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惠玲
江蘇省響水縣人民醫院藥劑科,江蘇響水 224600
隨著抗生素種類的增多,其使用范圍亦在不斷擴大,已經成為目前臨床使用最廣泛的藥物類別之一。但是,在當前醫療環境的影響下,多數醫院門診未能根據藥敏試驗結果選擇抗生素,存在不合理使用甚至濫用抗生素現象,同時,由于醫生專業知識不完善,對抗生素濫用的警惕性不高及對抗生素使用監控不周等因素,造成目前嚴重的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甚至濫用現象[1]。抗生素不合理應用在美國占24%~26%,在我國部分城市占40%左右[2]。為此,本研究觀察2012 年1 月~2014 年12 月本院門診抗生素的動態應用情況,主要對門診的抗生素的種類、用藥情況加以分析,以考察臨床抗生素的濫用程度。1 資料與方法
隨機抽取本院2012 年1 月~2014 年12 月門診開具治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處方,共計63 694 張;其中含抗生素類藥物處方9997 張,占全部處方的15.7%;其中男5760 例,女4237 例;年齡1~65 歲,平均(34.3±13.2)歲;病程1~5 d,平均(1.4±0.8)d;體溫>37.5℃者8132 例,體溫≤37.5℃者1865 例。血常規示:白細胞升高4921 例,白細胞正常5024 例,另52例未查血常規。
對全部處方的情況進行歸納統計,從中找出應用抗生素的處方以及抗生素應用不合理的處方,分別統計患者姓名、性別、年齡、原患疾病、住院時間、手術類型和愈合情況、抗生素使用情況、使用藥物的名稱、用藥劑量、用藥時間、用藥方式及不良反應等,同時分析其合理性。
采用統計軟件SPSS 18.0 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采用描述分析法,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本研究調查的2012 年1 月~2014 年12 月門診開具治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抗生素處方共計63 694 張,其中含抗生素類藥物處方9997 張,占全部處方的15.70%。用藥合理2765 例(27.66%),基本合理5005 例(50.06%),不合理2227 例(22.28%)。2227 例抗生素應用不合理處方中超說明書劑量使用164 張(7.36%),用法用量不符說明書規定248 張(11.14%),給藥頻次不恰當206 張(9.25%),單次劑量過大305張(13.70%),重復給藥92 張(4.13%),診斷不明確333張(14.95%),應用無指征524 張(23.53%),大處方99 張(4.45%),給藥途徑不恰當121 張(5.43%),超適應證使用42 張(1.86%),藥物相互作用6 張(0.27%),劑量缺失83 張(3.73%),禁忌證4 張(0.18%)。
2 種抗生素藥物應用明顯低于應用1 種抗生素藥物數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抗生素類藥物處方9997 張中與抗病毒藥物聯用處方數為2133張,與糖皮質激素藥物聯用的處方數為1733 張,抗生素藥物與抗病毒藥物聯用處方數明顯高于抗生素藥物與糖皮質激素藥物聯用處方數,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表1)。

表1 抗生素類處方藥物種類的構成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急診科的常見病和多發病,最常見的病因是病毒感染,少部分病例可直接或繼病毒感染后發生細菌感染[3]。故大部分患者不需抗生素治療,但事實上抗生素使用非常普遍甚至于濫用[4-7]。本院3 年間使用的抗生素仍然以頭孢類為主。然而,用藥的方式卻并不合理??傮w說來,本院的抗生素應用仍然以第一代抗生素為主,但是卻并未呈現出良好的過渡,第二代應用的抗生素量過少,而第三代抗生素則使用過多,是明顯抗生素濫用的特征[8-10]。大部分醫生還是能夠遵循抗生素的用藥原則,向患兒家屬提供正確的用藥指導,但是部分患兒家屬過分相信第三代抗生素的療效,從而導致在藥物的應用過程中被動使用了第三代抗生素。一般而言,各代頭孢均有相應的臨床特點[11-12],因此這就要求臨床醫生必須耐心向患兒家屬解釋用藥原則,遵循抗生素的使用方法,從而避免臨床耐藥性的發生。其他抗生素的應用相對比較穩定。自2014 年6 月開始,本院開展了大規模的抗生素使用教育,隨著本院門診量雖然大幅攀升,相應的抗生素使用量卻并未明顯增加,抗生素的應用量則處于較為合理的區間,表明本院開展的抗生素合理應用教育及相應的動態監測通報,對于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效果明顯。