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和君
摘要: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對其自身發展極其重要。本文從分析中小企業內部控制“五要素”入手,找出當前我國中小企業普遍存在的內部控制問題,進而結合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中小企業 內部控制 問題
2008年6月28日,財政部、證監會、審計署、銀監會和保監會聯合發布了《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要求我國企業所建立和實施的內部控制應當包含以下五點:內部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內部監督。筆者結合這五點,通過分析當前中小企業面臨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針對性地提出提升中小企業內部控制水平的舉措。
一、我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的現狀
分析當前我國大多數中小企業不難發現,這些企業往往存在經營權與所有權不分離、沒有良好的規范準則。國內的許多中小企業對內部控制的作用認識還不夠全面。大多數中小型企業沒有設立內部審計部門,由此導致的直接結果是不能夠按照預期實施內部控制評估。
二、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內部環境存在一定的缺陷
一般而言,內部環境包括治理機構、組織機構、權責分工、內部審計以及企業文化等方面。首先,崗位職責存在權責分工不明確、不相容職務沒有嚴格分離。其次,受到大環境的影響,我國大部分中小企業的主管領導往往把精力著眼于生產部門或者市場部門,將經濟利益放在首位,內部控制只是花架子,沒有實質性的作用。此外,企業中一些由基層或專業崗位一步步提升的企業管理者,缺乏對企業的宏觀把握。而大多數中小企業又是家族式的產業,任人唯親。這些管理者缺乏內部控制的經驗意識,對其不重視,進而使得整個企業的內部環境不正。
(二)企業的內部溝通和監督能力有待提高
企業內部控制的任何活動都離不開有效的交流。只有企業具有有效的信息交流方式,才能夠針對問題采取合理的措施。雖然,中小型企業相對于大型企業而言,規模小,層次少,使得其交流更加直接便利。但是由于中小型企業中內部人員平均素質較低,處理問題的能力較差,從而導致信息交流不暢。有效的信息交流和處理能力是我國中小型企業的軟肋,必須加以提高。
(三)企業內部缺乏良好的監督機制
內部控制系統是一項涉及到企業對自身進行檢查、規范和監督的有效活動系統。為了保障該系統的有效運行,必須形成良好的監督機制。而當前國內大多數中小型企業出于對成本的考慮,并沒有建立起長期有效的監督體系。
(四)風險評估問題
風險評估是內部控制有效實施的一項基本組成部分。為了能夠有效規避風險,企業應當盡早了解風險,并對將會發生的風險進行分析評估和準備。而當前我國的中小型企業在風險評估體系方面認識不到位,在激烈的競爭面前很容易失敗。為此,構建起有效完備的風險評估體系相當重要。
三、解決我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問題的措施
(一)完善企業的內部控制環境
完善企業的內部環境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考慮。第一,提高執行內部控制者的素質。包括公司管理者以及公司員工在內的工作人員都需要認識到完善內部控制對于企業的重要性。同時,每個崗位上的相關人員都需要熟練掌握本崗位的相關知識很。為此,企業必須根據企業的情況,建立起適合員工和公司發展的學習計劃。通過有效的培訓使員工樹立起對公司高度的責任心,提高其綜合素質,從而有效完善企業的內部控制環境。第二,公司應該更加重視內部控制,提高公司因內部控制所帶來的良好營運能力。同時,加大企業文化的建設力度,在公司內部形成一種努力學習的氛圍,優化和完善企業的內部控制環境。第三,公司的管理者要避免獨斷和自我行事的作風。公司的制度不僅對員工有效,對高層領導都是有效的。不能因為認為自己是公司的創辦者,而覺得不受約束。公司領導要以身作則,為廣大企業內部員工樹立光輝的榜樣,只有這樣才能夠帶動公司員工一起遵守公司內部控制制度。
(二)改善企業內部控制的技術
只有完善的內部控制技術才能夠達到控制目標。完善企業的內部控制技術,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建立科學有效的控制制度。第二,做好職能權限的劃分。中小型企業雖然沒有大型企業上規模,但是對于權限職責的劃分還是必需清晰的。企業需要根據自身的需要設置相應的崗位,并且根據崗位的要求來選擇合適的人才。各個部門都履行自己的職責,才能夠最終推動企業的進步與發展。第三,做好企業的預算控制,其預算的編制必須符合企業經營目標的需要。第四,對公司的實物資產進行有效的控制。具體說來,就是定期對公司的實際資產進行盤點,以確保資產的安全。同時,要限制無關人員接近公司的實際資產。
(三)細分企業內部控制的目標
為了實現公司利益的最大化,應該將內部控制的目標落到每個部門,并且在部門內部進一步將目標細化。公司的各個部門通過相互協作,達到自己的目標,同時將具體的目標向領導匯報。由領導再向上一級匯報。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對于完成年度目標的各個部門或者單個員工,都應該采取相應的激勵措施,同時批評那些做的不好的部門或者員工。每一年的年末都應該做好總結工作。對過去一年的經驗積累以及教訓進行總結,分析出在執行內部控制過程中的錯誤及原因,以在新的一年制定出更加有效的措施,確保目標的完成。
(四)強化內部控制監督體系
企業需要根據自身的特點做好內部控制理論的分析研究,并建立和強化內部控制監督體系。定期對公司各個部門的管理者進行考評,監督公司經營制度和財務信息。同時,公司內部控制監督人員是由最高領導者任命,在任命過程中應當遵循以下準則:被任命人一般應該具有較強的會計、審計等專業能力,同時具有多年的工作經驗,熟悉企業內部控制的各個流程和各種注意事項。
四、結論
綜上所述,中小型企業對于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關于中小型企業內部控制的研究也受到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在《內部控制基本規范》頒布后,2010年4月26日,有關部門又聯合發布了《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從而標志著中國企業內部控制法制化體系已初步形成。提升中小企業內部控制水平應著力于五大要素,致力于完善內部控制制度、改善內部控制技術、細化內部控制目標以及加強內部控制監督等措施。實踐證明,只有建立起科學合理的內部控制制度才能夠有效提高中小型企業的競爭力和經濟效益,才能夠使中小型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實現穩健發展。
(作者單位:浙江惠豐養殖有限公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