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存
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職業教育中心
用優點“溶化”不足
王保存
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職業教育中心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一所學校任校長的時候,發現一個四歲的小女孩摘下了一朵玫瑰花,他沒有簡單批評制止,而是蹲下身子,親切地問道:“孩子,你摘這朵花是送給誰呀?能告訴我嗎?”小女孩羞怯地說:“我奶奶病得很重,我每天都陪她說話,我告訴她校園里開了諸多非常大的玫瑰花,奶奶就是不相信,我現在摘下來送給她看看,看過了我就把它送回來。”小女孩天真的回答,淳樸的小臉,讓蘇霍姆林斯基心里很感動,他拉著小女孩的手又回到花園,摘下兩朵大的玫瑰花對她說:“一朵是獎勵你的,因為你有充滿愛的心靈;另一朵是送給你奶奶的,感謝她培育了你這樣好的孩子。”
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批評一個孩子所犯的錯誤很容易,可是,要呵護和培養一個孩子的愛心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因為在孩子的成長的過程中,他的愛心會慢慢地溶化或吸納他的錯誤,可無情的批評和處罰可能毀掉孩子愛心的火花。所以,對教師來說,培養孩子的愛心比對他們的錯誤進行無情指責重要啊!”教師的責任當然包括發現學生行為中的“不足”,但首要的責任是把“優點”尋找出來,用“優點”消化“不足”。如果總盯者孩子的缺點不放,你會發現孩子的缺點越來越多,如果你總盯住孩子的優點不放,你同樣會發現,孩子的優點越來越多。
06年春天,我用我任班主任的05級機電二班舉行了一堂青年教師匯報課。由于是自己班的學生,我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了解較為深入,授課時可以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設置問題,并選擇不同水平的學生分層回答問題,學生反應比較積極,課堂氣氛活躍,整堂課進行的很順利。分析完了王熙鳳的人物形象后,我提出了一個較簡單的問題,答案就在剛剛講完的知識點中。當我問到“有誰能回答這個問題”時,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舉起手來。“這個問題不難回答,只要同學們動動腦筋,回憶一下剛剛學過的內容,一定會找到答案。”我略加引導,叫了一名剛才沒認真聽講也沒有舉手的學生:呂曙光。所有人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到呂曙光的身上,只見他的臉一下子變得通紅,似乎連耳朵也紅透了。面對我帶有一絲責難的目光,他極不自然地站了起來,低垂著頭,細如蚊蠅地說了聲:“我不會。”班里一陣哄堂大笑,甚至還有學生小聲地嘲笑道:“大笨蛋”!呂曙光的臉更紅了,頭更低了,站在那里手足無措。如果事情到此為止,也許并不會對他造成什么傷害,但接下來我的“靈機一動”卻給他帶來了更大的傷害。在課堂練習這一環節中,我要求學生學習小說中描寫人物的方法,5分鐘即興作文描寫一個人物。看著眾多學生無處下筆略帶茫然的神情,我靈機一動:“剛才我們請呂曙光同學起來回答問題,他的言行舉動同學們都注意到了吧?下面就請同學們來寫寫他吧!”學生們又是一陣哄笑,幾分鐘后,一名學生站起來念了她的作文,呂曙光滑稽而又尷尬的形象在她筆下惟妙惟肖地展現出來。
這堂課順利結束,我自認為講得比較成功,而那靈機一動也成了我最滿意的一點。但在課后評課中,一位同事的質疑卻如暮鼓晨鐘般讓我從沾沾自喜中清醒過來:“你這么做會不會傷了學生的自尊心?”我的心猛地打了個寒噤,后悔莫及:只是課堂走神而已,是任何一個學生都可能犯的小毛病、小缺點,可我的方式太簡單,也太傷人了。盡管我馬上采取彌補行動,找他談心,鼓勵他,并為自己的草率向他道歉,但無庸質疑的是:他確實在同學們的笑謔中消沉了好一陣子。一個小小的缺點,一個輕率地處理方式,卻讓學生的心靈受到傷害,讓我怎能不引以為戒?
我們的學生雖然缺點多多,但身上同樣還是有很多的閃光之處。我們班有兩名男學生,學習成績不好,作業不能獨立完成或者完成不認真;自我約束能力較差,安排打掃衛生經常遲到或者敷衍了事,但他們也不是那種故意找別扭的學生,比較喜歡親近老師。針對這一特點,我沒有疾言厲色的批評他們,而是想辦法約束他們。對于作業不能獨立完成或完成不認真問題,我讓他們每天放學前跟我說說:當天各位任課教師都布置了什么作業,他們完成了哪些;第二天上課前再問問他們完成情況,并且經常了解課代表作業上交及完成質量,一旦有進步就請任課教師在班上公開表揚。對于打掃衛生經常遲到或者敷衍了事問題,我安排他們拖地,并且要求他們拖完后找我匯報一下,由我抽查,如果不干凈就得重干,或者利用體育活動時間由我監督補上,干的認真負責也總是不忘夸他們兩句。就這樣,一段時間之后,雖然沒有疾言厲色的訓斥,但他們也養成了按時拖地的習慣,即使不用他們每天報告也干得不錯。我不定期的抽查、表揚,也讓他們始終不能放松自我要求,干勁越來越大。現在,這兩名學生關心集體,集體榮譽感強,即使偶爾又犯了錯誤,也會主動找到我承認錯誤,他們的不足在被長處一點點補足,他們的缺點在被優點一點點溶化。
我們經常感慨省心的學生太少,我們總在為學生的缺點嘆息不已。但在感嘆的同時,我們是否考慮過我們是不是對學生過于苛求了?工作方法是不是過于簡單粗暴了?“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作為一名教師,我們不能苛求教育對象——我們的學生——完美無缺,更不能用簡單粗暴甚至傷害學生自尊的教育方式進行管理。還記得看過這樣一則寓言:寒風和太陽打賭,看誰能讓行人先脫掉外衣。寒風使出渾身的力氣,拼命地吹呀吹,可是風越大,行人把衣服裹的越緊;輪到太陽時,它不慌不忙地灑著陽光,暖洋洋的照著行人,行人感到熱了,于是脫掉了外衣。我們的教育同樣如此,對待學生決不能像“寒風掃落葉一樣無情”,而應給予更多的關心幫助。
綜上所述,接受學生不慎犯下的小錯誤或改不掉的小毛病,大力表揚學生的哪怕是微小的優點,讓學生從教師的眼中看到寬容,從教師的聲音里聽出關愛,那么優點就會一點點地“溶化”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