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晨
摘 要:運用SWOT分析河南省開放型經濟發展的優勢、劣勢、機遇和威脅。表明河南省具有明顯的區位、資源及人力成本優勢,同時中原崛起的戰略實施和國內產業結構調整,為河南開放型經濟發展帶來了重大機遇,但河南省對外貿易和FDI結構失衡,方式單一,此外,國際市場需求低迷,貿易摩擦及壁壘繁多,為河南省開放型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阻礙。
關鍵詞:開放型經濟;SWOT;河南省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5)03-0057-02
隨著國際分工與國際合作的日益密切,以及中部地區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河南省開放型經濟也在不斷發展,尤其是近些年來取得了較大的進步。但河南省開放型經濟發展與全國平均發展水平比較而言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
一、河南省開放型經濟發展優勢
(一)河南省區位優勢
河南地理位置優越,地處沿海開放地區與中西部地區的結合部,是中國經濟由東向西梯次推進發展的中間地帶,在貨物的運距和運費等方面有較大競爭優勢,是承接國際間、東部沿海以及港澳臺等發達地區產業梯度轉移的重要省份。此外,國家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戰略部署,更加凸顯了河南獨特的區位優勢。
(二)自然資源條件優勢
河南是全國礦產資源大省之一,且是中國中西部地區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裝備制造業基地。強大的能源供給能力、相對完善的配套產業體系和具有明顯競爭優勢的原材料產業,不僅為河南省開放型經濟發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能源與原材料保障,也為河南省承接國內、國外企業的產業梯度轉移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三)勞動力數量和成本優勢
河南是全國人口第一大省,勞動力資源豐富,2011年底總人口1.05億人,其中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40.6%;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59.4%。全省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28人。勞動力成本相對低廉,對于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發展具有顯著的成本優勢。改革開放以來,河南省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數量居前,為中國的工業化進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二、河南省開放型經濟發展劣勢
(一)外貿商品結構不均衡,貿易結構仍需優化
在河南省對外貿易商品結構中,進出口主體均為機電產品,外貿商品結構嚴重失衡。從對外貿易結構來看,一般貿易占河南省比重較大,均在74%以上,而加工貿易比例則相對較低,只占河南省對外貿易總額16.8%。此外,集體企業和其他企業出口比重較高,表明河南省的集體企業相對活躍,而外商投資企業活躍度不足。
(二)河南省對外貿易市場集中度高
河南省進出口貿易主要集中在少數幾個國家和地區,市場集中度過高。美國、歐盟、日本、東盟、香港、加拿大、澳大利亞、韓國、印度和俄羅斯十大出口市場占河南省出口的八成以上。韓國、日本、東盟等十大進口市場占全省進口的九成以上。河南省外貿市場多元化體系遠未形成,對外貿易市場集中度依然過高。
(三)FDI總體規模較小,投資方式單一
2011年河南省GDP位居全國第五,而FDI僅占全國總量的8.69%,說明河南省的FDI規模總體偏小,與河南省的整體的經濟狀況不相符合。此外河南利用外FDI的方式主要集中為外商獨資與合資經營方式,形式較為單一,且外商股份有限公司的比例越來越小,而投資效益高、手段先進的獨資企業,無論是絕對量還是相對量都明顯少于沿海省市。BOT(建設—經營—轉讓)、TOT(轉讓—經營—轉讓)等很多方式在河南也很少。
(四)河南省FDI產業分布集中
河南省FDI主要分布在第二產業,占到了FDI的70%左右,第三產業占26%左右,第一產業占4%左右。且外商在第一產業投資的比重在逐步增加,在第三產業的投資呈現出下降趨勢,從2007年的26.21%下降到了2011年的24.65%。
(五)河南省高端人才聚集不足
河南省是中國高校的重要生源地,但是河南省每年能招回的大學生卻寥寥無幾。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省外求學的河南人當中,有2/3的人選擇不回河南。從2002年后,河南每年外出求學人數超過10萬,但選擇學成回省的只有兩三萬人。這些由河南付出巨大教育成本培養出的人才,在科、教、研領域,特別是能夠創造高附加值的知識經濟領域的人才移居省外工作,這對急需發展人才的河南無疑是一種損失。
三、河南省開放型經濟發展機遇
(一)中部崛起重大戰略的實施
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是黨中央國務院從中國社會經濟發展及現代化建設全局出發作出的又一重大決策,同時也是中國現階段總體發展戰略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2007年出臺的支持中部地區崛起的相關政策中,黨中央國務院明確提出將中部地區的26個老工業基地城市列入比照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政策實施范圍。在上述26個老工業基地城市中河南省就有5個,即鄭州、洛陽、開封、平頂山和焦作。這些都將為河南省發展開放型經濟提供前所未有的契機。
(二)國內產業結構調整與產業轉移
經過多年的改革開放和政策傾斜,東部沿海地區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能耗高、占地多、耗水多、用工多的高成本、低附加值產業的新問題也不斷出現,地處中部的河南省正好處在東西部地區產業梯度轉移的關鍵點上。河南既有相當成熟的產業基礎,也有高素質的勞動力資源,而且礦產資源和能源等自然條件優厚,如果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改善投資軟環境,就有可能成為東部產業向外梯度轉移的首選地。
四、河南省開放型經濟發展威脅分析
(一)全球經濟復蘇遲緩,國際市場需求低迷
2012年歐債危機愈演愈烈,歐盟經濟體遭受嚴重沖擊,歐元區國家消費能力迅速下降。隨著歐債危機迅速蔓延,全球經濟前景惡化,經濟運行風險加劇。2012年河南省從美國、日本、歐盟等3市場進口占全省進口的28%。河南省對美國、日本和歐盟等3市場出口占全省出口的56.9%。持續萎縮的歐美日等主要經濟體的制造業,屢創失業率新高,導致市場需求明顯不足。由于全球經濟普遍低迷,國際市場復蘇緩慢,河南省的外需市場不容樂觀。
(二)貿易摩擦大量增加,企業成本壓力不斷上升
2012年世界各主要經濟體先后陷入深度衰退,諸多國家就業形勢嚴峻,國內政治壓力增大。為保護國內經濟實體,緩解就業壓力,世界各國紛紛采取提高進口關稅、禁止或限制特定商品進口等貿易保護措施,包括河南省的傳統出口商品輪胎和太陽能電池等在多個海外市場遭遇貿易摩擦,出口嚴重受阻,對河南省的外貿造成了不利影響。歐美等發達國家盛行貿易保護主義,一些新興市場國家也頻頻效仿,貿易壁壘層出不窮、花樣翻新,涉及的產業在不斷擴大,這使中國面對的國際貿易環境也趨于惡化。
參考文獻:
[1] 黃曉玲.中國對外貿易概論[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3.
[2] 張緒美.關于西部地區發展開放型經濟的思考[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4,(11).
[3] 王熒.江蘇浙江開放型經濟比較研究[J].市場周刊,2004,(9):160-161.
[4] 張志元.國際直接投資新理論介評[J].世界經濟研究,1998,(3).[責任編輯 陳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