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盛 向嬌
摘 要:長興在轉型升級抓住兩個基本原則,就是市場和政府的兩個作用是怎么處理的,總結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的決定性作用和政府的更好發揮作用,政府發揮主導作用可以引導企業更好應對市場變化。外興的轉型升級,政府起了主導作用。企業是主體,政府政策的設計和落實都充分尊重了企業,這有利于發揮市場的作用,加快區域經濟的轉型升級。在長興開發區招商引資的過程中,重點是引進大企業,較好的利用了大企業的正向溢出作用。
關鍵詞:轉型升級;人才配套;招商引資
一、長興縣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的做法
近年來長興產業轉型升級做了一些工作。
第一是產業規劃。長興這些年請北大、浙大、東華等大學包括國際知名的一些機構根據長興現有的發展水平進行規劃設計,長期蹲點,至少兩個月、三個月在長興,和企業主拉家常,考察企業的生產有哪些是可長期發展的,然后才做匯報,對每一個企業,碰到了哪些具體問題,長興針對這些具體問題應該怎樣去解決,這也是產業規劃的一個方面。
第二是出臺一系列的政府政策來刺激。長興這些年對企業的心臟部門一些社會的元素,最新引進人才的各方面的補助,包括購房的補助,比如說長興現在一年,單個企業存庫的人,如果積分達到一定水準的話,最高可以補助一百多萬,比杭州濱江還高,那么這就促使企業呢發自內心想要去做,不是它感覺它做了這個事情之后企業的受益獲利增加,而不僅僅是政府在喊口號。長興這些年來呢針對總部經濟、電子商務、設備,包括其他的一些工業,出臺了一攬子的政策,讓企業感覺政府為了企業的轉型升級做了不少貢獻,而且是實實在在的。
第三是體現在政府強制性的對一些政府轉型升級的推動,對環境污染的,效益不高的,占地多,產出不大的,這種企業都是采取強制性的關、停、收,對于做得比較好的這些企業,技術也好,人才引進也好做得比較好的企業,政府大力的用財政的資金去支持,爭取盡可能得讓這些企業減負,輕裝前行,獎勵企業要把心態放正,讓它減負前行,我覺得是政府獲得區域經濟發展非常重要的一個過程。很多地方有這種呼聲就是感覺企業壓力大,尤其大的經濟環境不是很好的時候,企業有這方面的呼聲,長興現在要做的就是把他們切切實實把為地方所做的貢獻,在力所能及的條件下,盡可能的反饋給他們。企業是主體,就是政府的領導層和工作人員,不管怎樣做工作,需要企業自身去拿資金去學技術去創新,到最終關鍵是資金和技術,主導權最后還是在企業,現在企業也在做五年發展規劃,做一個可操作性的具體的規劃和計劃,這樣企業和政府是同軌的企業五年規劃的制定,一方面是跟政府領導人談,開發區接下來是往哪個方向走,長興如果也跟開發區的步伐合拍的話,企業就能發展,然后再去請科研院所專家,請他們去打脈,長興企業目前這個狀態,哪些方面發展比較好,然后自己再根據多年來的經驗找適合企業的發展道路,這樣一來以后整個企業的發展速度,包括企業家發展發自內心的這種需求性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今年開發區又在原來的工作基礎上請浙大專門開設一個總裁班,為開發區培養高級管理人才,量身訂做一套教材,包括相應的一些專家學者給企業家上課。
二、產業升級過程中的人才配套
到目前為主,長興關于項目和人才引進的比例在慢慢的發生一些變化,之前工業企業項目中以資金為主,現在慢慢往人才方面去傾斜,也就是人才引進和項目引進在慢慢的同等起來,這個也是基于長興對于人才的這樣一種渴求,這也是經濟發展水平到達一定水平之后必然會發生的一種結果。企業多了之后就對人才的需求增大了。
為了引進優秀人才,長興出臺了一個人才引進項目,按照對這個人、對整個社會貢獻都有個積分,很具體的,比如博士幾分,碩士幾分,你在這個單位幾年了幾分,你家屬在長興也有分,一般來說長興現在達到十到二十分的很多,二十分到五十分的也比較普遍,二十分以上的上面一分就是補貼一萬,所以現在在人才比杭州濱江區還高,在人才的引進過程中長興發現往往項目和人才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在這些人才招聘過程中,絕不僅僅是人才的招聘而已,它可以把相應的一些信息一些資源帶到長興,所以長興在整個招商引資過程中招項目和招人才這兩根弦一樣繃得很緊,如果是高端的人才,某一行業的領軍人物,或者“國干”或者“省干”,到了長興后還可以申報三百萬到五百萬的投資基金,而且這個科技型企業招進來之后也會有一個考核,對你這個區域性的園區和鄉鎮也有考核,這樣的話長興人才部門有事可做,包括一般企業職工的引進,跟湖南、湖北、安徽跟很多的市縣都形成了互為合作的這么一種關系,每年開春以后帶著企業家到當地去招技工技師,包括招一些高端的大專院校,設立展會,去招引人才。另外長興通過引進浙江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項目,這樣如果企業需要人才后就可以就地解決,不用踏出長興。
在招商引資過程中,長興首先是讓企業家填一張表格,這張表格叫七評一看表格,有七個指標,環評、能評、衛評、土地評、信用評等等,一是看企業家的素質,這表格填好之后交到大項目前度審核辦公室,然后到金融機構、環保機構、國土部門相關的職能機構進行審核,包括管企業的一些專家,技術方面的專家來論證你這個項目到長興來可行不可行,企業是否有這個能力完成預期項目。另外提倡土地集約用地,盡量往高層發展,建多層廠房,另一方面對國家商品開發區或者說商品園區對它的投資強度有個非常明確的要求,比如國家開發區每畝的投資強度要高于三百五十萬,加上流動資金,必須要到四個億才能拿一百畝地,這些問題解決了,才可以啟動工地程序,而且所有資金都到位后,才把國土證發到企業名下,這就保證了企業為了得到土地支付的資金和銀行融資的量基本上是相等的。
作者簡介:陳海盛(1990- ),男,湖南郴州人,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區域經濟學研究生;向嬌(1993- ),女,湖北恩施人,中央民族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系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