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穎李林垚
(1.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2.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淺論國內旅游保險的問題及應對措施
李 穎1李林垚2
(1.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2.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隨著經濟的發展,近幾年我國旅游業發展迅速,但旅游保險問題日益突出。本文對我國旅游者的保險問題及現狀等方面進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積極的應對措施,以此來促進我國旅游保險業的健康發展。
旅游者 保險 應對措施
旅游市場的逐漸壯大離不開風險的有力保障。但令許多保險公司感到困惑的是,與熱鬧的旅游市場形成了巨大反差的國內旅游保險,始終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比如大多數旅客在購票或旅途中不會選擇購買保險,缺乏規避風險的意識,導致旅游社提供的保險常常會遭受旅行者的冷眼。就目前國內的實際情況,為旅游者提供安全保障的旅游保險嚴重滯后于旅游業的發展,這也將成為旅游業進一步發展的制約因素。因此,我們需要對旅游者的保險問題進行有效的研究分析,并采取相應解決對策,促進我國旅游市場的不斷發展。[1]
1.被保險人角度
(1)對旅游保險的認知程度低,缺乏對保險人的信任
隨著人民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生活中生存消費比重降低,享受消費比重不斷增加,旅游的人們越來越多,但新興的旅游保險卻是遭受大家忽視的對象。首先,在大多數旅游者出行需要購票時不會選擇購買旅游險,認為花費這個錢有所不值,總是對規避風險存在僥幸心理。這足以說明了旅游者對旅游保險缺乏清楚的認知,盡管有些許認知,但他們仍對旅途中可能遭遇的風險所帶來的嚴重后果以及所需付出的慘痛代價認知不深。其次,旅游者對旅游保險的種類、購買流程以及購買的必要性都沒有一個全面深刻的了解,礙于麻煩,最終選擇不購買旅游保險。[2]
(2)缺乏對保險人的認識,投保意識不夠
由于旅游保險大多由旅行社代辦,一旦在旅途過程中出現意外,旅游者與旅行社往往會存在不少矛盾和爭議,這直接造成了旅游社可信度和真實度的降低,旅游者對旅游社的信任度也會逐漸消失。而游客在旅途中的投保意識不夠,曾經有專業調查公司對旅游保險市場進行過調查,數據顯示,超過50%的旅游者在旅游是不購買旅游保險,約20%的游客不清楚自己是否購買過旅游保險,僅有30%的游客在旅游時選擇購買保險,但購買金額大多不超過10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在于旅游者風險規避意識比較淡薄,認為出行時間短,遭受風險幾率小,沒有必要購買旅游保險。[3]
2.保險人角度
(1)旅游保險宣傳力度較小
現在大多保險公司對旅游保險的宣傳不夠重視,這主要表現在宣傳投入不足。通過旅行社投保的旅游者大多不清楚是否投保、如何投保、投保什么險種、擁有哪些權益以及如何索賠。在近幾年黃金周期間,多家保險公司雖然都推出了新的旅游保險產品,但很多產品只是基于市場競爭的需要,至于產品是否受廣大游客的歡迎,大多數保險公司都持以消極悲觀的態度。因此,也沒有開辦較大的宣傳和產品推介活動。[4]
(2)銷售方式固定保守
目前,各保險公司開辟的投保渠道非常有限,僅有旅行社代理、上門購買、業務員展業三種形式,各保險公司主要依賴旅行社代辦這種銷售方式。目前多數保險公司都滿足于這條“主渠道”,在保險銷售方式上固定保守,缺乏創新;在旅游保險的宣傳、險種的設計開發、銷售方式的開拓創新方面都顯得不太重視,使得旅游保險沒有足夠的吸引力,旅游者對投保的主動性差。[5]
