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氣息尚未消退,互聯網金融的熱浪便迎面而至,2014年注定是互聯網金融之年。
互聯網金融自從誕生起,就以令人難以想象的速度增長。從0到2500億元的基金規模,余額寶僅僅用了200多天時間;而從2500億元到4000億元,余額寶只用了大約30天!此外,互聯網金融這片未開墾的處女地,正在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更多的互聯網企業加入。騰訊的微信劍一出鞘即顯示出不凡威力,而門戶巨頭新浪也已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開始發行“微博錢包”,壹錢包也不甘寂寞,躍躍欲試,欲分一杯羹……互聯網技術正在攪動傳統的金融業,從此,金融——這個古老而高貴的行業將不再高高在上,一場革命即將在未來幾年展開。
互聯網金融,是利用互聯網技術和移動通信技術等一系列現代信息技術實現資金融通的一種新興金融模式。這種模式下,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信息不對稱程度,同時,能夠極大地減少交易成本,最為關鍵的是互聯網金融要能通過風險控制脫媒,否則將只會是披著互聯網外衣的傳統金融。
互聯網金融是一個新興概念,還處于初始發展階段,還沒有形成固定的形態。關于互聯網金融概念的討論很多,可謂仁者見仁,本文中,我們無意互聯網金融的理論探悉,而重在探討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現狀、未來趨勢及其深遠影響。
目前,中國國內的互聯網金融發展存在以下模式,且各自的發展、成熟程度差異較大,影響力也各不相同。
1.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Third-PartyPayment)狹義上是指具備一定實力和信譽保障的非銀行機構,借助通信、計算機和信息安全技術,采用與各大銀行簽約的方式,在用戶與銀行支付結算系統間建立連接的電子支付模式。
從發展路徑與用戶積累途徑來看,目前市場上第三方支付公司的運營模式可以歸為兩大類:
一類是獨立第三方支付模式,是指第三方支付平臺完全獨立于電子商務網站,不負有擔保功能,僅僅為用戶提供支付產品和支付系統解決方案,以快錢、易寶支付等為典型代表。
另一類是以支付寶、財付通為首的依托自有B2C、C2C電子商務網站提供擔保功能的第三方支付模式。
隨著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發展,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業務也開始多元化:一是利用自己特有的渠道優勢,不斷擴大基金、保險等理財產品方面的業務;二是利用其系統中積累的豐富的客戶信息,以非常低的成本聯合相關金融機構為其客戶提供優質、便捷的信貸等金融服務;三是不斷向信用卡和消費信貸領域滲透。第三方支付平臺與商業銀行業務的重疊范圍不斷擴大,逐漸與商業銀行形成了一定的競爭關系,并引起傳統商業銀行的警覺,未來這種競爭程度會更加激烈。
2.P2P網絡貸款平臺
P2P(Peer-to-Peerlending),即點對點信貸。P2P網絡貸款是指通過第三方互聯網平臺進行資金借、貸雙方的匹配,需要借貸的人群可以通過網站平臺尋找到有出借能力并且愿意基于一定條件出借的人群,幫助貸款人通過和其他貸款人一起分擔一筆借款額度來分散風險,也幫助借款人在充分比較的信息中選擇有吸引力的利率條件。
P2P平臺的盈利主要是從借款人收取一次性費用以及向貸款人收取評估和管理費用。貸款的利率確定或者是由放貸人競標確定或者是由平臺根據借款人的信譽情況和銀行的利率水平提供參考利率。
目前主要有以下幾種運營模式:
一是純線上模式,此類模式典型的平臺有拍拍貸、合力貸等,其特點是資金借貸活動都通過線上進行,不結合線下的審核。
二是線上線下結合的模式,此類模式以翼龍貸為代表。借款人在線上提交借款申請后,平臺通過所在城市的代理商采取入戶調查的方式審核借款人的資信、還款能力等情況。
三是以宜信為代表的債權轉讓模式,這種模式是公司作為中間人對借款人進行篩選,以個人名義進行借貸之后再將債權轉讓給理財投資者。
