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愛武
(河北盧龍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河北盧龍 066400)
體育課堂提問對教學質量的影響
許愛武
(河北盧龍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河北盧龍 066400)
“學問學問”,學與問是無法截然分開的,對任何一門學習來講如出一轍。國家出臺新體育課程標準強調體育教學實踐中應該遵循“健康第一”的原則,以教學為手段,以學生為中心,以課堂為平臺,幫助學生學會學習,把學生的學習過程變成主動構建體育與健康知識和技能,提高批判思維,以分析和解決體育與健康問題能力的過程。因此,課堂提問環節成為是教師組織課堂教學手段的一個重要技巧。恰當得體的課堂提問,能夠把學習主體引入“問題設置情境”,使他們的注意力與興奮點迅速集中目標上,從而引導學生追憶、聯想,進行創造性思維;反之亦然,一個糟糕的課堂提問必將讓學習主體,不知所云,事倍功半,而且達不到啟發的目的。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與學生特點,精心設計課堂提問,培訓學生的探究性學習的能力,提高其學習主體地位,力求實現課堂提問的科學安排和藝術組織。
課堂提問 教學 影響
一、總分結合巧妙設疑。
總,指的是教學要面對全體學生進行,不應該有偏頗;分,就是分層教學,全面照顧。體育教學問題的設置,一般是面向全體學生進行,問題的設置既要考慮一定的難度和跨度,同時還要注意到學生的認識水平,所設置的問題應該能讓多數學生經過分析思考后可以回答。
疑問設置時要注意把握問題的“總”面上要照顧到位。教師應該根據課程設置中問題選擇難易程度,針對學生中不同層次層級的提問,并注意用恰當得體的言語引導其他學生認真參與,如可以先提出問題,讓大家一起考慮,然后再根據學生水平回答,并給其他同學聽,辨析,回答的機會,使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全員進行參與。班級學習中,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不同,造成他們迎接問題、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態度差距比較大。他們所解答的問題也應不同,教師應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這必需耐心地問題進行分組,如采取判斷型的“是什么”、描述型的“怎么樣”和分析型的“為什么”,區別對待。對不同層次學生進行不同層次的提問,可使各層次的學生都能積極思考,在原來的基礎上獲得發展,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教學關系。
二、激誘并行探索實踐
激,指激勵;誘,指誘導;提問的目的不在問題本身,而在于問題拋出后,能否激勵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參與,努力求解;當學生遇到分析障礙時,能夠誘導學生,圍繞問題收集材料,整理材料,通向正解答案,爭取正確的結論。激與誘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教師提出問題以后應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做緩沖,耐心而善誘,不要急于求解,更不要輕易給出答案,要根據問題層層激發,通過提出問題激發學生進行探索。在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往往期望學生的回答與所謂“正確”或“標準”說法一致,當學生的回答不一致時,就打斷學生的回答,然后讓其他同學回答或自己把正確的答案全盤說出。其實學生的回答與正確思路、標準答案南轅北轍是難免的,教師要正確對待。即使學生的回答完全錯誤,教師也應聽完后再給予評析,可能他的這種思想在全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另一方面,有些學生的回答聽起來荒誕不經,但其中往往隱含著別出心裁的想法,富有創造性的思路、解法,教師如輕易否定或置若罔聞,就把創造之花、異想之苗窒息扼殺了。一個優秀的教師不僅要善于提出問題,而且要鼓勵學生對所謂的“標準”提出不同看法,鼓勵學生獨立探索提出更高質量的問題,善于發現常規之外的東西,提倡求異思維。
三、角度梯度全面照顧
在課堂實踐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不同變換提問角度;根據課堂教學情況變換,從不同角度設疑這樣問題設置才使新穎、有趣,能夠吸引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
課程教學中,設計問題時應該遵循“難度適當”的原則。問題的難易程度應與其具有的水平相適應,并始終圍繞教學內容設計,沿著大綱目標進行,達到大綱的要求為目的。對于一些“若隱若現、可望可及”的問題,可以作為一些不必出現在課堂中重要時段,或者放在課下進行,不要作為自己的好惡隨便放置重點時間。在問題設置上,緊扣教學內容中心環節,注意知識內容的內在聯系和前后銜接,這樣的問題不僅具有一定的“點”的信息量,同時具有一定“面”上的信息量。
四、創情境造想象環環相扣
情境教學法,是現代教學中比較常用教學方法,對于體育課堂教學也是一種非常適用的方法。教師先進行提出問題,形成一個情境,在這個情境中進行引導,從而在學習主體中感受創設的情境,培養學生感受性特征。這類問題要求教師通過不同手段,以實踐生活展現情境,以實物想象展示情境,以圖畫、錄象、多媒體再現情境,可以通各種教學手段進行,例如,音樂、視頻、圖像進行創設情境,或者用學生參與活動、表演、親歷現場來體會情境。想象是知識基礎優化的源泉,是活躍思維的重要因素,積極的思維活動必須借助于想象。幫助學生發掘教材中某些動作技術、技能的知識點,必須重視開拓學生思路,誘發學生思維。體育教學這中,這種創設非常必要。例如,體操教學中,跪跳起環節,教師可以先出示彈簧,然后讓學生跪立墊子上,教師講解彈簧彈性原理,然后讓學生進行模仿,并親身感受:如果要彈跳起來,我們首先應該怎么辦(身體向下壓)?力量從哪里來(擺臂、壓小腿)?彈壓下去后,是什么狀況(腿面貼墊)?接著演示彈簧并結合學生的模仿練習,啟發想象,引導學生體會動作要領,得出結論。
五、教態親和語言簡練
在問題設置其實在現實教學中不是一個很容易就有效實現的環節,因為教學設疑是一個提高學生能力的環節,屬于上升階段,對學生綜合素質是一個考驗,不但要求問題設置有效,具有承繼性,需要問題設置其他條件合理,準備充足。無論是問題的提出還是解答問題,教師語態應該是各綬的,教師不要言辭在這個時候即使再著急也要平穩,否則學生不會靜下心來考慮問題,驚弓之鳥的狀態下怎么會思考問題。體育教學更是這樣。體育課堂教學,其實室外比較多,能吸引學生集中注意力,一般不會讓學生產生叛逆的不良情緒。學生大多也比較熱愛室外活動,積極與教師配合,對待提問的問題也容易進行情境。教師不當更容易產生誤導,這時就要求教師語言明白簡練、言簡意賅,不溫不火,注意語言節奏,該快則快、該慢則慢、該停則停,讓學生能迅速領會問題方向。
實踐中,課堂提問是常規也是必要的教學手段,雖然表面上看似簡單,但實施起來要達到高效,往往需要豐富的經驗,熟練的技巧,良好的耐心,精心的準備。良好恰當的提問,不僅是一門技巧,更是一門藝術。課堂內容的隨時變化,要求實際課堂設疑,也相應調整;時代發生變化,學生知識儲備更新,也需要教師不斷對設疑進行更新換代,與時俱進,保持提問的鮮活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