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倩
城鄉一元戶籍制度下的農民工社會保障
◎劉倩
農民工是我國產業工人的主體,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由于文化程度偏低、流動性較強、戶籍制度限制等不利因素,我國農民工不能較好的享受社會保障福利。該文探討了城鄉一元戶籍制度下農民工的社會保障問題,并給出了保障城鄉一元戶籍制度下農民工社會福利的建議。將農民工納入社會保障體制之內,將有利于和諧社會的構建和經濟的協調發展。
長期以來我國一直實行“農業”和“非農業”的城鄉二元戶籍制度,城鄉二元戶籍制度限制了公民對于工作和居住地點的自由選擇,使農民工群體身處社會保障體系之外,也使農民工在就業、教育、醫療和保險等方面享受不公正待遇。城鄉二元戶籍制度是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個嚴重障礙。2014 年07月24日,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指出我國將取消農業戶口與非農業戶口性質區分, “農業”和“非農業”戶口統一登記為居民戶口,實行城鄉一體的一元戶籍登記制度,并建立城鄉統一的教育、衛生計生、就業、社保、住房、土地及人口統計制度。城鄉一元戶籍制度改革給出農民工公平享受社會保障帶來契機,有利于社會的和諧發展。
農民工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在2011年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中,農民工受身份限制,不能享受社會低保、生活救助、失業救助等社會保障福利,農民工的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制度也不完善。農民工大都居住于城鄉結合部,生活條件和衛生條件相對較差,易受疾病的困擾,然而農民工醫療保險不健全,不能享受城市醫療保險,疾病致貧經常會使農民工陷入生活困境。農民工工作條件相對惡劣,容易工作中受傷,然而很多中小型企業不給農民工繳納工傷保險,社會應該建立強制參與工傷保險的制度或措施,以便農民工合理的權益得到保障。由于農民工頻繁流動于不同的城市和工作地點,不能長期穩定的繳納養老保險金,而農民工生活壓力較大,使他們經常只能關注短期利益,不能關注自身的長遠利益。應該健全農民工養老金的管理辦法,簡化農民工養老保險轉入轉出手續,使得農民工真正成為養老保險制度的受益者。
農民工普遍文化素質偏低,缺少專業技能,這一情況決定了其在社會保障方面的弱勢地位。農民工習慣了自給自足的鄉村生活,缺少專業技能和競爭意識,依靠熟人關系找關系來找工作,生活圈子相對較小,妨礙了農民工對社會保障權益的訴求。由于身份原因,農民工普遍缺失社會保障意識,參加社會養老保險的比例較低。農民工關注的焦點是工資,埋頭苦干多掙錢是他們的唯一目標。工作和收入不穩定,因此不敢爭取住房公積金、工傷保險和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障權益。
農民工社會保障權益缺少有效監察和執法。有效的保障監察和執法是農民工社會保障權益得到保障的主要措辭。雖然農民工權益保護規定明確指出,用工單位應按時和足量的為農民工繳納工傷保險、農民工生育保險、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但是很多用人單位,特別是中小型企業,經常是少交或不交農民工的社會保險。目前,我國仍然缺少監察和約束農民工參與社會保障的有效機制,缺失農民工參加社保切實可行的措施,造成農民工社會保險的監管出現真空,導致大量農民工不能享受社保保險福利。
城鄉一元戶籍改革已經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實施,居民戶口取代了“農業”和“非農業”戶口,這將逐步消除“農業”戶口對農民工的不利影響,消除了農民工享受社會保障的身份限制。在城鄉一元戶籍制度下,我國應該建立農民工社會保障規章制度,完善農民工社會保障監察與執法規章制度,切實解決農民工的社會保障問題。

農民工長期在城市工作,而新農合醫療具有地域限制,給農民工城市就醫帶來不便。因此,社會應該擴寬社會醫療基金的籌資方式,國家、用人單位和個人均應承擔相應比例的責任,使農民工可以在城市里享受醫療保險。城鄉二元戶籍制度下,由于農民工的身份受限制,不能享受養老保險的社會福利。城鄉一元戶籍制度下,建立農民工的養老保險制度仍然具有較大的難度,主要是因為農民工具有較強的流動性,而且養老保險繳費比較較高,增加了用人單位的用人成本。針對這一問題,我國應該建立統一的社會保障領導機制,把社會保障的相關工作統一規劃、協調和安排,有利于消除農民工自身的一些缺陷;應建立適用于農民工的養老保險制度,強制用人單位為農民工購買養老保險,并且合理的確定養老保險的承擔比例。
農民工長期背井離鄉,生活和工作缺乏歸屬感和安全感,遇到困難和疾病容易陷入絕境。在城鄉一元戶籍制度下,我國應該逐步建立并完善適用于農民工的社會救助機制。建立急救助基金,由于當地民政部門給予臨時性的應急救助,給予暫時失業、生病、生活困難的農民工相當于最低生活標準的工資和物資。由于我國針對農民工的法律援助制度不夠健全,農民工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不能很好的保護自身權益。應建立相應的農民工法律援助制度,組織律師志愿者為農民工提高法律咨詢和法律援助服務,這不但可以保證農民工的合法權益,而且可以規范農民工的行為,消除社會的不安全隱患。
農民工群體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而農民工不能享受公平的社會保障,這不利于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該文分析了城鄉一元戶籍制度下農民工社會保障的問題,給出了城鄉一元戶籍制度下建立農民工社會保障的建議。建立面向農民工的社會保障制度有利于保證和諧社會的構建和經濟的協調發展。
(作者單位:華北水利水電大學軟件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