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平 徐云云

【摘 要】 庫存管理作為企業生產、計劃和控制的基礎,為企業的生產管理和成本控制提供重要依據。基于云會計的物聯網和大數據技術能為企業搜集、分析、處理前端數據,對企業科學、高效的庫存管理提供支持。在分析大數據時代云會計對企業庫存管理在管理成本、控制系統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影響的基礎上,結合大數據、云會計和物聯網的技術特征,構建了一個包括物聯網、云會計平臺、大數據分析中心、庫存管理等核心組成模塊的企業庫存管理框架模型,詳細闡述了入庫、調撥、出庫等庫存管理環節的運作方式。
【關鍵詞】 云會計; 大數據; 物聯網; 庫存管理; 庫房調撥
中圖分類號:F232;C9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37(2015)06-0134-03
一、引言
云會計因其成本低、效率高、易于拓展、可定制性強等優勢受到了中小企業的廣泛關注。基于企業的云會計平臺,通過物聯網可實現物品的實時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為企業進行大數據決策積累海量數據。庫存管理是企業物料管理的核心,需要及時準確地反映各種物料的倉儲、流向情況。云會計、物聯網等技術的發展確保了企業獲取貨物的實時信息,而大數據分析中心則為企業作出科學合理的庫存管理決策提供了技術支持。
庫存管理作為企業生產管理和成本控制的基礎對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至關重要。多年來,學者們對各種技術條件下的庫存管理進行了廣泛的探討。葉雪琴等(2007)建立了ASP服務模式下庫存管理系統的總體框架,并根據系統需求對系統設計和實現的關鍵技術詳細闡述了各個模塊的功能。呂峻閩等(2011)提出了一個基于RFID技術的物聯網配送中心信息系統模型,并闡明了該模型的體系架構、層次關系、技術路徑與實施方案。王涵等(2014)針對多品種、小批量生產型制造企業管理流程相對不規范、庫存信息了解不及時、安全管理和用戶管理功能薄弱以及最優庫存管理等問題,設計了一個針對該類型制造企業庫存管理的信息系統,并提出零庫存的管理方式,通過Hopfield算法來盡量壓低庫存量。
綜觀現有研究發現,物聯網、云計算核心技術在庫存管理方面的研究已經逐步展開,但同時涉及到大數據、物聯網、云會計的庫存管理研究文獻相對還比較匱乏。實際上,大數據、云會計、物聯網技術在企業物料數據的搜集、分析、處理及其同行業與相關行業的數據檢索方面有著很大的優勢。鑒于此,本文在分析大數據時代云會計對企業庫存管理影響的基礎上,融合大數據、云會計和物聯網技術于企業的庫存管理應用,構建了大數據時代基于云會計的企業庫存管理框架模型,并詳細闡述了庫存管理入庫、調撥和出庫環節的具體運作方式。
二、大數據時代云會計對庫存管理的影響
在大數據時代,云會計可以滿足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對于會計信息化低成本、高效率、操作簡單、信息方便獲取的需求,這必然會對企業庫存管理的管理成本、存貨控制及管理水平產生較大的影響。
(一)云會計使庫存管理的成本更低廉
庫存管理的目標之一是在保證生產或銷售經營需要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庫存成本,即對庫存合理布局,減少調撥次數。存貨不足不能及時滿足生產和銷售的需要會給企業帶來損失,而存貨過多將導致儲存成本增加,進而影響企業利益。如何對庫存管理的成本進行控制對企業的生產經營至關重要。以物聯網技術為前端、大數據分析中心為后端的云會計平臺,能夠在時空分離的環境下預測或獲取企業不同區域的倉儲信息和客戶訂貨信息,以減少企業的庫存管理成本。基于云會計平臺,企業能夠搜集、分析貨物的實時信息,動態了解各倉庫的實時庫存情況。倉儲管理部門在獲得大數據分析中心提供的庫存數據與客戶偏好數據的基礎上,能夠做到對各倉庫庫存合理布局,減少調撥次數,節約庫存管理成本。
