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麗
(洮南市第一小學 吉林洮南 137100)
如何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效率
高春麗
(洮南市第一小學 吉林洮南 137100)
《新課程標準》提出,小學語文必須高度重視引導學生進行語文閱讀的學習。在語言閱讀教學中,要在“以學生閱讀為本”的閱讀教育思想的指導下,將教學策略的研究成果應用于語文閱讀教學,為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效率和質量提供一些切實有用的教與學的指導。
閱讀 興趣 技能 方法 習慣
有人說:“語文是美好的,語文是美妙的。”還有人把語文贊美為:“不管把語言界定為什么,語文永遠是最基礎、最博大、最富文化內涵和最具人文色彩的學科。”然而,一個人的語文素養是要靠長期的大量的閱讀積累才能形成的。在語言閱讀教學過程中,要在“以學生閱讀為本”的閱讀教育思想的指導下,將教學策略的研究成果應用于語文閱讀教學,為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效率和質量提供一些切實有用的教與學的指導。近幾年,我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上,把閱讀教學的研究當作我的任務之一,我的做法是: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如果有濃厚興趣的引導,學生會不由自主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從而不自覺地獲取新知識。一般說來,語文學習較好的學生對語文都有較濃厚的學習興趣。他們會積極主動地學習,課前自覺地預習課文,課堂專心聽講、記筆記,課后認真完成作業,復習鞏固課堂所學知識,并喜歡閱讀課外書籍,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逐漸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有了正確的閱讀方法,就會提高閱讀效率,獲取豐富的知識,而且會進一步激發學習興趣。
1.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興趣盎然中學習
著名教育家顧泠沅說:“在課堂教學范圍里對教師最有意義的是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也就是要使學習的內容讓學生感興趣,對有了興趣的學生就會認真地把它學好。”
2.充實閱讀教學的內容,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學習語文
生活是語文的源泉和歸宿,語文的外延的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因此,將課內的閱讀教學與課外的語文課堂聯系在一起,使學生感動的不僅僅是紙上的知識,而是具有實用性和操作性的,生活中必須具備的技能。將語文學習與社會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習到生活中去學語文,有助于培養學習學語文的興趣,從而在興趣的帶動下主動地學語文。讓學生走出課堂,融入社會,開展社會調查,將所學知識服務于社會,這必將大大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
3.讓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
在語文教學中,我們經常會發現這樣的現象:許多學生在課堂里閱讀課文,目無神采,味同嚼醋;而在課外自由閱讀時,卻愛不釋手,欲罷不能。這說明他們不是不喜歡閱讀,而是老師沒有引導他們自主閱讀。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學會給學生自由選擇的機會。當然,給學生自由選擇的機會并不等于聽之任之,而應該給學生提供適當的指導,因為對于閱讀較差的學生,他們并不知道如何去選擇材料。首先,教師應該在各種情境中都給予學生自由選擇的機會,比如在課堂教學和課后閱讀中都給學生提供合適的建議。教師應該把握學生選擇合適閱讀材料的標準,使學生能夠順利地進行閱讀,并且能從閱讀材料中有所收獲。
4.選擇合適的閱讀方式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體裁相同而主題不同的文章,主題相同而體裁不同的文章,同一體裁、主題而選材不同的文章,都可以通過比較性閱讀來了解其內容,揣摩其技巧。
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給學生大量可供提取或選用的閱讀方法和技能是十分必要的。通常運用朗讀、精讀、略讀等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語文閱讀技能訓練,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1.朗讀
朗讀是書面語言有聲化,是把無聲語言變為有聲語言的閱讀活動。它是閱讀的最基本方式,是眼、口、耳、腦并用的創造性閱讀活動。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時可采用以下方法:(1)選擇教學法。根據不同的課文內容及不同的訓練目的,選擇齊讀、輪讀、分讀、分組互讀、分角色讀等不同的朗讀方式。(2)錄音法。利用錄音,進行朗讀反饋。(3)聲音練習法。指導學生運用一些聲音技巧,表達喜怒哀樂各種情感的一種方法。如:表示驚異、耳語、輕聲時,聲音應小一點;表示激動時,可用顫音;表示遲疑時,宜用拖腔;表示悲傷時,聲音應帶嗚咽色彩。
2.精讀
精讀是逐章、逐段、逐句剖析字詞的閱讀方法,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一種最重要、最基本的手段。
在閱讀教學中,精讀的要點為:(1)尋找主要觀點;(2)尋找重要細節;(3)尋找中心思想;(4)評價所閱讀的內容。
3.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
“學貴有疑”,知識往往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的,而提出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必要前提。閱讀也不例外。能抓住重點,抓住關鍵問題,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這種能力對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閱讀中要提出自己的疑問,要探討疑難問題。閱讀應是開放性的,閱讀不僅在課堂,也在課外,如圖書館、網絡等。閱讀應是挑戰性的,要敢于探究未知的,要張揚個性,要有創新。閱讀還應是實踐性的,要讓學生將所學到的知識、方法進行綜合運用。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閱讀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學生的閱讀不僅僅局限于課堂,更包括課外。學生的課外閱讀是一項大工程,同樣需要學校與老師的幫助指導。學校應該盡可能開放圖書閱覽場館,班級成立讀書角。發動學生帶來閱讀資料。組織好閱讀小組,對閱讀資料進行分類刪選,注明閱讀字數,閱讀時間、提出閱讀任務,做好“學生閱讀情況記錄”。
定期不定期的開展閱讀競賽活動。
成立閱讀小組,組織閱讀測試等。
閱讀能力是孩子的終身能力,必須從小抓起,立足于早,立足于興趣,立足于養成。從小學開始,扎扎實實,讓閱讀變得快樂,變得輕松,變成習慣,讓閱讀教學融入真正有效的高效的語文。美國海爾曼教授等人在《閱讀教學的原則與實踐》中提出,成功的閱讀教學的關鍵在教師。教師積極探索如何激發學生閱讀興趣、促進學生閱讀理解、幫助學生掌握閱讀方法是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根本策略。讓語文閱讀為學生的人生打好底色,為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