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磊
(四川省成都市鳳凰小學校 四川成都 610000)
淺析小學體育家庭作業的設計與實施
趙 磊
(四川省成都市鳳凰小學校 四川成都 610000)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版)在闡述教學方法的改革時提到,教師可以“通過布置適當形式家庭作業,培養學生的鍛煉習慣以及對社會健康問題的責任感”。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體育家庭作業可以鞏固體育課堂上所學習的內容,培養學生自覺進行體育鍛煉的習慣。學生在完成體育家庭作業的同時,也會帶動家庭體育的發展。這句話也從理論層次上肯定了體育家庭作業在增強學生體質,培養學生鍛煉習慣和終身體育意識方面的重要性。
小學體育 課余生活 體質 課外拓展
何謂體育家庭作業?我們認為體育家庭作業就是學生按照體育老師的布置,或根據自己的喜愛,在家庭或社區以身體鍛煉為主要形式,達到掌握與運用操作性知識的目標,并有反饋而進行的活動。體育家庭作業為推進素質教育,實施《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水平目標,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等方面取到積極的作用,尤其是對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習慣,充分展示學生的創新潛能,能取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自從學校開展“陽光體育”活動以來,我們以體育家庭作業為契入點,全面推動學校的“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陽光體育活動。[1]
目前,家庭教育中,"重智輕體"現象普遍存在。我國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結果顯示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逐年下降,尤其是中小學學校的學生,各大新聞媒體對學生體質下降爭相報道,因此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是擺在國家、學校和家庭面前的首要任務。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把家庭體育作業作為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促使學生全面發展一項重要舉措。家庭體育作業既是學校體育教學的延伸,也是學校和家庭教育的一條紐帶,同時可以指導學生進行自覺的體育鍛煉,充實閑暇時間,提高身體素質。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訪談法等,就體育家庭作業在未來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進行分析探討,以此來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習慣,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同時為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提供參考。[2]
隨著“減負”的提出,學生在課外有了相對寬余的時間,利用這些時間,讓那些學習優秀而身體虛弱的孩子多一點玩的空間,既鍛煉了他們的身體,又培養了他們健康的生活方式。
體育家庭作業不僅僅是身體鍛煉,還包括其他方面,如:觀看精彩的體育比賽,查閱體育與健康的相關知識,創編體育小游戲等。在學習籃球課之前,我布置了一項家庭作業,要求學生收集與籃球有關的知識,對不太明白的問題,和父母、同學一起解決,幾天后,學生不但完成了作業,而且收集到的資料也是豐富多彩,通過這樣的作業,讓學生了解到更多課外知識,開闊了視野,拓寬了思路,有助于他們文化課的學習。可見,體育家庭作業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3]
在家里,一張書桌可讓父母與孩子一起打乒乓球,場地就是書房;一個氣球可使母女一塊練習排球,場地就在臥室;父子、母女可以在床上比賽仰臥起坐、俯臥撐,在完成作業過程中父母充當了孩子的伙伴,既有樂趣,又能鍛煉身體,孩子與家長之間的交流也會不斷增加,潛移默化地促進家庭的和諧,使得家庭關系更加融洽。有位孩子的爸爸說:“自從學校布置了體育家庭作業以來,孩子到家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先寫作業,然后就讓我們陪著一起做體育作業,孩子與我們之間的語言交流多起來,看動畫片、玩我手機的時間少了,遇到事情也懂得考慮家長的感受了。通過家庭作業,任課老師也發現很多學生在與同學的交談中經常會說,我爸爸媽媽昨天做體育家庭作業的時候怎么做了,發生了什么趣事,家長在孩子心里的位置越來越重要了,真正做到了心與心的交流。
自從開始布置體育家庭作業,孩子們就開始了有目的的活動,學生每天到家后都有了體育活動時間,加上親子作業一起讓家庭的成員都加入進來,堅持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有了大幅度提高,學生的體育興趣得到了培養,同時促進了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受到了家長的好評。
體育家庭作業是學校體育學科延伸的重要舉措。我要求學生在原有基礎上設計一兩個障礙物。等到創作展示時,他們爭先恐后,有的設計加一塊體操墊當小河,有的要鉆鐵環,變化多樣,各有千秋,如:國家學生體質達標測試中的仰臥起坐,可以在沙發或床上完成,這項作業大部分學生都能在家練習,并且使體育課堂教學得以延伸至課外,是體育教學的補充,達到了課內外相結合的目的,有利于學生運動能力的培養與提高;更好地讓學生從狹小的課堂走進社會生活,感受生活,讓學生再從課外這一渠道通過活動去獲得知識和體育活動的經驗。課堂教學通過這一方法順理成章地延伸到家庭、社會、學生的生活中,把更多的參與和展示的機會留給了可愛的學生,五、促進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
經過一年多的體育家庭作業的實踐,家庭內親子活動或者是跟附近小伙伴一起去社區活動場所完成的活動形式,讓學生每天做起家庭作業真是不亦樂乎,體育家庭作業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了學生的體育興趣,有一部分學生已經養成了主動完成作業的良好習慣了,使“每天鍛煉一小時”有了保障,促進了學生體育素質的提高,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和掌握了科學鍛煉的方法,為終身體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有位家長在QQ日志上寫道:“體育家庭作業,漸漸地讓孩子有了鍛煉身體的習慣,既充實了課余生活,又提高了身體素質,孩子回家也喜歡在家長面前展示,孩子特別快樂,我也非常高興,很喜歡陪孩子一起練習。”[4]
通過實踐證明,這一切不僅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使廣大學生擴大知識領域,領略節日風情,同時增強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提高身體素質,為養成終生鍛煉的良好習慣奠定基礎。
[1]肖玲.體育游戲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科技信息,2010(7)
[2]鄧樹勛,王健,喬德才.運動生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m版社,2009
[3]韓翼,王敏.淺談體育游戲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作用[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08(2)
[4]趙小董.蘇州市姑蘇區小學體育教學中運用體育游戲的調查與推廣研究[D].蘇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