(二)云會計使存貨控制系統更精確
為提高企業整體運作效率,很多企業對存貨管理采用了ABC控制系統或即時制庫存控制系統(JIT)。在ABC控制系統中,如何準確區分ABC三類存貨并進行分類控制是企業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JIT管理強調只在使用存貨之前才要求供應商送貨,從而將存貨數量減到最小,實現物資供應、生產、銷售連續同步運動。這種方式在提高生產效率、減少儲存成本的同時需要考慮到與供應商協同接洽的問題。大數據、云會計技術的應用,能夠提高企業ABC控制系統或即時制控制系統的運行效果。
在企業的云會計平臺上,通過對自身以往所有各種類型存貨數據的大數據分析,以及參考同行業、相關行業的歷史數據,可以對ABC三類存貨進行更為科學合理的區分,使ABC控制系統更加精確。面對JIT即時制更加嚴格的要求,企業需要考慮到存貨的計劃需求、與供應商關系、準備成本、電子數據等方面,一旦存貨預警就會產生生產線、銷售線告急的情況,將為企業帶來巨大損失。物聯網與大數據技術的發展為解決JIT控制面臨的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由供應商提供的存貨都帶有唯一的產品電子代碼(EPC),企業和供應商可以通過物聯網同時獲得存貨的使用情況,在數據顯示該批存貨需要補充時,物聯網得到傳感信息的反饋及時提醒企業補給,通知供應商做好供貨準備,并給出下一訂貨批量的預計時間及數量要求。這樣就加強了企業與供應商的信息溝通與交流,使JIT控制系統得到更好的實施。
(三)云會計使庫存管理更智能
由于各個地區消費者的需求偏好往往存在差異,使得企業在全國布局的倉庫庫存往往在商品的類型、數量等方面不盡相同。基于云會計平臺,通過前端的物聯網,企業可以獲取各個區域倉庫的存貨情況。針對庫存調撥,通過后端的數據中心進行大數據分析,可以選擇在最優的倉庫之間進行商品的調配,并根據對調撥結果的分析就以后的商品庫存分配進行優化。消費者在網上購買商品時,云會計平臺會自動選擇就近且有貨的庫存點進行智能化發貨。在存貨的運輸與存儲過程中會涉及到安全問題,尤其是對于高價值的存貨,其一旦損失將會對企業造成嚴重影響。云會計平臺下物聯網技術的運用,可以做到存貨信息流和物流的統一、對存貨流向形成監控,具有極強的監測功能。存貨信息能夠實時反映在云會計平臺上,即便出現貨物丟失情況,企業也能夠即時采取措施應對,確保企業存貨的安全性。
三、大數據時代基于云會計的庫存管理框架模型構建
庫存管理及時準確地反映各種物資的倉儲、流向情況,可以為企業的生產管理和成本控制提供依據。通過對貨物的各種信息進行即時的采集、分析、處理,可以使企業實時動態的庫存管理成為現實。在云會計平臺上,前端的物聯網技術能夠實時采集數據,后端的大數據分析中心對數據進行分析與處理,為企業的庫存管理決策提供支持。在分析大數據時代云會計對企業庫存管理在成本、控制、管理水平等方面影響的基礎上,結合大數據、云會計和物聯網的技術特征,考慮企業當前主要的庫存管理需求,本文建立了由云會計平臺、大數據分析中心、庫存管理等核心模塊組成的大數據時代基于云會計的企業庫存管理框架模型,如圖1所示。
在圖1中,企業庫存管理決策所需的庫房信息,如倉庫信息、貨位信息、物料信息、出入庫信息等,可以通過物聯網技術借助云會計平臺進行實時搜集;決策所需的其他大數據源,可以通過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社會化網絡等多種媒介,借助云會計平臺從企業內部、交易所、事務所、外部市場、銀行等獲取。同時,經由大數據處理技術和方法(Hadoop、Storm、Pentaho BI等)規范所獲取數據,并通過ODS、DW/DM、OLAP等數據挖掘與數據分析技術提取企業進行庫存管理決策所需的財務與非財務數據。大數據分析中心對企業庫存管理的入庫信息、調撥信息、出庫信息進行分析,以此來支撐庫存管理模塊,為采購入庫、庫房調撥、銷售出庫階段實時、準確的決策提供了依據。
(一)采購入庫
