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 哲
通遼職業學院
以聽說能力為重點的高職英語教學探究
閆 哲
通遼職業學院
與大學階段的學習不同,高等職業院校英語教學應該以培養學生交際能力為首要目標,爭取英語教學能夠為學生的就業和可持續發展提供必要的資本。這就需要在英語教學中重點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依照有關文件的新要求,本文剖析了當前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旨在探究以聽說能力為重點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和方法。
高職英語;英語聽說能力;探究
近年來,我國高職教育取得了跨越式發展,高職院校的畢業生因為其動手實踐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普遍較高而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目前,不少人才交流市場上開設了面向高職學生的崗位,加之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高職院校的發展形勢一片大好。不斷推行以聽說能力為重點的高職英語教學改革,是提高其自身教育水平的需要。
隨著社會對畢業生要求的不斷提高,高職英語教學根據教學大綱要求的變化不斷改進,更加突出對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但是從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活動實踐中我們可以發現,其英語教學仍存在不少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教學理念不能與時俱進
目前,部分高職院校的教師仍在運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陳舊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進行英語聽說能力教學。教師仍在課堂上處于主導地位,一味的灌輸一成不變的知識,不利于學生主動求知,培養其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教學理念不能與時俱進是當前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活動實踐存在問題的根源。
1.2 培養聽說能力的意識不強
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一個普遍的問題是,盡管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相當可觀,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較為濃厚,但是在面對英語聽說實踐時卻不能表現出足夠的自信和勇氣,甚至不敢開口去表達。這與教師不夠著重要求學生聽說能力提升有很大關系。
1.3 授課模式滲透不正確的思想
許多教師授課時主要是講解語法、翻譯、寫作等知識,并且以考級為導向,旨在授課即為增加證書考取的通過率。這會使學生形成僵化的思維模式,無法激發其將理論投入實踐的興趣和主動性。總之,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應該得到強調的實用性和應用性并沒有完全體現出來,無法承擔起培養技術、生產、管理和服務等領域專業人才的重任。
2.1 轉變教學理念
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正確把握情感教育的精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師生之間不僅有認知方面的信息傳遞還需要情感方面的交流。興趣的培養依賴于教師情感上的引導,有利于使學生情緒飽滿,熱情高漲的投入學習中,實現更高效更有質量的學習效果。學生在輕松的課堂環境下會更加敢于表達和交流,達到“講得出,聽得懂,用的對”的效果。同時,教師還應該積極創設實際應用情境,鼓勵學生開口說,用心聽。
2.2 改革教學模式
首先,行動導向的教學組織模式當下已成為我國廣大職教領域教師、管理者和研究人員的倍加推崇和擁護的教學模式。變“理論教學”為“實踐教學”,變“教師為中心”為“學生為主體”,變“被動學生”為“主動學習”。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和協調者,需要放寬政策,讓學生在自己動手實踐的基礎上掌握職業技能,習得專業知識、把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為教學目標,拋棄以往用的死板的教科書,把教學內容量化成一個個明確的學習任務,讓學生自主完成。其次,在英語課堂中充分結合英語的娛樂性、趣味性和知識性,科學組織課堂活動,將文字、動畫、聲音等引入多媒體網絡技術中,使整個語言環境變得活潑有趣,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
2.3 改革課程設置
在課程設置改革中,應該在課程學時的分配上體現重視培養學生專業領域內聽說能力。目前我國大部分高職非英語專業院校的英語課程設置不夠完善合理。第一學年開課,課時在120學時左右,第二學年學生自學,報考英語等級AB級考試,第三學年入崗實習。課程的限制使教師疲于完成教學內容而無力訓練學生的聽說能力。所以,高職英語教學課程設置應該體現職業崗位的需要,強調能力本位性,增加或者調整有關課程,進行工作任務分析,著力于學習情景設計,使聽力、口語教學貫穿在教學的方方面面。
2.4 完善英語能力考核機制
目前,高職院校英語能力考核主要以筆試為主。形式單一,不利于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培養。要加強對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過程性測試工作,實施過程性考核和終極性考核相結合的考核評價體系,不再“一錘定音”,而是循序漸進,逐步培養學生英語聽說能力,實現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目標,真正幫助高職學生有效就業。
作為以第一課堂教學活動的有益延伸和必要補充,高職英語第二課堂也應該貫穿重視聽說能力培養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英語課外活動中克服厭學心理,逐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揮提高英語知識實際運用能力的主觀能動性。
3.1 營造以聽說為主的高職英語第二課堂良好氛圍
為高職學生開展以聽說為主的第二課堂活動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不僅需要微觀上學習、家庭方面的努力,還需要宏觀上整個社會環境的支持。
首先,從學校層面來說,要把第二課堂納入到課程體系中去,保持與第一課堂平等的眼光設置各項教育活動。比如,學校可以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加入對聽說為主的商務英語能力要求。同時,學校在第二課堂活動過程中給予學生一些學分上的壓力,對激發學生主動性和積極性具有重要意義。在教師層面上,主要是利用自己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專業知識對學習者進行有計劃分步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方面的指導。畢竟,聽說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高質量的方法策略指導可以直接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
其次,家庭也應該在推動高職求學的孩子積極參與英語聽說第二課堂上做出相應的努力。家長情感上的正面鼓勵可以鼓勵學生將學到的知識真正應用于實踐,鞏固在第一課堂學到的知識的同時,增強自我展示的自信心。同時,家長也應該在學生開展第二課堂英語聽說能力活動中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比如購買學習工具、活動經費等。
最后,在社會已經進行過大范圍英語普及的前提下,稍加教學宣傳,使更多的人參與其中,就能為高職學生創設較好的第二課堂活動氛圍。社區是高職學生進行英語第二課堂學習的重要場所。學生在自己熟悉的社區環境下已經具備一定人脈關系,有利于活動的開展。同時,工學結合這一高職教學的目標也決定了企業可以成為以聽說為主的英語第二課堂教學的平臺。學生可在寒暑假期期間借實習機會深入企業,根據企業的不同需求開展和自己本專業相關的實踐活動。
3.2 創新以聽說為主的英語第二課堂活動形式
首先是自主型活動,它是最容易操作的活動之一。比如早讀、收聽英語廣播獲錄音等。利用多媒體網絡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加真實的語言環境。其次是合作性活動。英語角、英語口語大賽等形式的團體活動形式能夠使學生大膽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想法,加上娛樂、表演活動的生動有趣性,能夠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提供更多樣的認知體驗。最后是人文性活動。英語電影角色配音、英語沙龍、話劇表演等不僅能夠通過模仿、朗誦、討論的方式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也有利于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就要清楚地認識到高職英語聽說能力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剖析這些問題存在的原因,爭取能夠探究解決現存問題的新對策,運用新思路滿足教學新目標提出的要求。要使學生認識到英語聽說能力在當前社會的作用,培養學生主動開口說英語的習慣,幫助學生有效就業。
[1]徐曉丹.高職英語教學的重點轉移[J].職業技術,2010,(8):27.
[2]吳薇.高職英語聽說教學對策[J].科技資訊,2014,(32):161-161.
[3]周丹.創新高職英語聽說教學改革研究[J].青年與社會, 2014,(5):186-186,187.
閆哲(1981-)女,蒙古族,內蒙古通遼人,本科,通遼職業學院,高校中級,專業英語,研究方向: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