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樂波 俞斯海
摘要:近幾年來,醫療衛生事業迅速發展,醫院管理要求越來越規范。為了進一步加強醫院經濟管理,推動經濟活動決策的民主化進程,促進醫院經濟活動,特別是重大經濟活動決策的規范化、科學化,落實管理責任,杜絕浪費和重復建設,有效降低醫療成本,提高醫院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醫院應加強對重大經濟事項重點環節的管理,加強財務預算的約束力。本文首先簡要地闡述公立醫院重大經濟事項決策的流程與原則,然后從八個方面詳細地探討了公立醫院重大經濟事項重點環節的管理。
關鍵詞:公立醫院 經濟事項 管理探討
2014年1月1日,《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正式施行,《規范》第三章對“重大經濟事項的內部決策”做了非常重要的闡述。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也要求:“必須加快社會事業改革,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公立醫院的改革已到了“該是啃硬骨頭”的時候了。為進一步提升公立醫院的綜合服務能力,我們應進一步加強公立醫院內部管理,尤其應抓住公立醫院重大經濟事項的管理,有重點地強化公立醫院內部規范能力、充分體現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成果。
公立醫院重大經濟事項包括年度財務預決算、對外投資、對外合作、資金籌集、大型基建項目、大型設備購置、大宗物資采購、大額服務類項目購置、績效分配方案、大額經濟(資產)損失處置、大額對外捐贈、公立醫院長遠規劃、其他重大經濟業務事項等內容。其中財務預決算、資金籌集、大型基建項目、大型設備購置、大宗物資采購、大額服務類項目購置、績效分配方案、大額經濟(資產)損失處置是公立醫院經濟管理中經常發生的事項,我們應尤為關注。
一、公立醫院重大經濟事項決策流程與原則
(一)公立醫院重大經濟事項決策必須遵循規劃、論證、評估、決策、公示、負責等流程
1.財務充分論證。公立醫院財務部門應依據相關財經法律法規,結合公立醫院財務狀況、資金籌措能力、財務預決算等因素,從財務角度對重大經濟事項進行SWOT解析,提出可行性意見和建議,論證其投入產出效益,并對該事項支出的合理性、合法性進行審核。
2.堅持科學決策。對于專業性、技術性較強的重大經濟事項,應聘請專業機構、專業人員進行充分的技術評估與論證。
3.堅持職工參與管理。對重大經濟事項尤其是與職工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事項,必須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廣泛征求職工意見與建議。
4.堅持民主集中制。重大經濟事項堅持集體討論、決策制度,經專業技術委員會議討論通過后,必須經院長辦公會議集體討論通過后上報相關部門批準。
5.堅持責任追究制。完善重大經濟事項績效評價體系,對盲目決策造成嚴重后果的,堅決予以追究責任。
(二)公立醫院重大經濟事項決策應做到“七不”原則
準備不充分不倉促討論;討論不深入不匆忙拍板;僅1套選擇方案不給予通過;未經專業評估不提出決策;兩種意見人數接近不急于表決;超越本職范圍不做決定;存有僥幸心理不進行決策。
二、若干重大經濟事項重點環節管理
(一)財務預決算
公立醫院財務部門應合理編制財務預算,經院長辦公會議討論、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通過、衛生主管部門審批、財政部門審批同意后執行。財務部門應按期對照財務預算執行情況,對出現偏差情況及時找尋原因并采取整改措施,對特殊重大事項發生,應及時按審批流程修整年初預算。公立醫院財務部門還應按時向職工代表大會報告財務決算情況,接受全體職工的監督。
(二)資金籌集
公立醫院籌資渠道主要有:自有資金、財政補助、銀行貸款、國外貸款、融資租賃、商業信用、投資合作、慈善捐款等幾種形式。其中,除部分自有資金、財政補助外,主要資金來源是銀行貸款。公立醫院應組織對貸款銀行的招標、貸款額度的充分論證,尤其是對自身信用狀況進行充分的評價,以指導自身選擇正確的貸款結構與貸款額度,提高抗擊金融風險的能力。貸款申請必須建立嚴格的審批制度,尤其是經院長辦公會議討論通過后,必須經衛生主管部門審批同意。