在采購入庫階段,由大數據分析中心結合企業生產情況、外部環境等因素對采購計劃、采購數量、采購時間、物流過程等相關采購流程的影響,就公司所接訂單、產品或服務的生產周期以及交貨的時間等進行分析,并針對企業歷史數據的分析以及對供應商信用程度、產品質量、產品價格等的綜合分析,制定出《合格供應商名冊》向企業推薦最優供應商。采購部門則根據分析結果按照企業需求制定出科學的采購計劃與選擇適合并滿意的供應商。完成供應商選擇之后要進行簽訂采購合同、發出訂購單,供應商確認訂購單、根據訂單交貨等步驟,這一過程需注意明確合同內容,明晰產品信息與雙方責任。在最后一個部分即進料檢驗及入庫階段,由射頻識別技術(RFID)識別出產品的品牌、規格、型號以及供應商的檢驗合格標識(在物聯網技術下,產品都帶有唯一電子標簽)之后方可入庫,若有檢驗不合格者,根據標簽自帶的生產信息退回至供應商處,并根據采購合同的條款或退換貨物或進行賠付,退換后的貨物同樣要進行這一系列的檢驗過程,直到合格后入庫。
(二)庫房調撥
在庫房調撥階段,模型采用完全共享策略,即某倉庫庫存水平一旦無法滿足當前訂單,而采用調撥方式可滿足時,可從其他點調撥,要求調撥點的當前庫存能滿足需求點的訂單需求量。由于云會計前端的物聯網可以得到企業各倉庫的庫存信息,這樣在任何倉庫發生存貨預警時,都可以向后端的大數據分析中心實時反饋請求調撥信息。對請求調撥信息進行分析之后,按照最小費用策略確定存貨的調撥點與調撥量,并向該倉庫發布調撥信息,以此在各倉庫間完成存貨的相互補給。在各倉庫不能滿足庫存需要或者調撥成本過高時,庫存信息將直接向總部反饋,由總部完成存貨的分配。最后將調撥結果經由大數據分析中心向倉儲管理部門進行匯報。
基于云會計的庫存調撥模塊將企業的分布式庫存連成了一個有機整體,不再是單獨的倉庫管理,可滿足大中型企業庫存實時性的問題,便于整體優化及一體化管理。大數據分析中心為各倉庫的信息共享提供了技術支撐,物聯網技術的運用為掌握各倉庫的實時信息提供了有力保障,可為企業節省時間與成本。
(三)銷售出庫
針對企業的銷售出庫,銷售部門根據經由大數據分析中心分析之后的客戶訂單向指定的倉庫下達發貨指令,當指定倉庫接收到發貨指令之后帶有RFID的貨物將發往指定地點,同時,貨物的地理位置信息與其他信息等由帶RFID技術的物聯網通過大數據分析中心向倉儲管理部門實時反饋,以確保貨物的安全以及了解物流信息。在貨物到達指定地點后,將會再次向大數據分析中心反饋信息,并向倉儲管理部門與銷售部門發送貨物安全送達的信息,從而完成整個出庫過程。
四、結語
大數據已成為企業新型的戰略資產和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基礎,可為企業的經營決策提供重要的支持。大數據、云會計和物聯網技術能為企業搜集、分析、處理前端數據,并獲取到同行業與相關行業的數據信息,這必然會對企業傳統的庫存管理方式產生較大的影響。本文構建了大數據時代基于云會計的企業庫存管理框架模型,并闡述了入庫、調撥、出庫在模型中的具體運作方式,期望本文的研究能夠為庫存管理研究和企業應用提供新的思路。
【參考文獻】
[1] 程平,何雪峰.“云會計”在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中的應用[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1,25(1):55-60.
[2] 陳海明,崔莉,謝開斌.物聯網體系結構與實現方法的比較研究[J].計算機學報,2013(1):168-188.
[3] 葉雪琴,吉衛喜.基于ASP服務模式的庫存管理系統[J].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07(21):5234-5237.
[4] 呂峻閩,繆春池,周啟海,等.基于RFID和SCOR的物聯網配送中心信息系統模型研究[J].計算機科學,2011,38(12):128-130,161.
[5] 王涵,蔡安江,褚崴.制造企業庫存管理信息系統的研究與實施[J].制造業自動化,2014(10):17-20.
[6] 程平,趙子曉.云會計對中小企業的影響及供應商選擇策略[J].會計之友,2014(11):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