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紫寧
(湖北省武漢四中高三四班 湖北武漢 430033)
對企業環境保護的社會責任的探討
王紫寧
(湖北省武漢四中高三四班 湖北武漢 430033)
基于環境保護視角下的企業社會責任是企業在追逐經濟利益的同時所承擔的一種公益性責任,這種社會責任兼有道義和法律兩個方面的義務。因此,本文主要對環境保護下的社會責任內涵、內容、義務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了有效實施的建議。
企業 環境保護 社會責任
近些年以來,在我國經濟穩步增長的同時,也帶來了越來越嚴峻的環境污染形勢,正是環境污染對公共健康帶來了巨大的危害,使得人們開始引起了極大的關注。而企業作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當前很多企業,尤其是生產型企業,排放了大量的排放物對環境帶來了較大的破壞。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更需要企業在國家法律的引導和監督之下,積極履行自己的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在促進自身良好發展的同時,還保證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1.企業社會責任的內涵
在社會中,企業不僅是主要的生產者以及社會財富的創造者,而且在追求自身經濟效益的同時,還向社會提供了產品或者服務,滿足了人民的日常所需,推進了社會的進步。目前,企業的數量眾多、類型各異,對社會有著巨大的影響。在這種背景下,企業不僅要承擔著創造財富和生產經營的義務,還要承擔著對環境保護、消費者權益維護以及社區建設等多方面的責任,也即是傳統意義上的社會責任。
2.環境保護視角下的社會責任內容
通常情況下,在環境保護的視角下,企業社會不僅具有道義責任的屬性,而且還具有法律義務的屬性。法律作為一種調整人們行為的規則,其對人之行為的調整是通過權利義務的設置來實現的。也可以說,法律義務并非一種道義上的宣示,而是具有具體的、明確的規則指引人的行為。所以,企業社會責任一旦融入了環境的法律視域,也就被認為是分解為具體的法律義務。具體來說,環境保護視野下的社會責任主要可以分為污染防治和資源節約兩個方面的義務。
1.污染防治的義務
所謂污染,主要是指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的排放物明顯超過了自然環境所能承受和化解的能力,從而導致了這些排放物對人們的身體健康和再生產的現象。而在現代,由于生產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環境保護意識的薄弱,也就造成了污染物的排放始終貫穿在生產的整個環節。針對這種現象,我國在相關法律中也明確規定企業有減少向大自然排放污染物的義務。比如,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第17條規定:建設項目的水污染防治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該條也即是明確了企業應該負擔和履行污染防治義務的重要方式。
2.資源節約的義務
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利用是人類文明能夠繼續延續的重要前提,人們的生存離不開自然資源,但是,當前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人們對于大自然的索取明顯已經超出了自然環境能夠承受的范圍。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企業更應該在生產過程中主動承擔起資源節約的義務。我國環境保護相關法律規范亦將資源節約義務定位為企業的基本義務。比如,在我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中就規定了企業的節能義務主要包括制定和實施節能技術、節能技術措施、建立節能目標責任制和獎勵制度、開展節能教育和崗位節能培訓、加強能源計量管理等義務等。
雖然企業的經營目的是對經濟利益的追逐,但是在環境保護視角下,企業也應該兼顧到環境和社會可持續二者發展的需要,真正將其應有的社會責任落實到實處。同時,我國也應該在法律的層面上加強對企業這種責任的監督和履行。
1.完善環境監測法律體系
所謂環境監測,主要是指連續或者間斷地測定環境中污染物的性質、濃度,觀察、分析其變化及對環境影響的過程。在我國,目前已經建立了包括《水法》、《草原法》、《農業法》等相關的法律法規,而且都對環境監測制度進行了規定。其中雖然也都有對相關部門的環境監測義務有著明確的描述,但是在有關主體的監測職能、程序、法律責任等方面的規定還需要進一步明確。在這種情況下,不僅需要我們不斷提升環境監測的立法層次,制定專門的行政法規,還需要設置專門的環境監測機制。
2.重視企業環境責任的信息披露
目前,我國在企業環境責任的信息披露方面還有待完善,雖然國家一直在鼓勵企業建立相應的社會責任制度,但是由于監管的缺失,造成了企業在環境社會責任的信息披露方面還存在著不少的問題,具體來說,一是該方面的規定并沒有明確的法律強制力,二是并沒有對所有的生產性企業做強制性的規定。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盡量將企業環境責任的信息披露法制化,用法律來加強對企業的環境社會責任約束。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深入,中國更加深入地融入到了國際市場之中,當然也面臨著更大的環保挑戰,在這種情況下,更需要我國企業樹立高度的環境保護責任理念,以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這不僅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也是現代化企業良好生存發展的必然選擇。
[1]沈紅波,謝越,陳崢嶸.企業的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及其市場效應——基于紫金礦業環境污染事件的案例研究[J].中國工業經濟,2012,01:141-151.
[2]蘇婷.基于環境保護視角的企業社會責任[J].WTO經濟導刊,2012,05:43-46.
[3]黃藝紅,劉海涌.強化企業社會責任 保護地球生態環境——從企業環境社會責任視角談環境保護[J].工業技術經濟,2010,04:49-51.
[4]李駿.環境保護、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可持續發展[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5:7-13.
[5]企業的社會責任與環境保護[J].環境教育,2009,04: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