(三)大型基建項目
預算投資額在50萬元及以上的基本建設項目,應建立工程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項目概算、領導班子決策、報批等流程步驟。首先,對公立醫院基本建設進行充分的準備性機會調查研究;其次,對項目的建設技術、財務狀況、經濟運行、內外環境和社會影響等方面進行初步評價;然后,對擬建項目的市場需求、建設規模、服務對象、工程方案、建設條件、投資估算、融資方案、財務和經濟效益、內外環境、社會影響和其他可能產生的風險等方面進行全面深入的調查研究和充分論證;最后,提出基本建設項目申請報告,組織基本建設項目咨詢評估;最終才計入項目決策環節。
(四)大型設備購置
公立醫院對價值10萬元以上設備購置,應充分重視經濟角度的可行性論證。
1.可行性論證單一方式的有:投資利潤率的計算、靜態投資回收期計算、考慮資金時間價值基礎上的凈現值計算以及一系列的指標計算,如日均業務量、檢查陽性率、收入利潤率、百元固定資產業務收入等。
2.可行性論證比較系統的方式有設備投入產出分析。(1)設備購置投入主要指購置時發生的相關費用,包括采購申報使用時的相關費用。具體有:購入價值;人員經費,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其他補貼、績效工資、社會保障繳費、伙食補助費、住房公積金、職工福利費等;衛生材料費用,包括衛生耗材、化學試劑、其他衛生材料等;配套房屋及建筑物折舊費;其他費用,包括辦公費、咨詢費、手續費、水費、電費、郵電費、通訊費、差旅費、會議費、培訓費、專用材料費、委托業務費、資本化利息、相關稅費等。(2)設備的產出=該設備年度總收費收入-年度日常開支,該設備年度日常開支包括為運行該設備所發生的所有的日常人員經費、衛生材料消耗、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及其他費用等。
(五)大宗物資采購
大宗物資采購屬于政府招投標目錄范圍的,必須按其規定程序報請采購。對目錄外物資,也應建立院內采購相關制度。
1.公立醫院完善院內自行采購目錄,實行分類或打包招標,對院內目錄內物資,計算、確定最佳存貯量,建立完善庫存預警信息系統,以此作為常規采購的重要依據。對院內目錄外自行采購的物資,必須經過嚴格的審批、論證與決策程序,決策權限實行分級授權。
2.遇抗災搶險、疫情緊迫、病情急需并品種、規格、類型具有排他性、其他急需所需要的大宗物資,納入政府采購目錄的加緊按程序報請購置;自行采購的,因不可抗力致使常規采購程序無法進行的,可先以口頭形式申請同意后采購,事后補辦審批手續。
(六)大額服務類項目購置
為進一步提高公立醫院工作效率,集中公立醫院醫療管理精力,當前許多公立醫院均探索實行服務類項目外包,如保潔、保安、工作餐、醫療垃圾處置、法律咨詢、清產核資等服務類項目。
1.大額服務類項目購置過程中,尤其應關注公立醫院原有服務類人員的身份置換,嚴格按照相關勞動用工制度執行,充分考慮工作人員的個人得失,確保改革工作平穩過渡。
2.服務類項目外包業務招標條款擬定時,應充分考慮到人員工資、各類保險的自然增長因素,在嚴格控制人員成本的同時,合理預計人員福利待遇的正常增長,確保外包業務的穩定開展。
(七)績效分配方案
體現多勞多得、優勞優酬的績效分配方案,是激勵醫務人員工作積極性,確保公立醫院改革成功的最關鍵的因素之一。
1.公立醫院績效分配方案在擬定之初,應正確積累各項原始數據,廣泛征求職工意見,充分了解公立醫院現狀,明確公立醫院發展方向,結合上述因素擬定分配方案,經公立醫院管理層充分討論、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通過、上級主管部門審批同意后方可執行。
2.執行過程中應嚴格遵循“PDCA”原則,不斷加以完善與改進。
(八)大額經濟(資產)損失處置
資產處置必須經所在科室申請,院內技術人員鑒定,必要時聘請專業機構予以論證,經醫院技術委員會討論,院長辦公會議集體討論決定后申請報損。資產的處置必須嚴格遵循審批流程,不得擅自處置,更不得截留處置收益。對經濟損失尤其是非正常經濟損失,如醫療欠款、惡意逃款等,必須進行深入的原因剖析,在申請處置的同時,建立完善的彌補與日后控制措施,減少類似事項的再次發生。
(作者單位:李樂波,紹興市人民醫院<浙江大學紹興醫院>;俞斯海,紹興第二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