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志強
摘 要:建筑業是我國重要產業之一,同時也是我國各種行業中發展最快的一種行業。建筑行業的發展有利于緩解就業壓力,促進國民經濟長期穩定增長。在飛速發展的同時,建筑施工安全成為制約建筑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文章通過分析建筑施工安全中存在的國家立法不完善、管理人員層次不明確以及施工人員素質不高等問題,提出以幾點建議。
關鍵詞: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建議
引言:建筑施工的安全不僅關系到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還關系到國民經濟的長期穩定發展。安全生產是黨和國家的一貫方針和基本國策,也是促進社會生產力的基本保證。近些年來,全國安全事故頻發,這些事故不但造成了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而且,造成嚴重社會影響。國家雖然針對建筑施工出臺了多種防控措施,但還是無法解決其根本問題。建筑業的安全形勢仍不容樂觀。
一、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建筑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制度不完善。在新中國成立后我國頒布了《工廠安全衛生規程》、《建筑安裝工程安全技術規程》和《工人職員傷亡事故報告規程》,1980年以后,頒布了《國營建筑企業安全生產條例》和《建筑施工安全檢查評分標準》,雖然在建筑施工安全方面給予勞動人員一定的保障,但是針對外國建筑施工安全法律來看,我國的立法仍有不完善之處。
(二)管理人員安全意識低。一些施工的領導因為追求利益而忽視安全管理,認為企就是追求經濟利益,只有經濟提高上去企業才會不斷進步,甚至認為搞好安全生產只會增加成本,加大投入,僅僅強調效率、收益和進度,輕視了安全生產,從而導致安全事故不斷發生。
(三)監管部門用權不當。一些監管人員只注重形式,隨意應付了事。根本不認真完成自己的責任,非但不重視建設單位所提出的建議還隨意設置下屬機構,這些下屬機構大多都是一些不具備相關知識的人所從事不重要的管理工作。這些機構既浪費資源,又阻礙建筑施工安全發揮作用。
(四)安全生產投入不足。一些企業沒有按照規定給員工配備一定的防護措施,從而使員工在危險環境下長時間工作,導致其健康受損。同時,一些高危險性的企業缺乏警示性的標語、安全性設備,員工在嚴重污染、粉塵超標、廢氣、高壓、高溫條件下,不僅生命安全得不到保證,而且,沒有工傷保險,不能享受工傷待遇。從而導致了傷亡事故的不斷發生。
(五)勞動者文化素質低。大多數勞動者都是農民工,他們本身缺乏教育知識,同時,他們認為那些安全設施是沒必要的,如工業氣瓶在無防震圈、防護帽的情況下,猛摔猛碰,野蠻操作;車工操作時違章戴手套,不戴眼鏡比比皆是;他們大多未培訓就上崗,再加上其對新環境的不適應從而使安全事故發生幾率大大增加。
二、針對建筑施工安全所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國家應加強對建筑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的管理。黨中央和國務院應加強 國家及各級政府必須制定出保證安全生產的大政方針,并以法定的形式頒布,強制執行。在政策和法律方面同時也要對安全生產給予必要的保障和傾斜,各級政府要層層貫徹,并嚴格指令各行業認真執行。企業也應根據國家出臺的方針政策努力改進生產中存在的不足。
(二)企業管理人員應自覺樹立責任意識。企業應該有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和公眾利益高度負責的精神,增強依法行政的責任感和自覺性,主動執法、敢干執法、嚴格執法,要把各項建設法規、政策文件和會議精神落實到每一個部門每一個企業、每一個施工現場和每一個崗位。同時設置責任制,把責任設到每一個管理人員身上。以便在事故發生時能有效解決問題。
(三)工程監理企業應加強自我約束。 工程監理企業不應
為了減少開支,削減項目監理機構和人員,降低監理服務質量。為了進一步規范工程監理行為,維護正常秩序,應嚴查處理違反規定行為。加強各部門互相督查。
(四)加強對勞動人員的素質教育和安全教育。要牢固樹立安全生產第一的方針以專業安全知識為內容用行政獎勵、法律、法規為手段全面增強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不斷提高施工人員的自我安全防范能力明確自己安全生產責、權、利的關系以達到施工安全效益最佳的目的。并且對勞動人員進行安全培訓。對新工人的崗前培訓由企業安全部門負責,對全體員工可以結合本單位的實際,組織定期和不定期的學習《建筑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及安全方面的有關標準及常用知識。
(五)定期檢查勞動保護措施。對安全衛生進行普遍檢查,也可以對防暑降溫、電氣安全等進行專業重點或季節性檢查。這樣能使安全措施做得更到位。防止出現維修保養跟不上,只重使用,輕管理,對防護裝置,或棄而不用,或失靈不修重復使用,機械設備老化,該報廢的不報廢仍在繼續使用的現象。
結束語:本文通過以建筑施工安全問題作為研究的重點,首先分析了當前建筑施工安全問題存在原因,之后從四個方面,提出了解決對策。
參考文獻:
[1] 鮑玉德.淺談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管理措施 [J].建筑安全(安全管理).2008年第1期.
[2] 安文闊.我國建筑施工安全問題及其對策探究 [J].山西建筑.2010年第36卷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