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新國 徐巍
摘 要:溫泉旅游已經成為十分受大眾喜愛的休閑旅游產品。作為溫泉旅游發展的新寵,河北省隆化縣森林溫泉借助其獨特的資源優勢和政府的大力支持,迅速崛起。從休閑視角,以河北隆化為例,探討森林溫泉發展的開發策略,對于推動休閑森林溫泉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河北隆化;休閑;森林溫泉
中圖分類號:F5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5)02-0132-03
引言
溫泉旅游是將休閑養生與旅游度假的有機結合,有“朝陽產業中的朝陽”的美譽[1]。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品位的提升、休閑時間的充裕、養生心態的形成,我國的旅游方式正在從單一的傳統“包價游”向休閑、度假、觀光、養生為目的的綜合旅游過渡。溫泉旅游正好適合了當今大眾的心理需求,成為21世紀的旅游熱點,成為旅游經濟中新的“增長極”。目前,我國溫泉旅游發展存在類型單一、同質化競爭嚴重、面向大眾不足,缺乏文化內涵等問題,使一些度假區或溫泉景區走向沒落,嚴重影響了溫泉旅游行業的發展。如何在21世紀這樣一個休閑世紀的大背景下,結合自身的優勢資源,挖掘溫泉旅游文化,拓展溫泉旅游空間,創新發展模式,實現休閑溫泉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必須要考慮的問題[2]。
一、我國溫泉旅游發展與森林溫泉
我國的溫泉發展歷史悠久,是溫泉資源最為豐富、開發利用最早的國家之一。早在先秦的《山海經》里就有了“溫泉”的記載,漢代專著《溫泉賦》中就已經開始描述溫泉的治病養生功效,此后北魏酈道元所著的《水經注》、北周庾信寫的《溫泉碑文》、李世民筆御書《溫泉銘》并修建“湯泉宮”、明朝李時珍在《本草綱目》等已經開始對礦泉進行分類表述[3-4]。
雖然我國溫泉開發有著如此悠久的歷史,但是溫泉資源作為休閑旅游開發卻相對落后。隨著改革開放,旅游行業發展,休閑觀念增強,我國溫泉旅游開發迅速崛起,出現了從治病養生向休閑旅游,從單一形式向綜合方向,從小眾化到大眾化,從室內向室外的發展趨勢[5]。溫泉旅游成為以休閑體驗、感受文化為目的的一種健康旅游類型。它緊跟休閑時代發展步伐,符合現代大眾的消費理念,充分滿足了人們健康養生與休閑旅游的精神需求。因此,休閑視角下的溫泉旅游發展必將成為大眾的必然選擇[6]。
在溫泉旅游迅速發展的今天,森林溫泉獨具特色。森林溫泉以溫泉為主體,使溫泉旅游項目和相關配套施舍融入到自然的森林中,注重回歸大自然的精神感受,實現自然與人工的外在結合,促成自然與身心的內在融合。
同時,完全來自大自然的溫泉、溫泉周圍的生態環境,以及長久以來溫泉地積演的深厚的溫泉文化促成了自然和人文完美結合的眾多不同地域空間( 溫泉旅游地),最終促成了身、心、自然三者的和諧統一[6]。森林溫泉景觀主要包含溫泉水系景觀、森林地貌景觀、環境氣候景觀、人工建筑景觀[7]。
(一)溫泉水系景觀
溫泉水系景觀是森林溫泉發展最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在這里包含兩個重要部分:自然水系與人工水系。自然水系主要是溫泉泉眼及其自身發展所成的水系,往往在開發利用前處于原始的無規則狀態。人工水系是指為了更好地利用溫泉資源修建的所有相關配套及旅游開發的娛樂設施。溫泉水系應注重與自然地結合,巧妙設計相關配套設,充分利用地形與周圍深林,形成池在林中,人在池中,處于林中的獨特景觀特色。
