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婭(昆明市西山區人民醫院 云南 昆明 650100)
?
優質護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靜脈輸液中的應用
唐婭
(昆明市西山區人民醫院云南昆明650100)
摘要目的:探析在老年人慢性心衰的患者中應用優質護理的效果。方法:選取本院共收治的74例老年人慢性心衰患者作為調查對象,分成常規組37例與優質組37例,常規組選取常規護理手段,優質組選取優質護理手段,對比兩組的護理效果。結果:經過不同的護理之后,常規組護理的滿意率是81. 08%,優質組護理的滿意率是94. 59%,差異明顯( P<0. 05)常規組出現并發癥的概率是24. 32%,優質組出現并發癥的概率是5. 41%,差異明顯( P<0. 05)。結論:對于老年人慢性心衰的患者在臨床上采取優質護理手段,能夠有效的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護理效果與患者滿意率,在臨床上運用具有重要價值。
關鍵詞優質護理;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應用
老年人慢性心衰是進行性的一種加重綜合征,老年人慢性心衰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有:呼吸困難與體液潴留以及疲乏等癥。它的治愈方法除了患者進行積極地治療之外,還需進一步提高護理的服務質量,進而促使患者以積極的態度配合治療,努力把此病并發癥的發生率降到最低,以獲取較好的治療效果[1]。本文的研究對象選用我院所收治的老年人慢性心衰患者74例,并對患者使用了優質護理的治療效果進行了研究分析,其具體結果的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5月至2015年01月共收治的74例老年人慢性心衰患者作為調查對象,其中,有男性43例,有女性31例;年齡大于60歲,小于85歲,平均年齡是( 68. 3±2. 6)歲;患者的心功能分級中,Ⅰ級共23例,Ⅱ級共32例,Ⅲ級共12例,Ⅳ級共7例;并排除患者有精神意識障礙情況。將兩組患者分作兩組,即優質組與常規組,各為37例,對比兩組一般資料時發現無顯著的統計意義( P>0. 05)。
1.2方法
常規組患者給予常規的護理手段,主要有輸液護理與治療護理等;優質組則給予實施優質護理手段,主要包括輸液前、輸液中及輸液后的護理,具體如下:①輸液前:在輸液之前護理人員要主動加大和患者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并采取針對性心理輔導,從而有效的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并對患者開展健康教育,促進其對于疾病的認識,了解采取輸液治療對其病情的作用與意義,鼓勵患者積極的配合治療;②輸液中:在給患者輸液時血管要選擇彈性好、粗且直、回流順暢以及易于穿刺的,要求護理人員的穿刺技術必須過關,盡可能一次穿刺,從而減輕患者心理壓力。同時,在輸液時要合理的控制輸液的速度與注入量,并觀察患者此時的反應,一旦發生異常及時處理;③輸液后:結束輸液之后要嚴格的按照拔針的程序來拔針,并盡可能減輕疼痛感,防止穿刺部位出現淤血等。除此之外,還要積極給予患者心理護理,因患者發生疾病一般都會有各種各樣的不良情緒,而不良情緒對于患者在治療中的配合度與依從性都會有一定的影響,同時還會加重護理工作量,因此護理人員必須加大心理疏導的力度,讓患者保持愉悅的心情接受治療與護理,從而實現護理與治療的目的。
1.3觀察指標
調查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率,將其對護理工作滿意的程度分成三個等級,很滿意、基本滿意以及不滿意,而總滿意率為很滿意率與基本滿意率之和。
1.4統計學方法
通過SPSS17. 0統計軟件對本次研究進行分析處理,通過X2對計數資料進行對比檢驗,若是P<0. 05,則表示組間對比有顯著差異。
2.1對比兩組對護理的滿意率
經過不同的護理之后,對比兩組滿意率發現:常規組護理的滿意率是81. 08%,優質組護理的滿意率是94. 95%,差異明顯( P<0. 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對護理的滿意率[n( %)]
2.2對比兩組的并發癥情況
經過不同的護理手段之后,對比兩組患者的并發癥情況發現:在常規組患者中,共有2例患者發生了心絞痛情況,共有3例患者發生了心肌梗死情況,共有3例患者發生了心律失常情況,死亡人數為1例;常規組出現并發癥的概率是24. 32%;在優質組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現心肌梗死情況,有1例患者發生心律失常情況,無患者死亡,優質組出現并發癥的概率是5. 41%,差異明顯( P<0. 05)。
由于老年人慢性心衰的患者的病程長,在進行治療時一般都是長期服用藥物或者長期輸液等,這使得患者比較容易出現一些不良的情緒,嚴重者甚至會產生一些悲觀、自卑等負面情緒,這些不良的情緒會讓患者比較容易失去治愈的信心,進而做出一些不當的行為來忤逆醫生的囑咐,或者不能配合護理人員進行有效輸液,導致輸液比較困難,進而對治療效果帶來一定的影響。所以,在給老年人慢性心衰的患者進行輸液的過程中需要采取護理干預的有效措施,這樣不但能夠順利完成輸液,還能夠確保治療的效果[2]。對于優質護理這一種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不僅可以提高患者以及患者家屬的滿意度,也有助于其治療效果的保證。優質的護理干預是一種在護理過程中能夠讓患者感到滿意的護理服務,這種服務模式是專門為患者提供的一種護理干預措施,這種服務模式能夠進一步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使得患者能以積極的態度配合醫護治療,并讓患者對護理人員多了一份信任與依賴,進而有利于患者與醫護人員建立起和諧互信的關系[3]。
在本文中對優質組進行了優質的護理干預,結果顯示,優質組患者與常規組患者相比,前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后者,優質組的護理效果也明顯比常規組好,所以,對于把優質護理服務應用在老年人慢性心衰的患者進行輸液護理地過程中,能夠進一步提高護理的質量,進而大大提升患者及其家屬對護理的滿意程度,并有利于護理、治療效果的提高,在臨床上值得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謝正英.優質護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輸液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2,14( 05) :554-556.
[2]潘永華.舒適護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中的生活質量和心功能效果分析[J].中外醫療,2012,05( 08) :352-356.
[3]李榮妤,孫雪菊,李冪,等.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療與護理要點[J].中國醫藥科學,2011,08( 14) :114-116.
作者簡介:唐婭( 1971年2月-)漢族,主管護師,主要從事護理工作。
【中圖分類號】R473. 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019( 2015) 07-022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