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明強
摘 要:本文針對個人信用制度的現狀以及建設的必要性進行了闡述,以此對完善個人信用制度提出相應的建議和意見。
關鍵詞:個人信用;信用制度;完善
信用制度是對人的一種約束規范,是這個商品社會所規定的一種道德規范。就目前來看我國無論是個人信用制度還是企業信用制度,都還要有待于進一步完善,尤其在各種信貸行業之中,這種信用制度顯得十分重要,強化和完善我國個人信用制度,將成為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市場建設和發展的必然趨勢。
一、我國個人信用制度的發展現狀
所謂的個人信用制度其實就是一種社會管理機制,通過這種管理機制,我們可以對一些失信行為進行法律上的懲罰行為,從而,保障整個市場的有序安全的進行運作,尤其在市場經濟之中,信用制度直接影響著其經濟的發展和穩定,因為,市場經濟就是商品經濟,商品的流通和銷售過程都是建立在信用的基礎之上的,沒有了信用的保障,也就不用談什么經濟價值理論了,因此,一個國家或者一個地區要想保障自身市場經濟的安全性,就必須要建立一種完善的個人信用制度,個人信用制度的建立與完善對于拉動需求、刺激經濟增長、擴大我國市場規模、間接增加就業、防范交易風險、指導企業賒銷、方便消費者等諸方面具有重大意義。然而根據現如今我國信用制度的發展來看,其現狀不容樂觀。具體表現如下:
(1)個人信用觀念意識淡薄。目前我國國民對于個人信用的觀念意識還十分的淡薄,我們都知道在我國改革開放以前,我國的市場是處于規劃經濟之中的,個人信用在當時是以企業所體現的,而企業信用又是以國家信用為前提的.這種長期的經濟制度,導致了如今我國個人信用觀念十分的淡薄,個人的個人信用意識普遍不是很高。(2)個人信用制度管理不科學。目前我國對于個人信用制度的管理還不夠科學,缺乏個人信用的資料統計和數據管理措施。在現行個人信用制度管理中,只要求人們提供相關繁榮身份證、資產總值、人事檔案以及存單憑證即可。然而,這些信息根本不能夠反應出其相應的借貸能力,只是能夠反應其個人的現狀。
二、建立個人信用制度的必要性
(1)保障市場經濟的健康運營。個人信用制度,能夠保障市場經濟的健康運營。因為,在如今的市場經濟中,市場經濟就是商品經濟,而商品經濟又是一種信用經濟,經濟現代會以及市場現代會的特征就是要求信用擴張,信用是保障商業正常運作的前提,從而,各種貿易活動才會順利的進行。因此,信用制度的建立,能夠規范整個市場的運作,沒有良好的個人信用制度,就不會達到現代化的市場經濟要求。(2)個人信用影響著整個社會信用。可以說個人信用是整個社會信用的基礎,因為,社會信用包含了國家信用、企業信用和個人信用,而個人信用又是社會經濟活動的主體,也是社會經濟活動的基礎組成,所以個人信用必然會影響國家信用和企業信用,因為,任何的社會活動都離不開個人去參與,保障個人信譽,必然會促進整個社會信用的發展。(3)制度約束要優于道德譴責。對于現階段的我國而言,制度的約束效果要遠遠的優于道德上的譴責,誠實守信一直是我們這個民族傳揚的傳統美德,但是,在這個現代化的市場經濟之中,光是進行道德上的約束是不夠的,在很多時候道德譴責顯得十分蒼白無力,只有建立健全制度體系,才會有效的約束人們的行為舉止。因此,在個人信用中建立制度體系,是十分必要的。
三、我國建立個人信用制度所面臨的問題
(1)信用觀念薄弱。人們對于個人信用觀念薄弱是我國個人信用的現狀,同時也是我國建立個人信用制度所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這種薄弱的個人信用觀念,嚴重的影響著金融市場的發展,很多債務人往往會找各種理由進行逃債、賴債等方式來逃避,而且這種思想還在不斷的蔓延,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從而,導致整個個人信用制度很難進行建立。(2)信用信息的透明度低。對于各大銀行來講,很難獲取到個人或者企業全面的信用信息,掌握在銀行手里的信息數據十分有限,對于企業的其他重要信息,諸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企業注冊、年檢信息,法院的訴訟記錄,房地產部門的抵押情況等,如何進行有效的管理與利用,尚無明確的制度規定。