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 斌黑龍江省富錦市中心醫院麻醉科,黑龍江富錦156100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聯合芬太尼靜脈輸注用于術后鎮痛的臨床觀察
東 斌
黑龍江省富錦市中心醫院麻醉科,黑龍江富錦156100
[摘要]目的 探討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聯合芬太尼靜脈輸注用于術后鎮痛的臨床效果。 方法 選取我院2014 年3月~2015年8月腰椎骨折患者共9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術后持續輸注芬太尼,觀察組術前靜脈推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并于術后持續靜脈輸注芬太尼。觀察術后鎮痛效果。 結果 觀察組術后6、12h的VAS評分情況,術后鎮痛優良率95.6%,均優于對照組,組間比較有差異(P<0.05)。 結論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聯合芬太尼用于術后鎮痛,能夠降低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具有良好的術后鎮痛效果。
[關鍵詞]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芬太尼;術后鎮痛
術后疼痛是術后伴隨的一種常見現象,有效地術后鎮痛能夠穩定患者的呼吸及循環系統,特別是能夠降低術后呼吸系統并發癥的發生率[1-2]。目前,國內外均有報道非甾體類抗炎藥物具有良好的鎮痛效果,能夠降低術后患者對阿片類止痛藥物的需求量,加快患者的康復進程[3]。其中,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屬于一種新型的非甾體類抗炎藥物。為了探究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聯合芬太尼靜脈輸注用于術后鎮痛的臨床效果,本次研究對2014年3月~2015 年8月在我院就診的90例腰椎骨折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相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于2014年3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腰椎骨折患者共9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腰椎骨折的相關診斷標準,且排除心、肺、肝、腎及其他合并癥的患者。其中,觀察組男20例,女25例,年齡31~62歲,平均體重(58.31±8.52)kg,平均身高(160.38±6.98)cm;對照組男21例,女24例,年齡30~60歲,平均體重(59.68±8.31)kg,平均身高(161.94±7.02)cm。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體重及身高等資料上均無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均全麻下行腰椎骨折內固定術。其中,麻醉誘導主要采用0.1mg/kg咪達唑侖、0.004mg/kg芬太尼、2mg/kg依托咪酯及0.3mg/kg順苯阿曲庫銨;全麻維持主要采用TCI-Ⅲ泵靜脈泵注2.6mg/mL異丙酚、2.4μg/L瑞芬太尼;呼吸控制主要采用IPPV機,潮氣量為9mL/kg,呼吸頻率為每分鐘12次。手術結束后,停止輸注藥物。
術后均采取靜脈注射方式,為患者注射0.4mg氟馬西尼,拮抗患者體內殘留的咪達唑侖,并采用靜脈推注方式,向患者注射25μg芬太尼。在患者右肘前靜脈接上持續輸注鎮痛泵,術后拔管并將患者送回病房。
對照組:采用芬太尼。術后采用靜脈注射的方式,向患者每小時持續輸注15μg芬太尼。
觀察組:采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聯合芬太尼。術前15min向患者靜脈注射1mg/kg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術后同對照組。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術后視覺模擬評分情況及不良反應情況。其中,視覺模擬評分情況主要采用VAS評定,了解患者各時間點的疼痛程度;不良反應主要包括惡心、嘔吐、眩暈、視物模糊及呼吸抑制等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19.0對上述數據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x2檢驗,計量采用(±s)表示,行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術后疼痛VAS評分情況綜合比較
術后6、12h,觀察組術后疼痛VAS評分情況,均優于對照組,組間比較有差異(P<0.05);術后18、24h,兩組患者術后疼痛VAS評分情況,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疼痛VAS評分情況綜合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術后疼痛VAS評分情況綜合比較(±s)
組別 n 術后6h 術后12h 術后18h 術后24h觀察組 45 2.74±1.14 2.73±0.71 2.72±0.53 2.54±0.50對照組 45 3.59±1.02 3.14±0.48 2.85±0.47 2.68±0.43 t 3.7275 3.2092 3.9773 8.7480 P <0.05 <0.05 <0.05 <0.05
2.2 兩組患者術后鎮痛中不良反應綜合比較
兩組患者術后惡心、嘔吐、眩暈以及視物模糊等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且兩組患者均未見呼吸抑制現象的發生。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鎮痛中不良反應綜合比較[n(%)]
2.3 兩組患者術后鎮痛優良率情況比較
觀察組術后鎮痛效果達到優良的患者共43例(95.6%),對照組為30例(66.7%),對比兩組患者術后鎮痛優良率,觀察組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12.2562,P<0.05)。
術后疼痛主要是指患者因術中組織損傷而產生的一種痛苦感,可能引發一系列的不良反應,如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及呼吸急促等[4-5],若術后疼痛沒有得到有效控制,極有可能會增加患者圍術期的病理及生理反應,導致患者病死率與致殘率升高[6-7]。因此,有效地進行術后鎮痛,能夠緩解患者的痛苦,加快患者的康復進程,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
