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 劉勇
后勤管理在后勤的所有活動中處于極其重要的位置,貫穿于后勤建設、后勤培訓、后勤保障等一系列的后勤活動。它對后勤活動的整體水平產生了深刻而深遠的影響,并間接制約了后勤的保障力。毫無疑問,具有良好的后勤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要想實現現代化的后勤管理,就必須與時代同行,不再局限于之前的后勤管理想法,而是在后勤管理上有新的理論突破,形成具有改革創新思維的現代化后勤管理體系,并在具體的實際中得以應用。
后勤管理的現代化需要改革創新的理念不斷驅動,它符合后勤管理現代化的要求。現代化是一個動態的概念,無論是在理論方法上,還是思維方式上,后勤管理都需要進行創新,人才的培養上也要不斷改革,所以和時代同行,與時代共進步,是現代化管理的必然選擇。
現代后勤管理需要創新管理理論,也就是創建一個全新的,能夠有組織地整合已有資源的方式,這樣的管理方式貫穿了整個資源整合的所有過程中,也對即將面臨的全新資源整合以及制定目標計劃上得以細化。企業在分配內部資源的動態過程中,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而在這個范圍內既需要主體管理者,也需要客體被管理者。創新后勤管理,最主要的還在于管理者主體,以前的管理主體只包括管理階層,但現代的管理不能僅僅把領導放在主體位置,也要讓全部員工參與進來,共同作為主體,來優化后勤管理。
在任何一個時代,任何一個企業,真正最好的管理理論是不存在的。我們身處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所以管理也要隨之改變。實際的后勤管理沒有已有理論的指導,是不能發展下去的,但如果只停留在已有的理論上,而沒有創新,那么后勤管理不僅不能發展,更會有被淘汰的危險。我們必須總結已有理論和在后勤管理的具體實施中獲得的經驗,在后勤管理上進行理論創新。為后勤管理的發展提出改革創新的指導思想,并應用到接下來的具體操作中,使后勤管理朝著新的方向發展。把改革創新的理論植入后勤管理中,科學地進行后勤管理,對后勤管理的接下來發展,是有重大意義的。因此,后勤管理在理論上必須進行創新,才能穩步前進。
要有創新意識,敢于跳出原有的思想束縛,發表獨到的見解。行動必須有思想的指導,打破舊有的思想,敢于開發新的思想。我們在很多時候總是以固定的思維方式來考慮問題,其實換個角度,換種思維方式會獲得意想不到的結論。結合實際,培養創新思維能力。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自己動手多做一些實驗,以使自己能在原有基礎上有新的發現,有所創造。有自己獨立的見解,并且敢于表達,打破原有的陳舊思想,走出以往觀念的牢籠,構建新鮮的、開放的新時代的思想體系。
創造性思想就是和傳統思想相比較來談的。之前的后勤工作人員都是使用原來舊有的思想來完成后勤工作任務。現代的后勤不能再延續以前的老套路,必須用嶄新的、獨到的思想來解決當前遇到的實際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雖然傳統的思想并沒有錯,但時代在進步,它已不再適應當前的狀況。當后勤管理人員在后勤管理中遇到問題時,如果使用常規的思想,即使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也難以解決問題,而利用創新思維正好相反,可以用另一種思想方法輕易地解決后勤管理中的問題。
由于長期以來后勤管理受計劃經濟管理模式的束縛,使后勤部門形成那種被動應付、一線要什么給什么、無序采購不計成本、出現問題后突擊搶險,事后補鍋的被動局面。雖然一切都在變化之中,但不斷地變化才能保持持續的不變,再好的管理模式也不能一直延續下去,都會出現新的管理模式將之取代,管理需要創新,創新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要在前進的道路上不斷進行完善,改進管理模式,不能固守陳規,應緊緊關注當前管理發展的動態與趨勢,使管理模式得以修正。
