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梅娟 秦美華
訪談型健康教育護理對社區糖尿病患者的干預效果研究
秦梅娟 秦美華
目的觀察訪談型健康教育對社區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響。方法將80例社區糖尿病患者用單純隨機抽樣的方法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40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處理, 觀察組患者給予訪談型健康教育干預措施, 觀察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血糖情況。結果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與糖化血紅蛋白比較, 干預前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以上指標均比干預前顯著下降, 但在改善程度方面, 觀察組顯著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訪談型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增強社區糖尿病患者的治療效果。
訪談型健康教育;社區糖尿病患者;護理干預
當今社會, 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物質生活水平的改善使人們的飲食結構發生巨大改變, “食不厭精”的誤區導致了許多“富貴病”, 糖尿病就是典型的代表, 在當今社會發病率逐年提高[1]。隨著對糖尿病并發癥研究的深入, 高血糖與不良糖尿病并發癥的相關研究發現, 社區糖尿病患者發生糖尿病并發癥的風險明顯高于醫院就診糖尿病患者的患者。因此, 對社區糖尿病患者的治療與護理應引起廣大醫務工作者的高度重視, 訪談型健康教育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方式,是傳統健康教育的新體現形式, 主要通過與患者的溝通交流,獲取患者的主要思想負擔與情感矛盾[2], 采用一種容易讓患者接受的談話形式為載體, 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 其對社區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與妊娠并發癥的防治具有重要價值,本文探討了訪談型健康教育在社區糖尿病患者治療中的應用, 旨在為糖尿病的社區護理方式提供一定的參考,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社區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40例。患者年齡52~79歲, 平均年齡(58.5±4.6)歲。診斷符合國際糖尿病患者研究組織相關診斷標準, 自愿加入本研究者。排除合并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者、排除合并其他重要臟器的嚴重器質性病變者。觀察組中男18例, 女22例, 年齡52~77 歲,平均年齡(58.35±3.86)歲;體質量指數(BMI)23~36 kg/m2, 平均BMI(27.24±3.03)kg/m2。對照組中男19例, 女21例, 年齡54~79 歲, 平均年齡(57.28±4.63)歲;BMI22~34 kg/m2, 平均BMI(27.44±3.28)kg/m2。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80例患者均給予常規治療與護理措施, 具體包括:藥物治療+飲食指導控制+運動療法。藥物治療均根據血糖情況選用胰島素R皮下注射, 根據血糖水平, 采用8~15 U餐前30 min皮下注射。飲食指導控制實行少量、多餐制。飲食控制3~5 d后測定24 h血糖(血糖輪廓實驗)。飲食療法是DM的基礎治療, 患者每日需要熱量為30~35 Cal/kg,在每日的飲食中, 碳水化合物類占55%, 蛋白質占20%~25%,脂肪占30%, 同時應補充維生素B、C及鈣劑和鐵劑等。觀察組給予訪談型健康教育護理措施, 主動與患者交流, 首先向患者告知糖尿病的一般基本知識, 包括糖尿病的病因、發病機制、并發癥情況、飲食注意及糖尿病的治療, 通過談話的方式, 容易讓患者所接受, 并且取得患者的響應與互動,讓患者說出自己的心聲, 通過訪談, 獲知患者的內心情感變化, 進行積極心理疏導。
1.3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在本次干預之前與干預1個月后,對兩組患者的血糖相關指標進行檢測與記錄, 其中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與糖化血紅蛋白的測定。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與糖化血紅蛋白等指標, 干預前兩組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以上指標均比干預前顯著下降, 但在改善程度方面,觀察組顯著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及干預1個月后的血糖相關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及干預1個月后的血糖相關指標比較(±s)
注:與干預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干預后比較,bP<0.05
組別 例數 時間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2 h血糖(mmol/L) 糖化血紅蛋白(%)觀察組 40 干預前 11.55±3.22 16.86±3.79 9.87±1.45干預后 6.87±0.89ab 8.33±0.68ab 6.79±0.41ab對照組 40 干預前 11.21±3.34 16.86±3.88 9.93±1.34干預后 7.87±1.12a 9.61±1.45a 7.87±0.74a
社區糖尿病患者在社區就診人群中占有較大比例, 社區糖尿病的護理對于血糖的控制及并發癥的預防具有重要意義[3]。如何開展社區糖尿病的護理對提升社區的整體護理水平具有重要價值。對糖尿病患者的護理, 傳統采用的是健康教育的方式, 患者往往比較抵觸, 不容易接受, 護理干預效果不十分滿意。
訪談型健康教育是臨床最新護理方法, 對于護理訪談者首先要具備豐富的糖尿病相關知識[4], 態度要和藹, 語言要親和, 對于老年患者, 往往一句“大爺大姨”能夠拉近訪談者與患者的距離, 通過訪談獲取患者的思想負擔, 制訂出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 有的放矢, 大大提高了社區糖尿病患者遵醫治療的依從性, 顯著提高了治療效果[5]。
通過本研究發現, 通過訪談型健康教育干預的患者的血糖控制比較理想, 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與糖化血紅蛋白比較, 在干預前兩組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以上指標均比干預前顯著下降, 但在改善程度方面, 觀察組顯著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從以上數據不難看出, 通過訪談型健康教育, 對社區糖尿病患者的治療具體積極的作用。
[1]淮盼盼, 陸萍靜, 王霞, 等.糖尿病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進展.護理研究,2013,27(11):3720-3722.
[2]胡秀萍.健康教育對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及遵醫行為的影響.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27):70-71.
[3]鄧瓊, 馮瓊華, 王薇.初發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行為特征對健康教育影響的研究.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18):6-8.
[4]陳蘭.糖尿病病人心理健康狀況及其護理研究進展.護理研究(上旬版),2013,8(3):2313-2315.
[5]巫海娣, 崔焱, 胡艷, 等.動機訪談技術對2型糖尿病病人胰島素筆注射行為改變的影響.護理研究,2013,27(8):2344-234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9.155
2015-01-21]
276826 山東日照職業技術學院校醫院(秦梅娟);山東省日照市人民醫院(秦美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