(二)森林地貌景觀
森林溫泉的開發特色在于森林環境的充分、巧妙的利用。特別是像隆化縣這樣四季分明的山區,會使游客在享受溫泉的同時可以充分享受一年四季森林的變化:春日的新綠,夏日的蔭翳,秋日的落葉,冬日的白雪。當然,在這里要強調,為了實現森林景觀的最優化布局,森林包括原有自然生長林木、人工栽植的林木以及其他所有林木和花卉。
(三)環境氣候景觀
森林溫泉除溫泉水系與森林之外,還受到地形、地貌、環境、氣候等諸多因素影響。這些環境氣候因素在森林種類、溫泉資源類型、景觀的開發設計方面往往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與此同時,在這里擁有清新的空氣、良好的生態環境,與森林、溫泉相得益彰,形成了獨特的環境氣候景觀。
(四)人工建筑景觀
森林溫泉中的人工建筑景觀不僅可以包含前文提到的人工水系、人工森林,還包括森林旅游開發過程中所有的相關配套建設,如會所、餐廳、休息廳等等所有其他旅游度假設施。在這里要強調,建筑設施要以充分體現原有森林溫泉特色為基礎,最大限度地使游客沉浸在深林溫泉的感受中;建筑體量要精致小巧,并注重良好的功能分區,注重視野上的美學享受。
二、河北隆化森林溫泉概述
河北省隆化縣地處河北省承德市東北部,位于燕山北部冀北山地南麓山區,京津、環渤海及承德三大戰略圈的交點位置。境內大衍嶺山脈、燕山山脈、盧龍山脈和黑山山脈縱橫交錯,層巒疊嶂。境內水資源豐富,5條主要河流流經該縣,分別為灤河、伊瑪圖河、伊遜河、鸚鵡河和茅溝河,5條河流均屬于灤河水系。隆化縣境內溫泉資源豐富,其中主要的有茅荊壩森林溫泉、七家森林溫泉、郭家屯溫泉、唐三營西大壩溫泉等。以七家溫泉為例。七家溫泉泉水清澈透明,無色、無味、無懸浮物,泉眼有氣泡冒出,無論冬夏都有熱氣升騰,溫度高達80℃,地表有多個熱泉出露,泉水流量一般1.6—10m3/h;溫泉水質屬于低礦化度(<1.0克/升)的硫酸鈉型水,PH值7.56,總硬度33.23mg/L,總堿度115.09mg/L,礦物質成分有:鋰0.45mg/L,鍶0.08mg/L,鋅0.05mg/L,F+15.60mg/L,偏硅酸等含量達到并超過熱礦水標準。泉水對皮膚病、風濕病、骨痛病等癥有顯著療效。因此,隆化縣提出抓住機遇,打造森林溫泉之都的目標,大力發展休閑旅游產業,其中包括目前正在全力建設發展的茅荊壩楓水灣森林溫泉城項目。
三、休閑視角下隆化森林溫泉發展
隆化森林溫泉的發展以溫泉資源為核心,圍繞市、縣旅游發展規劃,結合豐富的山地森林資源,配套休閑、娛樂、康體、健身、觀光、會務等設施,形成綜合發展立體服務的旅游度假區[8]。在發展規劃過程中以休閑的視角,長期考慮,堅持可持續的發展道路。
(一) 從休閑視角,挖掘森林溫泉文化
溫泉文化是溫泉旅游開發的核心,是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是保持溫泉旅游開發經濟增長的持久動力。溫泉文化是指人們在長期的認識、研究、開發、利用和保護溫泉資源過程中所創造的一切文化,它以溫泉為物質載體,使溫泉文化及其他各種相關文化精神得以“物化”體現[2]。
在隆化的森林溫泉旅游開發過程中,首先,要以森林溫泉養生文化為核心,加大挖掘溫泉文化的深度,將溫泉文學、溫泉歷史、園林藝術、泡湯藝術等文化形式融入到森林溫泉產品開發中,賦予森林文化產品更多的文化內涵,產生持久的活力[9]。其次,以溫泉文化為線索,加強縣域文化旅游的關聯度,將溫泉文化與隆化特有的歷史文化、民族文化以及紅色文化相結合,形成縣域文化旅游鏈條,促進協調發展。最后,以森林溫泉文化為載體,培育休閑文化,增強大眾休閑意識,促進休閑消費,挖掘潛在動力,促進森林溫泉旅游發展。
