師的指導和同學的合作幫助下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有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叫“跳一跳摘桃子”。立足于現有發展水平,針對最近發展水平所設計的活動,才能促進學生真正的發展。
解決方案:在原對話的基礎上增加兩個來回,如下:
A:I am going to a party/climb a hill/have lunch with my mother,what can I wear?
B:...
A:Good idea./I don’t think so.I think I can wear...because...
讓學生談論在不同場合穿著的得體性及如何搭配服飾,正是瞄準學生最近發展區,通過教學不斷地把最近發展區轉變成現有發展區,把不會的變成會的,把不能的變成能的,這種教學對促進學生發展是非常有效的。同時學生通過談論如何搭配服飾,正好培養符合他們年齡特點的正確良好的審美觀,實現了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個目標。
回顧這兩個活動,學生似乎沒有感到閱讀的快樂,教學有效性最終要落到學生的學習上,我們對應考量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同樣有三個方面的指標:1.學習速度。2.學習結果。3.學習體驗。就第三點來講,我們在教學中要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因為享受學習的樂趣和歡樂是學生幸福人生的前提。進一步說,只有享受到學習的樂趣,才能養成學習習慣,才能夠確定終身學習的意識。
解決方案:思考許久后,筆者認為可以在課堂上開展一個真實的時裝表演,但是如果只考慮讓學生開心,就像所批評的觀點“快樂學習,安樂死”,當然是不可行的。所以在開展活動之前必須進行精心的設計,把我們在課堂上所學的內容和活動結合起來,提供學生進行有效語言輸出途徑,設計的時裝表演活動如下:
A fashion show
You can work in groups of five.Take turns to be the model and the host.The host should describe the model’s clothes.
Model:
Good morning,ladies and gentlemen.Welcome to our fashion show.
1.Look at me.
2.Here comes A.
3.Now B is coming.
4.C looks smart/cool/pretty...
That’s all for today’s show.Thanks for coming.
當然,這個活動的順利開展還依賴于學生課前的努力,在上課之前,可以讓學生觀看走秀視頻,模仿動作,提前準備好服裝等。
閱讀課是以情感教育結束的,乍一看,好像是在進行情感教育,但是細細品來,似乎有點牽強附會,是為了情感教育而情感教育的。凸顯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教育,是新課程的一個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也是教學具有教育性規律在新課程中的體現。但是,這不意味著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教育可以“獨立”和“直接”進行,就像在這堂課中,硬生生地把為希望工程捐款這樣的獻愛心教育搬出來,使教學目標中的知識和技能、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不能融為一體,喪失了它們原有的生命力,這樣的情感教育是低效的甚至可以說是無效的,我們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教育應該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式的,應該是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慢慢滲透進去的,通過學生的無意識心理機制發生作用。
解決方案:果斷舍棄最后的畫蛇添足之筆,把情感教育融入教學各個環節。
有效教學是我們老師共同的追求,就像我們追求幸福一樣,自我反思是能夠幫助老師實現有效教學的重要途徑。通過對這堂初中英語閱讀課的反思,在以后的閱讀教學中,筆者定能更有效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開展各項活動,提高學生的閱讀技能,培養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使學生更好地使用所學語言,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1]英語課程標準.
[2]英語課程標準解析與教學指導.
[3]余文森.有效教學十講.
[4]Vygotsky,L.S.Mind in Society: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