理論創新不是獨立發展的,它也會引起管理模式上的變化。新的管理理論需要與之相適應的管理模式,新的管理模式又支持和測試了新的理論。如果在工業時代的后勤管理是一個廣泛的管理模式,那么在信息化時代,以現代化管理理論為基礎的后勤管理正在從粗放型經營模式向集約后勤管理模式轉變。因此,要以新的后勤管理理論為依據,跟上創新理論的發展,不斷對后勤管理模式進行適當調整,創造出新的管理模式來推動管理思想的進步,迎接以后即將面對的新挑戰。
方法是一條可行之路,即是主觀的,也是客觀的,它是主客觀的統一。管理方法是指用來實現管理目的而運用的手段、方式、途徑和程序等的總稱。后勤管理方法是實現后勤管理目標的方式。后勤管理涉及到很多方面,包括人員、物質、財務、事情等。對于不同層次,不同單位來說,對于不同對象的管理方法必須有一定的差異。雖然到達羅馬的道路千條萬條,但道路的選擇也是特別重要的,一旦路選錯了,那么在到達目的地之前就會經歷許多不必要的波折,使事情變的復雜,難以解決,所以選擇一條正確的道路,會節省很多的財力、物力。后勤管理也是一樣的道理,我們必須在管理理論的創新基礎上,對管理的方法進行創新,少走彎路,找到一種更好的方式來實現后勤管理的目標。
不管是企業還是各種組織都離不開特定的環境,所有的活動都是在這一特定環境中進行。管理也是一樣的,我們把它所處的環境叫做管理環境。所有的管理活動都會或大或小地受管理環境影響,管理環境在變,那么管理的各種因素也會隨之改變,要不斷調整管理方法、形式和內容等,抓住遇到的機會,轉危機為效益,讓管理更好的實施。后勤管理也不例外,也受到了管理環境的影響,所以要重視管理環境的創新。管理環境可想而知,它不是獨立個體的存在,而是以計提的形式存在,所以創新環境必須靠每個員工的努力,攜手共建。后勤部門的環境創新受部門全體成員的影響,只要全體成員同心協力,共同創建良好的管理環境,那么后勤的整體水平便會提升,管理環境的創新也就不是問題了。個人的力量是非常薄弱的,雖然你是人才,但環境也會制約你的發展,只有創新管理環境,人才才會不斷地涌現,為單位造福。每個人都有為單位、為集體著想的熱情,構建和諧的后勤環境,那么后勤的發展將大步向前。
加快管理人才隊伍建設開發,實現競爭向上創新,最根本的是要建設一支具有創新素質和創新能力的管理人才隊伍。因此,近年來后勤部門大力抓好管理人才隊伍的建設和開發。后勤部門的領導階層應該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在人力資源市場或者高校招聘具有后勤管理才能的管理人才,提高后勤管理整體素質。舉辦各種各樣的培訓班,使員工在思想上不斷完善,業務上更加嫻熟。將表現出眾的管理人員,應重點培養,將他們送到名校或者專業的培訓基地進行更深一步的培訓,培養出能支撐企業大梁的創新型管理人才。不斷改進,不斷探索,爭取形成一個具有人才引進、人才培訓、人才使用、人才晉升制度的現代化后勤管理系統。
之前的人才競爭都看重理論性,而現在人才競爭的重心放在了知識儲備和創新能力上。知識型管理人才就是具有汲取本領域知識、儲存所獲取的知識、共享已有的知識,通過知識進行創新的人才。知識管理提高了工作人員的素質,使工作效率大幅提高,降低了企業的成本,增強了企業的綜合實力。創新型人才都是從知識型人才中來的,所以要大力吸收知識型人才,培養知識型人才,提升企業競爭力。
后勤管理創新應是一項包括管理理論創新、管理思想創新、管理模式創新、管理方法創新、管理環境創新、管理人才創新六個方面的管理創新變革,這幾項創新內容各具特色又相互呼應,緊密聯系,形成有機體系共同作用于整個后勤管理創新過程中。后勤管理也要注重質量服務,以實際行動將各項工作做好,提升后勤管理的綜合實力,將服務基層、服務領導、服務企業的本職工作做到更好。創優無止境,服務無極限。只有不斷創新,不斷超越,才能夠實現一流服務的目標。
[1] 李玉等.后勤管理創新法[M].海潮出版社,2001.
[2] 李劍波.談國企后勤管理如何做到“以人為本,主動服務”[J].經營管理者,2008(13).
[3] 荊彬.改革創新理念在后勤管理中的運用[J].中國商界(下半月),2008(09).
[4] 陳新亞.后勤管理的基本要素[J].新聞天地(論文版),2008(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