(3)保險種類單一
到目前為止,各保險公司開辦的險種僅為人身意外險、醫療險等產品,責任范圍小,投保方式固定且保守,使得游客缺乏選擇余地,無法滿足旅游者吃、住、行、游、購、娛等多方面的保險保障需求。旅游者在旅行期間可能從事的沖浪、攀巖等高危活動通常屬于“除外責任”,并不在旅行社代理的旅游保險業務范圍內。由于目前開辦的旅游保險種類單一,無法囊括游客在旅游中遇到的各種風險,也不能滿足旅游者的需要。[6]
(4)投保渠道不暢通
現如今我國旅游保險的投保渠道主要有網上投保、機票點代售、旅行社代理3種方式,網上投保還未普及,機票點代售的網點還不多,而且許多保險公司與旅行社簽訂長期協議,旅游保險銷售業務由旅行社完全代理,所以旅行社代理成為最主要的投保渠道。但是旅行社代理旅游意外保險的積極性較低,這主要是因為:首先,缺乏相關保險知識。由于旅行社人員缺乏旅游保險專業知識,使其很難向旅游者作出詳細準確的說明和推薦合適的險種,這使旅游者的缺乏購買熱情度和主動性。其次,利潤原因。旅行社代理旅游保險是法律規定的一項義務,并不能為其帶來利潤,而作為市場經濟下的企業,沒有利潤的業務自然得不到重視。
1.加強旅游保險的宣傳,提高旅游者投保意識
保險人和被保險人之間存在互利的關系,但大多旅游者旅行時往往會忽視旅游保險所帶來的利益。投保主動性差,其中一個原因則是旅行社對保險的宣傳力度較低。針對這種情況,各級行政部門以及各大旅行社可以向民眾列舉大量旅游意外事例來強化其投保意識,在旅游系統內部,利用各種簡報、報刊、會議,總結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宣傳購買旅游保險的意義,同時可通過網絡社交等方式宣傳旅游保險的重要性。讓民眾深刻認識到旅行時不可或缺的是旅游保險。
2.創新旅游保險銷售模式
旅游保險的熱銷離不開旅游保險銷售模式的創新。我們可以傳統的保險直銷和代理銷售方式轉換為電話、電子商務等現代化銷售,兩者相互補充,形成旅游保險銷售的新格局,同時,加快保險產品的創新研發,擴大旅游保險保障范圍,以此增加保險吸引力。此外,還需重視旅行社保險辦理職員對保險知識的專業培養,這樣才能夠恰當地為不同層次的游客介紹適合他們的保險。
3.積極研發旅游保險產品
從目前旅游保險市場來看,我國旅游保險產品單一,保險公司需要設計如登山、野外生態旅游等方面的保險產品,只有擴大旅游保險范圍,豐富險種,才能給人們以較大的選擇余地,通過開發符合現在旅游保險市場的產品,將旅游保險服務延伸到吃、住、行等方面,為旅游者提供全面的安全保障。
4.加大政府監管力度
旅游保險的開發、宣傳、管理等都離不開政府的監管,通過政府對保險相關工作的積極配合和管理,才能使旅游保險被廣大民眾了解并接受,保險方也會在銷售過程中規范自己的行為。同時,政府還需提供公平合理的法制環境,通過行政手段監管和激勵旅游保險的發展。比如將普及旅游保險工作作為旅游主管部門的一項監管職能;在旅行社開辦年檢及評優活動,這不但激勵了保險銷售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而且提高了保險銷售的效率。
[1]陳曉聲.構建旅行社責任保險制度的法學思考[J].消費導刊.2009(11)
[2]蔣莉琴.試論我國旅游保險業的發展及法律保障[J].企業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論版).2008 (11)
[3]張靂.對我國旅游保險市場信息不對稱的思考[J].皖西學院學報.2008 (05)
[4]施征鋒.我國旅游保險存在問題及對策分析[J].新西部(下半月).2007 (12)
[5]周力.旅游保險發展中的問題與對策[J].大連大學學報.2007(02)
[6]鄭晶.我國旅游強制保險立法評述[J].旅游學刊.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