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娥(江漢藝術職業學院教育學院 湖北潛江 433100)
高職英語閱讀理解的教學問題及對策
張玉娥
(江漢藝術職業學院教育學院 湖北潛江 433100)
閱讀理解一直是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將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語感,增強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文章從三個方面來探索如何提高高職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閱讀的重要性、閱讀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詞匯量 閱讀興趣 閱讀方法 閱讀習慣
英語閱讀是聽、說、寫、譯的基礎,也是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從句子到段落,從段落到文章的理解,都要通過仔細閱讀來完成。另外閱讀理解在各類考試中的分值也很重,其分數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學生英語考試的最終分數。
1.提高閱讀理解能力是增強英語語感的必要途徑
語感是對語言的感知能力,是一種抽象的,看起來不可捉摸的能力。但是,我們不能因此將它神秘化,它是可以通過閱讀來獲取的,即我們通常所說的憑感覺而選用的詞語或者答案,但卻無法講出原因的現象。一旦獲取了語感,就相當于掌握了這門語言的內涵和精髓,閱讀能力的提高必然會培養出良好的語感。
2.閱讀理解在各類英語考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閱讀理解在各類英語考試中的比重都很大,如在英語應用能力考試(即A級)和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中,英語閱讀理解所占的比重都是35%,其他題目的解答也離不開閱讀理解,因為只有首先讀懂了題才能答題,可以說整份試卷的解答都離不開閱讀理解。
1.學生方面
(1)生單詞過多讓學生沒有興趣和勇氣讀下去。英語單詞由于記憶之后容易遺忘,需要反復記憶,這一特點成了許多學生學習英語的攔路虎,許多學生因此放棄了單詞記憶。事實表明,當一篇文章的生詞量超過3%時,閱讀就會受到影響,高職學生英語單詞量普遍較小,遠遠超過了3%的比例,學生一看到生詞較多的閱讀文章就頭痛,沒有信心讀下去。
(2)學生語法基礎知識薄弱,猜測、推理能力較差,不能理解句子結構,尤其是各種從句,沒有處理生詞的能力。
(3)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有些學生喜歡出聲讀或指讀,這兩種方法都會分散注意力,限制閱讀速度;有些喜歡逐字逐句的讀,這種閱讀習慣會過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單詞上,這不僅影響閱讀速度,而且不容易抓住文章的中心大意;有些學生喜歡重復閱讀,這樣會影響理解力的集中,減慢閱讀速度,挫傷學生的閱讀興趣;還有些學生一見生詞就查詞典,殊不知有些單詞是可以通過上下文來理解的,這樣不僅影響了閱讀速度,而且還影響了對全文的理解。
2.老師方面
部分教師教學理念陳舊,教學方法單調,他們沒有意識到閱讀本身是語言技能的一部分,沒有認識到閱讀在培養和提高綜合語言應用能力上所起的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些教師過分地受到學生實際能力的影響,總認為學生基礎不扎實,難以進行以能力為主的教學模式,不敢嘗試,從而束縛了思維,限制了視野,對閱讀的研究不夠重視;有些老師把閱讀當作精讀,認為其過程就是講解生詞,補充詞組,羅列搭配,逐句逐段地分析句子結構和語法;還有些老師恰恰相反,把閱讀當做課外閱讀來教學,劃劃詞組,對對答案,僅讓學生了解一下故事情節。另外,教師輕視閱讀材料的補充教學,缺乏配套的符合學生認知能力和詞匯量的閱讀材料,這樣就無法有步驟地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1.擴大學生的詞匯量
詞匯量的大小將會直接影響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理解能力。實踐表明,學生一遇到生單詞就會產生挫敗感,生單詞過多會使學生失去繼續閱讀的信心,教師應利用一切辦法來擴大學生的詞匯量,課堂上老師可以檢測上次課所學的單詞,可以用單詞接龍、聽寫核心單詞和檢測非核心單詞的漢語意思等方法。課外鼓勵學生多做筆記,收集新單詞和詞組,然后老師定期檢查,還可以組織學生相互交流和學習,這樣學生既提高了詞匯量,也體會到了分享的樂趣。
2.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選擇適合學生能力的閱讀材料,采用有趣的學習方法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愛好某種活動的動力。學生對英語越有興趣,學習積極性就越高,自覺性就越強,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不斷激發學生對英語的興趣。教師應采用多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如充分利用電教手段,為學生創設英語學習環境,用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堅持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用優美的語音、語調去感染學生,用風趣、幽默的語言去啟發學生;選用實用、生動有趣的例句,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獲得知識。同時,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造語言實踐機會,如讓學生進行情景會話,教唱英語歌曲,表演英文話劇等等,充分滿足學生的表現及創造欲望,讓他們享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這樣學生就會主動學習英語,主動進行閱讀,可以事半功倍地提高他們的英語閱讀能力。