與之相對,雖然醫院開展了大規模的教育,且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抗生素的應用量仍然處于不合理的狀態,雖然抗生素的用量顯著降低,但是仍然遠高于臨床標準的用量。且此趨勢并未有顯著緩解的跡象,臨床醫生一般在應用抗生素無效或者療效較差之后,往往會改變抗生素種類或者增加藥量,而不是代數越高抗菌效果越強[13-15],這種情形必須加以注意。本院的抗生素存在過量使用的問題,開具的9997 份處方中不合理給藥的處方高達22.28%(2227/9997)。部分處方是由于初次給藥的濃度過低,且為進行相應的濃度補充,給藥過多過頻。一般臨床給藥的原則要充分滿足血藥濃度的需要,如果長時期低劑量的給藥極易增加菌株的耐藥強度;同時,過量開具抗生素不但易引起患者臨床不良反應的發生,同時也加重了患者的經濟負擔??股芈撚玫膯栴}臨床也較為常見,本院門診病房抗生素聯用的問題也較為嚴重,開具的處方簽中有大量的二聯甚至三聯用藥。從藥理及藥代動力學角度出發,聯合用藥并不能增強療效,反而顯著增加了臨床不良反應的發生[16-20]。因此,需要在臨床上盡量避免聯合用藥的發生。
綜上所述,通過對門診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情況的分析,進一步加強臨床醫師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意識,提高臨床醫師使用抗生素的合理性,從而達到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目的。
[1]錢茜.醫院就診者對抗生素的認知與使用的調查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3,8(18):258-259.
[2]蘇永林,邵慶平.抗生素不合理用藥及應對策略[J].中國實用醫刊,2012,39(15):3-4.
[3]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342.
[4]顧覺奮,王蕓,鄭珩.我國兒童抗生素濫用現狀危害及應對[C].天津:2010 年中國藥學大會暨第十屆中國藥師周論文集,2010.
[5]李顯志.抗生素耐藥基因古老起源與現代進化及其警示[J].中國抗生素雜志,2013,38(2):81-89.
[6]李紅.2008 年我院住院處方抗生素合理應用情況調查[J].中國實用醫刊,2009,36(17):88-89.
[7]顧玲.我院門診處方分析[J].醫藥前沿,2012,35(12):222.
[8]顏海弟,鄭石洲.實施處方點評后我院門診處方質量的調查分析[J].廣東醫學院學報,2010,28(6):699-701.
[9]張強,鄧智建.我院門診處方點評及用藥合理性分析[J].中國藥師,2009,12(8):1162-1163.
[10]羅兵華.116 例抗生素不合理使用臨床分析[J].咸寧學院學報(醫學版),2008,22(2):115-116.
[11]譚守印,劉瑩.抗生素的藥效指標與給藥方案優化[J].內蒙古醫學雜志,2004,36(2):129.
[12]李友年.我院2009 年度抗生素的應用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1,6(1):149-150.
[13]譚月桂,孫鐘慧,呂琴琴.我院實施門診處方點評制度后的效果觀察和體會[J].山西醫藥雜志:下半月,2013,42(7):758-759.
[14]胡忠杰,蘇靜,趙赤,等.我院門診處方點評及用藥合理性分析[J].武警醫學,2011,12(8):308-310.
[15]粟珊,唐文,李友有.我院2011 年下半年門診處方點評分析[J].中國藥業,2013,22(2):32-33.
[16]葉平.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使用抗生素情況分析[J].中國綜合臨床,2011,27(10):39-1040.
[17]田瑋,丁寧.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臨床應用抗菌藥物合理性的綜合分析[J].臨床急診雜志,2012,31(2):233-234
[18]劉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合理用藥[J].中國社區醫師,2014,16(31):12-14.
[19]圣朝軍,張杜超,徐雅萍,等.肺奴卡菌感染2 例報道并文獻復習[J].疑難病雜志,2014,13(10):1008-1011.
[20]吳萍.我院門診西藥房調血脂藥聯合用藥使用情況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5,5(8):44-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