術后為患者持續靜脈注射芬太尼是臨床上一種常用的鎮痛方法,但臨床效果有限,需再為患者輔助阿片類藥物才能達到更好地鎮痛效果,但卻增加了不良反應發生率,如惡心、嘔吐、眩暈及視覺模糊等[8-9]。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不良反應率均高于觀察組。因此,術前為患者注射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具有更好的效果,不僅能夠增強小劑量芬太尼的鎮痛效果,同時還能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屬于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物,主要用于疼痛及炎癥疾病的治療[10-11]。氟比洛芬酯主要以脂質微球為載體,可有選擇性地聚集于患者的手術切口部位、腫瘤位置及血管損傷的部位,能夠改變藥物在患者體內的分布,具有良好的靶向作用[12-13]。該藥物能對人體內的COX-1與COX-2產生抑制作用,達到均衡鎮痛的效果,同時還能防止過度抑制COX-2引發的不良反應,且用藥時不會通過患者的胃腸道,這樣能夠降低患者胃腸道出現并發癥的機率[14-15]。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術后6、12h,觀察組術后疼痛VAS評分情況,均優于對照組,組間比較有差異(P<0.05)。提示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聯合芬太尼的用于術后鎮痛,能夠在短時間內達到良好的鎮痛效果,這主要是由于氟比洛芬酯能夠有效控制藥物的釋放,起效速度快,且藥效維持時間最高可達12h[16]。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后鎮痛效果優良率為95.6%,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有差異(P<0.05)。提示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聯合芬太尼的用于術后鎮痛,具有良好的術后鎮痛效果,這主要是由于氟比洛芬酯能夠提升患者的痛閾,降低患者神經末梢痛覺的傳導,進而減輕中樞神經的敏化,達到超前鎮痛的效果。
綜上所述,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聯合芬太尼的用于術后鎮痛,起效快,維持時間長,能夠降低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具有良好的術后鎮痛效果,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龍建平.觀察奈福泮混合小劑量芬太尼術后硬膜外鎮痛[J].哈爾濱醫藥,2014,34(3):190-191.
[2] 劉飛.舒芬太尼復合咪唑安定用于術后硬膜外鎮痛的臨床觀察[J].廣州醫藥,2010,41(6):40-41.
[3] 王靜.小劑量羅哌卡因復合芬太尼腰麻用于超重患者宮腔鏡手術的效果觀察[J].中醫藥信息,2015,28(4):95-96.
[4] 段宗偉,黃海玲,代景偉,等.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聯合芬太尼靜脈輸注用于術后鎮痛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藥導報,2011,8(34):82-83,86.
[5] 胡亞亞.聯合用藥在術后鎮痛中的療效對照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2):17-18.
[6] 李升明.氟比洛芬酯聯合芬太尼用于術后鎮痛的臨床觀察[J].醫學信息,2014,32(7):64,65.
[7] 辜曉嵐,魯振,萬梅方,等.氟比洛芬酯復合芬太尼用于胸科手術后鎮痛[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0,26(5):391-393.
[8] 周弘峰,佘守章,謝曉青,等.氟比洛芬酯用于頸椎后-前路聯合手術術后鎮痛的臨床研究[J].廣東醫學,2010,31(1):110-112.
[9] 張維峰,廖建梅,殷國平,等.氟比洛芬酯復合小劑量芬太尼用于肝功能不全產婦術后自控鎮痛的觀察[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1,27(11):1065-1066.
[10] 李九菊.芬太尼與氟比洛芬酯自控鎮痛聯合心理干預用于老年晚期癌痛32例[J].中國藥業,2015(9):105,106.
[11] 王德明,羅潔,陳瑩,等.氟比洛芬酯術前給藥對術后芬太尼鎮痛的影響[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1,27(1):58-59.
[12] 孫強,潘熊熊,劉莉,等.氟比洛芬酯復合芬太尼在口腔腫瘤術后鎮痛的臨床研究[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3,29(5):467-468.
[13] 呂貴榮,李國,張紅云,等.氟比洛芬酯超前鎮痛對小腿骨骨折術后芬太尼鎮痛效果的影響[J].重慶醫學,2012,41(27):2844-2845,2848.
[14] 馮建偉,周樹保,葉軍明,等.氟比洛芬酯復合小劑量芬太尼用于老年TVP術后患者PCIA效果觀察[J].山東醫藥,2012,52(38):78-79.
[15] 賀克強,柴小青,陳昆洲,等.地佐辛復合氟比洛芬酯或芬太尼用于開胸手術術后鎮痛的比較[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2,28(8):749-751.
[16] 王志華,張巧梅,柴薪,等.不同方式氟比洛芬酯復合芬太尼術后鎮痛效果的比較:前瞻性、多中心、隨機、雙盲、對照、平行分組研究[J].中華麻醉學雜志,2013,33(2):148-151.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flurbiprofen axetil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intravenous fentanyl in the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DONG Bin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the Central Hospital of Fujin City, Fujin 1561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ect of flurbiprofen axetil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intravenous fentanyl in the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Methods A total of 90 patients with lumbar spine fractures from March 2014 to August 2015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postoperative continuous infusion of fentanyl group in preoperative intravenous push flurbiprofen axetil injection, injection on postoperative continuous intravenous fentanyl at the same time. To observe the postoperative analgesic effect. Results Observation of postoperative VAS score of 6, 12h,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was 95.6%, were superior to control group,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groups (P<0.05). Conclusion flurbiprofen axetil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intravenous fentanyl for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patients with, has the good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effect.
[Key words]Flurbiprofen axetil injection; Fentanyl;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收稿日期:(2015-08-20)
[中圖分類號]R61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0616(2015)20-7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