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璐娜
沈陽醫學院
信息技術環境下的高校英語教學研究
李璐娜
沈陽醫學院
近年來,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推動了高校教育事業的發展,但高校也將面臨新的教學考驗。如何將現代教學技術與傳統教學手段完美的融合起來,更好的挖掘學生學習的熱情及活力是現代英語教學當務之急。為了更好的促進現代高校英語教學發展,迅速實現教學全面改革,優化教學資源配置,本文從高校英語教學環境入手,對信息技術環境下的英語教學技術展開了深入研究,期望能夠對學生英語綜合使用能力和知識學習能力有所助益。
信息技術;教學資源;多媒體教學
本文系2014年遼寧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研究成果
英語教學改革已經成為我國新時期的一大教學熱點問題,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信息技術環境下的英語教學水平,轉變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雖然我國大多數高校的英語教學條件有所提高,但是多媒體教學軟件和語言實驗室的實際利用率并不高。下面我們就這一問題展開具體論述。
由教育部頒發的英語教學要求使我們有了明確的英語教學目標,充分利用好現代化信息技術所創造的良好教學條件,掌握教學發展的契機,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以信息技術為依托,開展個性化教學,挖掘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各大高校可以結合多方面英語教材,建立自己的英語網站,開闊學生英語學習事業,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英語網絡自學條件。
語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或是人際交往過程中語言學習效果更加顯著,這也剛好符合建構主義理論指導思想,該思想將學生同叫徐情境、媒體完全融合到一個教學模式當中,充分展現了知識和能力的發展過程,強調了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完全顛覆了傳統教學當中學生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教師應當充分利用現有教學資源和有效認知手段刺激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當中來,培養學生自主語言知識體系,更好的掌握語言學習內容。基礎語言能力、交際思想觀和綜合文化體系是建構學生語言要素的幾大重要因素。
我們必須要了解新時期教學模式特點,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活動,才能夠最大限度的利用教學資源,做好英語教學工作。首先,我們應當明確教學基本要素內容:教師、學生、教學內容和技術,它們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教學要素,四者相互聯系、相互作用,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
現代信息技術為英語教學改革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據有關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閱讀時能夠記住10%的內容,聽的內容能夠記住20%,看到的內容能記住30%,同時看到、聽到的能夠記憶50%,而在交流內容就能夠記下70%的內容。將信息技術引入英語教學課堂,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多媒體教學課件能夠將現實情境更加真實、生動、立體的展現到學生的面前,從聽覺、視覺和觸覺的角度上對學生進行多重感官上的刺激,利用窗口交互操作、圖形界面和觸摸屏技術實現人機對話,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成績。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課堂的應用,打破了傳統課堂教學形式的束縛,給學生提供了更加廣闊的選擇空間,能夠有效發揮學生的主管能動性、更好的挖掘學生潛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信息技術環境下英語教學模式有別于傳統教學模式,下面我們就其特點進行總結和歸納:“2+3”混合式自主學習模式,它實現了傳統課堂教學與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充分利用了現代化教學手段,營造了良好的自主學習環境,能夠更好的培養學生語言聽說讀寫能力。2是指兩個學時的網絡自主學習,3是每周3個學時的傳統課堂教學,理論知識與實際訓練相結合。多媒體網絡教學仍是以課堂教學為主,并加以網絡自主學習、采取互助式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經過長期教學實踐證實,這種教學模式更好的保障了英語教學質量,創設了良好的個性自主學習,同時也為英語教學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多媒體網絡教學要嚴格遵循“以學生獨立學習為主,教師指導為輔”原則。教育教學的根本目的在于培養一個能夠獨立學習者,使學生能夠完成獨立自主的學習工作。信息技術環境下的英語網絡教學主要憑借豐富的網絡資源,給學生創造更加生動、形象的學習環境、對話情境。
加強課堂教學講授。信息技術環境下的英語教學模式不能夠完全承襲傳統的教學模式,也不是對傳統教學的完全顛覆,而是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教師的主導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多媒體教學只是教師開展教學的一項現代化工具。因此,我們不能夠完全忽略教師作用,忽視基礎知識講授的重要性。只有在扎實的語言知識的基礎上,才能夠更好的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實現網絡自主學習的良性發展。信息技術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它實現了長距離大量信息的交流和快速傳遞,給我們創建了一個便捷、美好的虛擬世界。但也正因如此,學生常常會沉溺于虛擬的網絡游戲當中,荒廢學業、難以自拔;而不良分子又利用網絡平臺向學生傳遞犯罪信息,給歪風邪氣提供了生長的溫床。因此,我們應當加強網絡監管,屏蔽不健康網站,創造良好的網絡學習環境,建立嚴格的獎懲制度,端正學生的網絡學習態度,保證教學質量、實現健康教學。
信息技術環境下的英語教學已經深入人心,多媒體教學平臺的運用已經日漸完善,且網絡課堂教學模式成效頗豐,我們應當堅持理論指導實踐原則的基礎上,大膽創新、用于實踐,從實際調查分析改革的正確性。根據學生語言綜合能力運用情況、自主學習成效等方面判斷網絡教學的優點和不足,不斷改善信息技術環境下的英語教學模式,提高高校英語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我們應當充分認識信息技術環境下給英語教學帶來的優勢,充分利用網絡媒體豐富的教學資源,改善高校英語教學環境,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充分挖掘學生自身潛力,增強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多媒體教學優勢,促進課堂教學與網絡教學的優勢互補,更好的完成高校英語教學工作。
[1]邢夢琦.翻譯專業學生基于互聯網輔助翻譯學習的實驗[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2]張德鳳.非英語專業學生詞匯學習策略對比研究[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九輯)[C],2011年
[3]周穎.網絡英語學習生態系統中的教師作用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