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哲
(南京大學金陵學院,江蘇 南京 210000)
隨著改革開放,涌現出越來越多中小微企業,而這些企業的發展也極大促進經濟發展。特別在工業4.0時代,中小微企業轉型發展更是關鍵。中小企業發展離不開融資。因此關于中小企業融資也是學術研究的熱點。我國經貿委2003發文規定中小型企業劃分標準,因此早期文章以此多為中小企業并稱。而2011年調整版中,中型企業與小型企業距離拉大,新設微型企業。因此本文研究規模以下企業,中小微企業并立。在中小型企業融資難問題中,林毅夫(2001)研究表明原有銀行系統不適合中小企業融資,原因為信息不對稱,破解關鍵在于大力發展和完善與中小企業對應的中小型金融機構。擴展研究中,發現企業規模、行業、財務制度、經營風險、有效抵押物等,導致中小企業從正規借貸渠道難以獲得融資,可以歸并為企業因素;融資環境中政府融資支持、補貼及其相關行政收費等,可以歸并為政策因素。
通過對研究和文獻的梳理,本文以南京市中小微企業為調研對象,收集有效問卷355分,從政府角度入手,研究政府服務水平對企業融資的影響,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政府服務對企業融資的影響,以其找出關鍵,為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提供參考和借鑒。
中小微企業在融資過程中,由于規模和企業運行年限限制,很難取得直接融資,在本次調查過程中,僅2%的企業能夠得到發行債券和股權的融資;在正規渠道貸款下,大部分企業表示很難有足夠的抵押,且獲得融資和企業資金需求間有較大缺口。結合文獻綜述,中小企業依靠本身解決融資難有較大困難,因此需要政府的有力支持,改善市場環境與政策環境。因此本文提出假設:政府服務水平越高,中小微企業獲得的融資越多。
自2008年來,江蘇省陸續出臺中小微企業融資扶持政策30余項,可以劃分成3類研究:
1.融資支持類政策。省政府、省財政廳、省中小企業局等部門出臺扶持政策,內容涵蓋加大資金支持力度、拓展民間融投資渠道、營造天使投資環境、促進金融創新,引導資金流動、專項資金扶持等,為中小微企業貸款打造擔保和保險風險補償平臺。據《江蘇經濟報》統計,2010年省引導銀行向符合要求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累計投資超過60億元。
指標選擇中通過:企業獲得的融資優惠和專項補貼2個指標來反映企業獲得的政府融資支持力度。企業獲得的融資優惠指去調研對象實際獲得的各項融資優惠包括在銀行等金融機構在對口渠道下獲得的貸款、信用抵押擔保、融資租賃、或者是利息減免等。專項補貼則包括政府對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創新項目給予不超過40%的資助,中小微企業在節能減排領域與國外企業、科研機構合作的國際差旅費補貼等;考察企業實際得到補貼的多少,而專項補貼中投向創業基金等融資平臺和機構的各項擔保補貼等,如非本企業直接獲得則不考察。
2.稅收類政策。稅收是國家憑借公共權力強制無償取得的財政收入,是參與國民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考察流轉的增值稅和對經營成果征收的所得稅,暫不考慮人工成本中的五險一金負擔。稅收的繳納導致企業資金減少;稅收負擔過重,企業利潤下降,影響企業的資金再循環能力,打擊企業經營積極性。省財政廳注重為中小微企業減負,具體出臺政策包括為中小微企業創辦、創新給予稅收優惠,中小微企業研發費用的稅收抵扣,小薇企業增值稅、營業稅的免征或減半的條例等。據統計,2014年全省符合要求的小微企業約10萬戶,總減免稅收約1億元。
考察政府服務中的稅收負擔水平,指標選取企業承擔的實際稅收負擔與企業獲得的稅收優惠2個指標構建。前者為企業實際繳納稅收,后者是企業獲得的減免。
3.行政服務類政策。除稅收外,企業資金外流還有一部分劃歸到行政收費中,包括許可權費,管理型收費,審查收費、資源使用費、集資收費等等。目前國家地方清理行政收費力度很大,2013年,出臺《江蘇省行政事業性收費監督管理辦法》對行政事業收費進行規范和清理,行政事業收費由2007年的374項減少至2015年的157項,刺激政策包括免征小型微型企業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等。因此,指標選取企業實際負擔的行政收費和企業獲得的政府服務水平滿意程度來構建指標體系。
問卷涉及6個環境因素,采用likert量表,選項采用增加、稍微增加、持平、稍微降低、降低(或者是高,較高,中等,勉強,差),5個等級,分別賦值54321;以消除量綱和測量企業在非財務數據問題上多維度的復雜態度。采用專家打分法,調研對象為企業主要負責人或者財務高管。數據采用2015年上半年對比同期。調研時間2015年7月,調查范圍南京市全部11個市轄區,收集有效問卷355份,其中中型企業97個,小型企業178個,微型企業80個。
用景氣指數法分析樣本。景氣指數按(良好比重-不佳比重)*100+100計算,綠燈區間取90以上。調研結果表示,融資支持政策景氣良好,指數分別為107與105,說明大部分企業企業獲得的融資優惠和專項補貼均增加。稅收負擔中,企業獲得的稅收優惠景氣指數106,但是企業承擔的實際稅收負擔中36%的企業表示負擔加重,而僅23%的企業稅收同比下降,景氣指數僅87。說明相對于減免的優惠,大部分企業實際繳納稅收依然較重。同樣的情況在行政收費中也有,雖然大部分企業對政府服務水平滿意程度較高,但是在實際承擔的行政收費中較多企業同比增加。6項指標平均得出政府服務水平景氣指數102,處于綠燈區,整體狀況良好。
本文基于政府服務對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水平的提升,采用二元離散選擇模型,自變量有序,構建logistic模型
P為y=1時的概率