在休閑視角下,隆化森林溫泉文化會經歷文化挖掘、文化創造、文化構建、文化賞析的發展過程,注重人們在休閑度假中身與心的放松與享受,在調整身體的同時,提升了自身的文化內涵,使著力打造的特色森林溫泉文化具有強烈的旅游認同,從而實現以文化為核心競爭力的可持續發展道路[6]。
(二)從休閑視角,構建森林溫泉空間
從休閑視角構建隆化森林溫泉空間,主要是從縣域森林溫泉空間與具體森林溫泉旅游項目兩個尺度出發。這里強調的休閑視角不僅包含了森林溫泉,也包括了所有可以達到休閑放松目的、與森林溫泉有空間關系的旅游實體。
隆化構建森林溫泉發展,要緊緊圍繞縣域內森林溫泉資源,緊密結合隆化縣“一帶三區”的旅游發展產業布局,圍繞承德市休閑旅游發展規劃,為縣域溫泉發展構建良好的空間。與此同時,規劃布局森林溫泉發展空間過程中,注重與以采摘為核心的農業觀光區,以董存瑞烈士陵園區和苔山戰場遺址為核心的紅色旅游區的協調發展,形成相互促進的和諧發展空間。
森林溫泉度假區的空間構建要根據其溫泉資源特點,充分考慮縣域溫泉資源分布、區位條件、市場定位等因素。目前,隆化縣正在探索社區化的森林溫泉發展模式,形成以森林溫泉產業為主導產業的經濟體系和產業鏈,使休閑旅游體系與居民生活相結合,在保障當地居民享受溫泉的權利同時增加經濟收入,促進結構轉型,平衡社會效益和旅游經濟效益,又保障了旅游區的高人氣,使之有能力建設特色城鎮景觀,平衡四季游客,建成多元化多層次的森林溫泉社區。在溫泉社區中包含城鎮中心區、居住生活區、溫泉度假區、溫泉會議區、林業生態區、后備發展區。其中溫泉度假區有包含溫泉酒店、康健中心、美容中心、休閑中心、娛樂中心、購物中心、溫泉泳池、露天湯池、溫泉別墅等。這樣形成了縣在市內,縣內協調,社區在縣內,社區內協調發展的森林溫泉空間。
(三)從休閑視角,打造森林溫泉品牌
品牌的打造無疑是一張最有影響力的名片,如北京故宮、承德避暑山莊、杭州宋城,“印象”系列等等。從休閑的視角,要打造的這張名片不僅可以讓大眾知道、會到這來、能呆得下去,還可以形成“口碑效應”,從而實現自身森林溫泉旅游的發展。
隆化森林溫泉的發展過程中得到了縣政府及承德市的大力支持,不僅森林溫泉列入承德五大精品旅游板塊,還先后舉行了一系列的推廣活動,如承德冰雪歡樂匯暨隆化森林溫泉旅游文化節、隆化溫泉養生文化研討會等活動,著力打造隆化森林溫泉品牌。“隆化森林溫泉”已成為承德市創建國際休閑旅游城市、唱響“四季游”的新名片。
目前,隆化森林溫泉的知名度還不夠高,仍然需要利用報刊、電臺、電視等傳統手段與微博、微信、網站等新興網絡媒體相結合,進行品牌宣傳與信息發布。在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的大背景下,隆化縣應針對這個主戰場,深入挖掘客源市場,細分客源類型,舉辦具有針對性的宣傳促銷活動。另外,在隆化森林溫泉度假區的迅速發展過程中,在強調環境建設的同時,要注重另外一張無形的名片,即特色的森林溫泉旅游服務。這是與硬件設施相對應的軟環境,往往建設艱難而破壞容易。因此,應以游客的休閑放松、身心健康為中心,采用多種手段,利用各種角度,采用多種技術,制造優良的休閑環境氛圍;應注重培養員工的服務理念,貫徹企業文化,培新服務禮儀,使服務成為一支無形的手,留住游客的心[10]。
(四)從休閑視角,創新森林溫泉模式
從休閑的視角看,溫泉旅游的發展可以按照停留時間的長短,分為休閑觀光類型,時間較短一般1—2天;休閑體驗類型,時間相對較長2—3天;休閑保養類型,一般3—7天;休閑醫療,一般超過一周時間[11]。針對不同的休閑需求,隆化縣也應結合自身的森林溫泉資源,采用國內外先進的休閑管理方式,創新森林溫泉發展模式。
