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鳳菊
西柏坡時期黨的群眾路線理論創新現實意義
◎吳鳳菊
西柏坡時期是我黨探索和實踐群眾路線的重要時期,在此期間,我黨就如何貫徹落實群眾路線提出了諸多寶貴的意見和科學的理論。對西柏坡時期的黨的群眾路線理論進行分析與研究,對于今后更好的貫徹群眾路線和充分發揮群眾路線的優勢有著重要的意義。鑒于此,本文對西柏坡時期黨的群眾路線理論的幾個要點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1947年7月到1949年3月的21個月,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最重要、最關鍵的時期之一,即西柏坡時期。在此期間,中國共產黨面臨著由農村轉向城市,由農業國轉向工業國,由戰爭到生產,由破壞到重建的歷史巨變,我黨將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與當時的社會形勢相結合,摸索出一套群眾路線理論,并認真貫徹落實,創造了輝煌的業績。回顧與學習西柏坡時期黨的群眾路線理論,對優化當今黨建工作與群眾路線工作由著重要的意義。

西柏坡時期,我黨在不斷地探索與實踐過程中,對黨的群眾路線的內涵及基本理論進行了界定、探索與創新,主要理論成果體現在:
界定了群眾路線的概念與基本屬性。西柏坡時期,我黨明確了群眾路線的概念,即“群眾路線即馬列主義的階級路線”且只有堅持馬列主義、無產階級立場,才能實現徹底的群眾路線。在此基礎上,黨中央通過不斷的探索解決了“為了誰,發動誰,依靠誰”等重大理論問題,明確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及其不斷反復”的基本方法。此外,還明確了“群眾路線既是黨的根本路線”的基本屬性。
闡明了群眾路線的主體、客體。西柏坡時期,我黨明確了群眾路線的客體—群眾的范圍,董必武指出“在階級社會中,(群眾)這個名詞有階級性,哪一個階級用它,它的實際含義就屬于哪一階級,無產階級所說的群眾,是不包括地主和資本家的,是指的工人、農民和城市貧民,農民約占全國人口百分之九十,是最大多數的群眾。”;明確了群眾路線的主體—中國共產黨,并明確了群眾與黨的關系,即“黨必須領導群眾,群眾也必須有黨的領導才能實現其利益”。
西柏坡時期黨的群眾路線理論成果,對當今黨建工作與群眾路線工作有著重要的借鑒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發揚科學創新的精神。黨在西柏坡創立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學說,多黨合作的新型政黨關系,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會議制度,這種制度不同于以往的紅色政權,不同于當時蘇聯的社會主義政權,也不同于資本主義國家的資產階級專政制度。而是當時我黨結合古今中外歷史經驗,結合當時我國形勢與特點,所創建的極具特色的中國人民政權,這無疑是一次理論上和制度上的大膽創新,為我黨今后的執政與自我建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很好地協調了黨與人民群眾的關系。除此之外,我黨在西柏坡時期,在經濟、政治、文化、外交、科技等方面所取得的輝煌成果,也是不斷創新,大膽改革的成果,而這些成果恰恰為新中國的成立和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也為中國共產黨的執政開創了實踐先河。黨的第一代領導隊伍,在西柏坡時期的創新精神,值得我們繼續傳承與發揚。在今后的群眾路線工作中,結合國情和人民群眾的切實需要,積極創新思路、創新方法,有著很強的必要性。
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走群眾路線的根本在于為人民執政,西柏坡時期黨的群眾路線理論研究與實踐經驗告訴我們,為人民執政,就要一切以人民的利益為重,堅持以人為本的執政原則。首先,堅持以人為本就要從大多數人出發,黨在西柏坡提出了新中國的建設事業,要緊緊依靠廣大工人階級、全體農民階級和廣大革命知識分子,同時團結盡可能多的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及其知識分子的理論方針。體現了從絕大多數人利益出發,絕大多數人參與的思想。當今,我黨亦從全國大多數人民利益出發,確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方針;其次,堅持以人為本,就要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西柏坡時期,黨在指揮解放戰爭的同時,仍關注廣大農村民生問題、城市工人薪資問題,當今,我們仍應將群眾的利益看做頭等大事,著力促進人民群眾關心的就業、就醫、就學等熱點問題,處處為人民群眾的利益著想。
堅持反腐倡廉,保持黨的先進性。西柏坡時期,黨中十分重視黨風廉政建設,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黨仍然堅持西柏坡時期的反腐倡廉方針,堅持不懈地倡導廉政建設開展反腐敗工作廣大黨員干部勤勉廉潔,堅持艱苦奮斗,引領廣大人民群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與此同時,也有部分黨員干部受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個人欲望膨脹,做出許多徇私舞弊、以權謀私、公飽私囊的事,嚴重損害了黨的形象和人民群眾的權益。因此,繼續發揚西柏坡精神,堅持“兩個務必”,堅持黨風廉政建設,仍是保持我黨先進性的重要途徑,從西柏坡及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黨風建設經驗來看,拒腐防變要一靠教育,二靠制度,如此才能從源頭上扼止腐敗現象。
綜上所述,我黨在西柏坡時期的群眾路線理論,不但對當時的黨建工作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更對當今我黨的干部教育工作、執政工作、改革與建設工作有著深刻的借鑒意義。積極學習西柏坡時期的群眾路線理論,并將其應用到當前的群眾工作中去,對于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有著重要的意義。
(作者單位:西柏坡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