表1 變量構成
運用spss19.0,計算結果如下,企業獲得融資是否增加受自身條件影響及其外圍環境影響,本文考察的政府服務水平合計R方0.438,說明政府服務對企業獲得融資的概率有一定影響,模型有意義。參數估計中融資支持,稅收負擔,稅收優惠,行政收費和政府服務水平在95%的置信區間,sig值均小于0.05,說明通過顯著性檢驗,而專項收費沒有通過,因素不顯著。

表2 模型匯總
a.因為參數估計的更改范圍小于.001,所以估計在迭代次數6處終止。

表3 方程中的變量
a.在步驟1中輸入的變量:融資支持、專項補貼、稅收負擔、稅收優惠、行政收費、政府服務水平。
1.專項補貼,在原定假設分析中,是中小微企業提升融資能力的重要政策。但是實證檢驗中,因素不顯著。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在樣本355家企業中,127家從未獲得補貼,占樣本量的35.6%。由此可見,專項補貼對中小微企業來說覆蓋面窄,在調研過程中,也有多家企業表明不了解政府專項補貼,不知道自己是否符合補貼要求,或者申請渠道繁瑣,申請要求高無法獲得專項補貼。
2.政府融資支持水平,稅收優惠水平,政府服務水平系數分別為1.378、1.808和1.974。說明此三項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提升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水平,符合假設條件。
3.稅收負擔系數和行政收費水平系數均大于1,說明企業稅收負擔越高,行政收費越多,企業獲得的融資水平越高。這里可能的原因是:企業稅費繳納比同期提高,說明企業同期盈利增長大,而企業利潤增長快相對來說企業規模越大,經營效率越高,因此企業自身條件相對也好,因此獲得融資的可能性也越大。
本文通過對南京地區355家中小微型企業調研,運用二元logistic模型對政府服務是否能增加企業融資做出分析。模型顯著,說明通過提升政府服務水平可以提升中小微企業融資水平。參數估計說明稅收優惠和政府服務水平是影響最大的兩個因素,稅收負擔與行政收費、融資支持次之,而專項補貼不顯著。
由于政府服務水平和稅收優惠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因此提高企業融資水平,解決企業融資難最有效的手段應該從這兩方面入手。本文認為:一、提升政府服務水平。加強政策宣傳,可以通過工商、稅務等中小微企業經常交道的部門定點發放宣講資料,甚至于地方報紙廣告或者郵件推送。建立中小微政府服務平臺,政策簡化與統一公示,有助于缺乏金融專項人才的中小微企業及時了解政策并能夠查詢符合自身條件的融資支持,了解獲取流程甚至查詢融資進度。將政府服務做細做實。二、增加稅收優惠。稅收優惠是政府對中小微企業服務中的重要一環,目前主要是稅率和針對規?;蛐袠I稅種上的直接優惠,沒有采取國際上流行的投資抵免等間接抵免手段。且由于政府流程繁瑣,企業人力資源儲備不足的情況下,取得稅收優惠有一定難度。因此可以在建議一的平臺上一攬子打包稅收優惠政策的公告和申請,簡化辦事流程,細化稅收政策、擴大稅收優惠范圍和品種。
[1]馮雪萍,熊曦.產業集群內中小企業融資的外部性影響因素實證分析.商業時代,2014年第5期.
[2]劉波.江蘇沿海地區融資環境的空間差異及優化路徑研究,特區經濟,2011年4月.
[3]沈英.中小企業融資環境分析及優化對策,特區經濟,2007年6月.
[4]沈蓮.對中小企業融資環境和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以江蘇常州為例,武漢金融,2009年第2期.
[5]魏志華,曾愛民,李博.金融生態環境與企業融資約束——基于中國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會計研究,2014.5.
[6]吳芃,魏莎,陳天平.中小企業融資能力的影響因素研究——基于江蘇省中小企業的調查,東南大學學報,2012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