政府推動模式:政府可以出臺具有吸引力的招商引資政策,制定科學合理規劃,設立森林溫泉旅游發展協會等組織,完善交通等配套設施,組織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森林溫泉文化節、溫泉冰雪節、溫泉音樂會等活動,形成以政府為推動力的發展模式。
休閑觀光模式:隆化縣應充分利用距離承德、北京、天津三市較為便捷的交通優勢,利用獨特的森林溫泉資源,面向大眾,全面開展休閑、觀光、體驗為主的短期游,并注重與相關景區的緊密集合,形成以森林溫泉為主的休閑觀光模式[6]。
康體保健模式:康體保健是溫泉治病養生的傳統功能。隆化縣應充分利用溫泉資源的獨特品質,開發豐富的康體保健模式,從價格、服務、湯泉等細節出發,開展身心放松、美容美體、養生保健、治病養病等活動[6]。
文化體驗模式:隆化縣的文化體驗應以森林溫泉文化為核心,開展養生體驗文化、民族體驗文化、感受歷史文化,通過攝影、美術、音樂等多種藝術形式,讓游客體驗與眾不同的文化氛圍[6]。
校企合作模式:正在廣泛征求意見的高職高職專業目錄中,休閑服務與管理專業的一個方向就是溫泉SPA。河北旅游職業院校就坐落在河北承德,隆化溫泉企業應與高校開展深度合作,充分利用高校的智慧財富,為隆化森林溫泉發展保駕護航。
綜合開發模式:隆化縣在大力發展森林溫泉的過程中,在避免同質化的前提下,開展諸如,“森林溫泉+景區”、“森林溫泉+會議休閑”、“森林溫泉+觀光農業”等一種或多種綜合的發展模式[12]。
結語
休閑成為21世紀的主題,休閑視角下的森林溫泉發展也必將走向成熟。隆化縣在把握時代信息,開發森林溫泉資源,大力發展休閑森林溫泉旅游的過程中,雖存在一些規劃與實際偏差,旅游管理隊伍薄弱等問題,但都無法阻擋隆化森林溫泉的發展步伐。
參考文獻:
[1] 朱玉華.中國溫泉旅游開發現狀及其發展策略[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5(11):150-153.
[2] 吳曉慧,高成廣.溫泉景觀文化設計初探[J].山東林業科技,2012,203:94-97.
[3] 劉麗君.溫泉旅游開發中的養生文化探析[J].商業經濟,2011,387:48-51.
[4] 畢燕.廣西溫泉旅游資源現狀分析及開發利用對策[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2004,21(1):16-22.
[5] 高玲,李悅錚.基于休閑視角下森林野浴型溫泉的開發研究——以大連龍門溫泉旅游度假區為例[J].經濟研究導刊,2012,(27):
195-196.
[6] 黃柳婷.基于休閑理念的福州溫泉旅游開發初探[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1,24(3):64-67.
[7] 劉興元,高成廣.森林溫泉景觀特色初探[J].林業調查規劃,2012,37(6):109-113.
[8] 裴若婷.山地主題溫泉旅游度假區產品開發對策[J].經濟管理者,2012,(7).
[9] 鄒芳芳,鄭耀星.借鑒日本、臺灣經驗發展福州溫泉旅游[J].臺灣農業探索,2009,(3):34-37.
[10] 馮威,張丹丹,王波.溫泉旅游地的發展態勢分析——構筑休閑型的溫泉度假空間[J].云南財經大學學報,2003,17(5):20-23.
[11] 鄭偉俊.國際經驗借鑒下的武義溫泉養生旅游發展研究[J].旅游經濟,2012,(4):124-127.
[12] 秦波.溫泉旅游度假區的規劃設計——以賀州里松溫泉度假村為例[J].中國園藝文摘,2012,(7):73-77.
[責任編輯 安 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