3.注重落實學生的英語基礎
很多人認為,閱讀理解的基礎就是詞匯量的簡單堆砌,詞匯量越大,學生對文章理解得就越好。這種看法有失偏頗,閱讀理解的基礎除了一定量的詞匯,還應包括兩種基本能力:一是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學生要能根據所閱讀的內容總結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推斷作者的意圖和想法,教師應在平時的教學中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這些能力的培養;二是分析基本句子結構(尤其是各種從句及分詞)的能力,否則學生一遇到長句、結構復雜的句子及代詞和生詞多的文章就會一籌莫展。英語句子和漢語一樣,都是由幾種最基本的句子結構組成:1. 主+謂,如:Animals can’t speak.(動物不會講話);2. 主+謂+狀,如:Mary runs every morning.(瑪麗每天早上跑步);3. 主+謂+賓,如:They speak English.(他們說英語);4. 主+系+表,如: Americans seem informal.(美國人看上去很隨意);5. 主+謂+間賓+直賓,如:He told us a story.(他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6. 主+ 謂+直賓+間賓,如:He introduced his wife to us.(他把太太介紹給我們);7. 主+謂+賓+賓補,如: Email keeps them in touch.(電子郵件使他們保持聯系);8. There be 句式,如: There is a map of China on the wall. (墻上有一幅中國地圖),再復雜、再長的句子都是由這些最基本的句子結構組成,如:If we try, most of us can do our part to reduce the amount of the greenhouse gases that we put into the atmosphere. (只要我們努力,我們大多數人都可以就減少排放在空氣中的溫室氣體作出自己的貢獻),這個句子由主句和if引導的從句構成,if從句是一個主謂結構的句子,主句則是主語most of us,謂語can do,賓語our part和目的狀語to reduce the amount of greenhouse gases,另外加上定語從句 that we put into the atmosphere。再如句子: Having a mobile phone in hand and at the ready is the default mode of many people walking on the streets,本句簡化之后就是主系表,句子的主語是動名詞短語Having a mobile phone in hand and at the ready,謂語動詞is, 表語the default mode of many people,現在分詞短語walking on the streets 作伴隨狀語修飾many people。如果學生學會分析了句子結構,他們不僅不會害怕長句子,還可以通過分析句子結構推測單詞的含義,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4.讓學生掌握好的閱讀方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做好任何事情都要注重方法和技巧,英語閱讀也不例外,教師應給學生介紹好的閱讀方法,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閱讀中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不要一遇到生詞就查字典,要養成根據上下文猜測生詞詞義的習慣,在不影響理解全文的地方,要舍得放過難點,只有這樣,才能保持閱讀興趣。第二,不要逐字逐句的讀,要以意群或句子為單位閱讀文章,逐字逐句閱讀會過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單詞上,不僅影響閱讀速度,而且不容易抓住文章的中心大意。第三,不要重復閱讀,這樣影響理解力的集中,減慢閱讀速度,挫傷學生的閱讀興趣,要調用自己的全部知識和智慧,一口氣越過障礙看到底。第四,不要出聲讀或指讀,要默讀,出聲讀或指讀都會分散注意力,限制閱讀速度,默讀可以集中大腦,邊讀邊想,可設問,可推測。第五,尋找主題句,抓住關鍵詞,每篇文章都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一個段落只有一個主題思想,都有一個句子表達這個主題思想,這個句子叫主題句。大多數主題句出現在段首,有些主題句在段尾,也有少部分的主題句出現在該段中間。但一般文章的寫作都是遵循把重要信息放在第一句的原則,所以“首行”讀法在學生讀自己非常熟悉的題材的文章時尤為適用,它可以幫助讀者先在頭腦里樹立整篇文章的內容框架,然后再補充框架,仔細閱讀。第六,學會跳讀,跳讀的目的是要從文章中查閱到所需要的某些特定信息,要采用豎式視向閱讀,即眼睛不橫向視讀,要豎向閱讀,對每行的文字只讀關鍵詞,非關鍵詞則不用注意。
總之,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手段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同時又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非一日之功能奏效,但是只要師生堅持不解地努力,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一定會收到滿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