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企業發展需要資金血液來輸氧,在不斷實現資金供給和強化本身競爭實力的前提下使小企業的發展壯大。企業發展這些過程中需要銀行的全力支持,然而銀行如何界定哪些企業能否給予扶持,達到銀行與企業雙邊共贏是銀行幫扶企業發展的關鍵。對于本身資金能力本來都不怎么雄厚的小企業,銀行怎樣扶持和幫助這類小企業,就必須深諳企業發展的潛在能力,有目的地幫助他們發展壯大,為我國經濟發展多做貢獻。
【關鍵詞】銀行 ?扶持 ?潛力 ?小企業 ?合作共贏
一、引言
小企業的發展是現階段我國大部分地區經濟發展的現狀,介于這種以小企業復蘇的經濟發展態勢,我國銀行在幫扶行動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就小企業發展特點而言,其本身發展狀況在經濟和優化資源組合方面都亟需能夠實現更好合作的合作伙伴,如何了解小企業在發展中存在的困境與其內才存在的巨大發展潛力,靈敏地發現小企業在今后發展的巨大市場前景是銀行需要實現的重要工作目標。因此,本文就小企業范疇的界定和其融資特點等方面進行分析探討,并提出銀行在今后如何實現對具有相當發展潛力的小企業的幫扶措施,以期為我國小企業的發展提供更好的平臺。
二、小企業的界定和融資特點
(一)小企業的界定
小企業經營規模較小,注冊資金和發展的規模不大,但又比微企業較大,介于中型企業和微企業之間的一類企業被國家相關部門和銀行界定為小企業。
(二)小企業的融資特點
一是小企業融資渠道狹窄,主要依靠銀行貸款、民間借貸和內部積累。
二是銀行貸款作為小企業的外部融資渠道主要提供的是流動資金以及固定資產更新資金,而很少提供長期信貸。
三是小企業對貸款的需求具有“短、頻、快”的特點。即資金需求時間短,貸款需求頻率高,要求資金到位快等特點。
四是小企業往往缺乏合格的抵質押品,且借助專業擔保公司提供擔保的成本較高。
五是小企業對金融產品需求廣。隨著小微企業金融意識的提高,經常使用的金融產品已由存貸款業務擴大到結算、票據承兌、貼現、保函、信用證、出口議付和信用卡等產品。
三、小企業“貸款難”的主要問題
銀行與小企業之間不對稱的信息導致信貸交易問題的不斷加重,不利于銀企雙方的合作。其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第一是銀行難以獲得能夠對企業信任的信息;第二是企業難以給銀行提供可信的切確信息。
銀行在發展中貸款的主要期望收益是銀行貸款利率和借款人還款的能力兩個方面。銀行在貸款過程中不僅關心貸款利率的發展因素,同時還關心貸款中存在的風險問題。如果銀行在貸款過程中不能了解到借款人的具體投資行為,就會提高貸款利率迫使借款人退出投資市場,這就是銀行的逆向選擇行為;另外,銀行利率的提高也會誘使借款人選擇更高風險的投資項目,這就是一種道德風險行為,從而導致銀行貸款利率的增加的情況下也很難達到其預期的收入,反而加大更高的貸款風險。由此,銀行提高了小企業貸款申請要求,給小企業貸款帶來困難。
小企業經營規模小,資金融資能力相對較低,導致其發展在資金方面存在很大的難度,加之銀行要求抵押貸款額度限制要求較高,給具有潛在發展能力的小企業帶來很大的發展難度,這樣,小企業貸款難問題隨著時間推移較為凸顯,很大程度上導致小企業無法取得銀行的信任和大力支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甚至被淘汰。
四、銀行如何實現對具有潛力的小企業進行扶持信貸措施
(一)靈活獲取小企業經營中的“軟信息”
企業“軟信息”樣式不同,獲取的渠道也各不相同。銀行在獲取企業“軟相信”上要辯證選擇獲取渠道,降低銀行投資風險,提高銀行信貸效益,同時也能夠有效推動小企業快速發展,達到多向合作共贏。第一種途徑是通過辯證地制定“軟信息”調查途徑,如“三品”(企業主的人品、企業經營的產品和企業及企業主所擁有的物品)、“三表”(水表、電表和海關報表或稅表)等,通過這方面信息的收集與分析,掌握企業真實的經營情況,實現有的放矢地對小企業實現較低風險的信貸,提高信貸效益。第二種途徑是在貸款前通過小企業的存款、轉賬、現金管理、結算、相關電子銀行和投資理財等方面的信息來對小企業經濟狀況的分析和誠信度方面的甄別來確定對小企業的信貸額度和是否給予貸款。第三種途徑是通過對小企業在發展中所處的人際圈、企業發展圈和商業圈等方面所提供的具體發展信息來收集企業的可信貸信息,從而提高信貸效率,降低信貸風險。
(二)實現銀行小企業信貸機構建設,提高“軟信息”利用效率
在“軟信息”收集途徑可行的條件下,充分考慮到“軟信息”無法實現量化和快速傳遞的缺點,銀行應建立信貸機構,提高信貸效益,同時也能夠給小企業的發展帶來更多的服務便利。
(三)準確處理“軟信息”
一是提煉關鍵“軟信息”,針對不同類型的小企業、不同類型的信貸業務形成專門的信貸審批要點和標準。二是圍繞“軟信息”做文章,積極推進信貸產品創新。在“軟信息”優良的情況下,可適當放寬擔保條件,豐富抵質押品種,條件成熟的還可以提供信用貸款。三是對經營效益較好、資金需求旺盛的銀行分支機構適當下放貸款審批權限,提高其自行審批的額度,為基層行提供較為廣泛的貸款投向空間和自由度。四是建立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既要避免放權后可能導致的道德風險和代理問題,又要避免問責過度影響信貸人員發放小企業貸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五、結語
綜上所述,要實現更好的銀企合作,我們要求小企業在發展中盡量提高自身的誠信度,不斷強化自身的誠信能力,做一個有絕對信用度的小企業。同時,銀行在扶持具有發展潛力的小企業的同時要實時關注這些小企業的發展動態,運用好“軟信息”的實際調查效果,有效監督和管理小企業的信貸資金,既能夠做好銀企之間的互助合作共贏工作,又能保證銀行的信貸風險,為我國企業經濟的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王兵.論中小商業銀行小微信貸業務發展與風險防范[J]. 農村金融研究,2012(4):15-19.
[2]姚長存.銀行信貸視角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研究[J].農村金融研究,2012(4):20-24.
作者簡介:夏天(1980-),男,漢族,內蒙古呼和浩特人,本科,就職于內蒙古自治區農村信用社聯合社,研究方向:農村金融的風險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