所以,導致了銀行在獲取全面信用信息的時候,往往會產生一些阻礙和困難,很難對個人信用信息進行準確的監控和管理。(3)個人信用監管機構的匱乏。首先,對于企業以及個人進行評級的權威機構嚴重短缺,很多評級企業的評級標準也各不相同,因此,很難做到權威的、公正的對信用進行評定,其次,我國還沒有建立一個完全獨立的具備權威性的政府部門對信用制度進行管理和制定。(4 )缺少力法管理。在我國眾多的法律之中,對于信用管理的法案完全處于空白狀態,如今,很多不良信用行為只能依賴于在道德上的譴責,所以,根本沒有起到實質性的管理作用,這就造成不誠信的行為日益猖獗,不良行為無法得到打擊和懲罰,嚴重的制約著個人信用制度的建立過程。
四、完善我國個人信用制度的建議
(1)強化信用觀念的宣傳。要想人們增強個人信用觀念的意識,就必須要加大對其的宣傳力度,進而優化信用環境,對于企業和個人要強化信用知識的教育工作。因為,如今的市場需要的是誠信,一個人和一個企業如果連最基本的信用都缺失了,那么,他們必然會被這個現代化的市場和社會所拋棄。所以,我們應當從多方面,采取多種措施,對廣大的居民進行深入的教育,使其明確信用是其安身立命的根本,是穿在自身價值的關鍵,即有“信”能走遍天下,無“信”則寸步難行。(2)健全各項個人信用制度。健全各項個人制度要從我國的實際情況出發,強化國家對于信用信息的公開程度,改革現如今的信息統計方式,實現全面信用信息的共享,只有信用信息的全面共享,才能夠使有關信貸和金融行業,對其進行準確的評估過程,實現正確的決策,降低其存在的風險指標,實現優化整個金融行業的目的。逐步建立起個人信用資料征集制度、個人基本賬戶制度、個人信用評估制度、個人信用報告制度以及個人信用行為約束制度。這些制度的建立能夠全面系統的體現一個企業以及個人的信用信息,進而,提升信用信息的全面性和保真性。(3)加快建設有關機構的建立。我國個人信用制度無法形成,以及無法進行有效的管理,關鍵就是還沒有存在一個權威的機構對其進行管理,所以,現階段,我國應當加快有關權威機構的建設過程,例如開設社會信用管理局等,一是能夠對現階段我國有關信貸中介進行有效的管理,二是能為企業或者個人進行系統的、科學的、權威的、公正的信用等級評定和驗證工作。這種機構的建立,必然會約束和管理如今信用缺乏的現象,對于個人信用制度的建立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4)完善有關信用的法律制度。只有關于信用法律的形成,才會在短時間里有效的對各種失信行為進行管理,因此,法律才是個人信用制度建立的基石,我國應當加快信用法律的建設,通過法律的手段對人們的行為進行明確的規范,加強對失信人的懲罰力度,使得信用管理有法可依,保障整個市場經濟的和諧發展。同時,還要增設監督部門,對執法者進行嚴格的監管,保障執法體系的清廉之風,防治一些不法分子和道德敗壞的執法人員同流合污。進而,為個人信用制度的建立作出良好的鋪墊。
結語:個人信用的不斷完善,能夠進一步推進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改革開放以來雖然我國在經濟建設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我們不應當滿足于現狀,要針對目前的市場信用現狀,進行分析和研究,進而,促進和完善我國個人信用制度的建立,加快我國經濟繁榮發展的步伐。
參考文獻:
[1] 白云. 征信體系中個人信息法律保護制度建設的個案研究——以上海為例[J]. 征信. 2011(05)
[2] 劉建洲.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內涵、模式與路徑選擇[J]. 中共中央黨校學報. 2011(03)
[3] 杜澤俊. 對當前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幾點思考[J]. 現代經濟信息.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