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嶸
(長沙醫學院 湖南長沙 410013)
新建本科院校教材改革建設與教材質量評價研究
唐 嶸
(長沙醫學院 湖南長沙 410013)
新建本科院校是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的新生力量,在內涵建設階段的核心任務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那么教材建設就是高等教育的一項重要的基本保證,是反映一個學校教學水平和學術水平及其成果的重要標志之一,是學科建設和課程建設成果的凝結與體現,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基礎性環節重要組成部分,在人才培養質量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本文通過對目前新建本科院校教材建設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并對如何做好新建本科院校教材建設工作進行了思考。
教材改革 質量評價 新建本科院校
1.教材建設管理不科學
近幾年來,出版業市場化的進程加快,教材建設極不均衡。由于利益的驅動,許多出版社積極聯系需求數量大的高校公共基礎課老師,鼓勵他們編寫教材,導致此類教材數量急劇膨脹。而專業課卻無人問津,甚至有些專業課的教材出現選擇范圍很少的現象。
也有一部分教材的編寫成為老師的個人行為,一些老師為了評職稱或者是某種利益自發地編寫了教材并且作為學生的上課教材進行使用,這其中確實是有一些高水平的教材,學生反饋信息良好的,但是大多數質量不高,這對于新建本科院校教師自發編寫的教材帶來了沖擊,影響到教師編寫教材的積極性。[1]
2.教材選用隨意,缺乏對教材選用的科學評價體系教材
近幾年,新建本科院校逐漸將辦學的重心由招生轉移到教學,由注重生源的數量過渡到注重教學的質量上來,但是對于教材的選用和建設的關注度仍然不夠,對于教材選用及建設缺乏有效的組織,缺乏對教材選用的科學評價體系教材。任課教師是教材第一選用人,而在教材的選用過程中任課教師僅憑個人喜好選定版本,教研室、系部基本不做論證。往往是更換教師后,就淘汰原定教材,另選版本,致使選用教材版本的隨意性增大。有的教師長期使用一個版本,為圖備課方便,不想更換新教材。[2]
3.低水平重復現象嚴重
編寫教材就是一件名利雙收的事。教材編寫應該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但卻變得有些滑稽,任何人都可以編寫教材,即使市面上相同的教材有幾十種上百種,還有很多是獲得了省部級、國家級獲獎的教材也不使用和征訂,偏偏要自己編寫。而編者本身層次不一,水平各異,導致編出的教材良莠不齊,質量不高。教材編寫缺乏組織,沒有計劃。在利益的驅動下,教材的選用和編寫也變了味道,功利性十足,不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學改革去編寫教材,而單單為了銷售教材而進行編寫。
1.可操作性原則。設置的教材評價指標體系必須能夠反映新建本科院校特色教材的共同屬性,并且具有可比性;指標體系的設計能夠反映新建本科院校教材的本質特征的重要指標,充分地體現教材的實質性特征;各指標的分解必須要內涵明確、意思清晰、明白易懂、便于操作。
2.整體優化原則
新建本科院校教材評價活動各要素之間不僅要做到協調統一,還要從人才培養質量和能力發展的要求出發,注意教材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的互相滲透,使得教材與教學各環節相互配合,與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相適應。指標體系要全面、完整地反映國家對新建本科院校教材建設的要求。
3.實用性原則
根據社會需求和學生就業需要,建立完善的新建本科院校教材評價指標考核體系。對于教材的評價,可以依據培養目標的要求制定評價考核辦法。[3]
1.加強教材研究
做好教材建設的關鍵是進行教材研究,現今教材出版種類繁多,一名老師如果不掌握多門相應學科的知識,是沒有辦法將此門課程講好的。教材建設團隊除了需要有良好的師資隊伍之外,還必須時時加強教材建設的研究,與時俱進。不但要掌握課程,了解學生,更要知道知識的最新走向,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教材的作用,才能更好地開展教材建設。
2.加強教材監督評價力度
一般情況下,學生教材的選用是由任課教師根據學校人才培養方案,按照學期開設課程情況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選取。但是在教材的選取過程中,大多數教師在沒有特殊原因的情況下,比較傾向于已經使用過的教材,這樣可以略去很多備課,做課件的工作,而沒有仔細考慮這種教材究竟適不適合本校學生使用,影響了教材的質量。同時,學生學習的質量也受到了影響,針對此種情況,新建本科院校應該充分發揮教學指導委員會的作用,從源頭上把好教材質量關,決不允許低質量的教材進入課堂。
3.做好教材評價跟蹤工作
教材建設與管理的優劣,不是某一個人可以決定的,必須有跟蹤、有調查、有反饋。首先,教材的選用是否符合學校的選用標準,這個需要評審;其次,教材選定之后,在使用上效果如何,這個需要調查,通過問卷的形式在師生之間展開調查工作,看看目前使用的教材老師是否滿意,學生是否滿意,對于學生不滿意的教材在以后是繼續使用還是棄用,這個都需要研究決定。另外,需要對教材的評優情況,規劃情況做好統計,看看目前使用的教材有多少是省部級以上獲獎的教材,同時參照其他學校的教材使用情況做類比,通過各種統計數據來給教材建設提供數據來源。
4.重視學生在教材選用中的主導地位
教材設計和編寫要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需要和可能,貼近學生的生活,走出單純以學科規律為導向的傳統的教材設計和編寫方式,注重學生個性的養成、潛能的開發、能力的培養、智力的發展等。學生也不再是教材的被動的受體,而是對教材進行能動的、實踐創造的主體;我們選用的教材要為學生留有發展的余地,教材編制要延伸到課堂和學生的學習之中,引導學生在主動探索和創造的過程中,培養探索技能、反思自我的能力、與別人交流的能力、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從而為終身學習打好基礎。
教材使用一輪后,要組織相關教師和學生進行評價,把評價意見反饋給教材使用部門,建立獨立的教材評價體系,以保障教材評價的長期性和連續性,保障教育教材評價的科學性。
結論:近年來,伴隨著高等教育的跨越式發展,我國新建本科院校取得了長足進步。“十二五”期間,新建本科院校重點是加強內涵建設,提高教育質量。教材作為新建本科院校內涵建設的核心內容之一,建設任重道遠。
[1]楊帆,王興達.試論適應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高校教材建設[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0(01)
[2]馮逆水.高校教材建設之我見[J].成功(教育).2010(06)
[3]王培臣.高校教材建設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0(05)
課題編號是:長醫教【2015】14號
長沙醫學院 劉翠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