從P2P的特點來看,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市場信息不對稱程度,對利率市場化將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由于其參與門檻低、渠道成本低,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社會的融資渠道。但從目前來看,P2P網貸暫時很難撼動銀行在信貸領域的霸主地位,無法對銀行造成根本性沖擊。P2P針對的主要還是小微企業及普通個人用戶,這些大都是被銀行“拋棄”的客戶,資信相對較差、貸款額度相對較低、抵押物不足,并且因為央行個人征信系統暫時沒有對P2P企業開放等原因,造成P2P審貸效率低、客戶單體貢獻率小,以及批貸概率低等現狀,并且很多異地的信用貸款,因為信貸審核及催收成本高的原因,不少P2P平臺壞債率一直居高不下。
P2P網貸平臺還處于培育期,用戶認知程度不足、風控體系不健全,是P2P行業發展的主要障礙。
3.大數據金融
大數據金融是指集合海量非結構化數據,通過對其進行實時分析,可以為互聯網金融機構提供全方位客戶信息,通過分析和挖掘客戶的交易和消費信息掌握客戶的消費習慣,并準確預測客戶行為,使金融機構和金融服務平臺在營銷和風控方面有的放矢。目前,大數據服務平臺的運營模式可以分為以阿里小額信貸為代表的平臺模式和京東、蘇寧為代表的供應鏈金融模式。
阿里小貸以“封閉流程+大數據”的方式開展金融服務,憑借電子化系統對貸款人的信用狀況進行核定,發放無抵押的信用貸款及應收賬款抵押貸款,單筆金額在5萬元以內,與銀行的信貸形成了非常好的互補。阿里金融目前只統計、使用自己的數據,并且會對數據進行真偽性識別、虛假信息判斷。阿里金融通過其龐大的云計算能力及數十位優秀建模團隊的多種模型,為阿里集團的商戶、店主時時計算其信用額度及其應收賬款數量,依托電商平臺、支付寶和阿里云,實現客戶、資金和信息的封閉運行,一方面有效降低了風險因素,同時真正地做到了一分鐘放貸。京東商城、蘇寧的供應鏈金融模式是以電商作為核心企業,以未來收益的現金流作為擔保,獲得銀行授信,為供貨商提供貸款。endprint
大數據能夠通過海量數據的核查和評定,增加風險的可控性和管理力度,及時發現并解決可能出現的風險點,對于風險發生的規律性有精準的把握,將推動金融機構加大對數據的收集和分析。雖然銀行有很多支付流水數據,但是各部門不交叉,數據無法整合,大數據金融的模式促使銀行開始對沉積的數據進行有效利用,將推動金融機構創新品牌和服務,做到精細化服務,對客戶進行個性定制,利用數據開發新的預測和分析模型,實現對客戶消費模式的分析以提高客戶的轉化率。
4.眾籌
眾籌大意為大眾籌資或群眾籌資,是指用團購+預購的形式,向網友募集項目資金的模式。眾籌平臺的運作模式大同小異——需要資金的個人或團隊將項目策劃交給眾籌平臺,經過相關審核后,便可以在平臺的網站上建立屬于自己的頁面,用來向公眾介紹項目情況。眾籌平臺會從募資成功的項目中抽取一定比例的服務費用。
此前不斷有人預測眾籌模式將會成為企業融資的另一種渠道。但從目前國內的眾籌平臺來看,這一判斷恐怕還有待時間檢驗。與熱鬧的P2P相對,眾籌尚處于一個相對靜悄悄的階段。目前國內對公開募資的規定使得眾籌特別容易踩到非法集資的紅線,因而在國內發展緩慢,很難在短期內做大做強,短期內對金融業和企業融資的影響非常有限。
以上是互聯網金融在國內的主要發展模式,當然還有諸如比特幣等一系列創新,但最主要的就是上面的四項,尤其是第三方支付已經成為各方爭奪最為激烈的領域。值得指出的是,目前國內互聯網金融模式沒有一種是真正的互聯網金融。因為,直到目前還沒有一家企業實現脫媒,所以只是金融互聯網,在本質上跟傳統金融沒有差異。但目前只是互聯網金融發展的起始階段,未來的發展還未可預料。
互聯網金融初試鋒芒就顯示出不凡實力,2014年1月當月人民幣存款減少9402億元,其中互聯網金融起到很大的分流作用。盡管目前互聯網金融還不足以撼動傳統的商業銀行,但互聯網金融的增速是驚人的,如果發展沒有遇到很大的障礙,那么互聯網金融遲早要給商業銀行帶來巨大的沖擊,當然,傳統商業銀行也會采取措施反擊,如中國工商銀行等多家銀行即將推出針對余額寶等理財產品的競爭理財產品,但反擊的結果不是互聯網金融的敗退,而是整個金融系統的互聯網化。中國銀行業的特許經營制度使得銀行業成為屢遭詬病的壟斷行業,中國政府雖多次改革,試圖打破商業銀行壟斷,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和效率,但進展緩慢。互聯網金融四兩撥千斤,巧妙撬動銀行業的改革大潮。十八屆三中全會對金融領域的改革作了頂層設計和總體部署,隨著相關改革措施的相繼落地,互聯網金融定會釋放出更大的爆發力,這對傳統銀行業的影響將是十分深遠和巨大的,那么對企業的融資和資金管理來講又意味著什么呢?我們將在下篇文章進一步探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