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莉賢
農業股頻繁舞弊的手段、原因及對策
高莉賢
本文從2014年的獐子島事件出發,結合“中國第一藍籌股”、“農業第一股”、“中小板造假第一股”、“創業板造假第一股”等等一系列的造假案,深入剖析了我國農業上市公司舞弊的手段、原因及對策。有利于政府部門更好地對上市公司進行監管,為市場有效率的運行提供了條件;有利于注冊會計師對此類公司更好地審計,從而提高審計質量;有利于農業股上市公司更好地發展,去努力經營提高效率,而不是靠舞弊欺騙投資者;有利于投資者對農業股的業績更好的識別,提高投資效率。
農業股;舞弊;啟示
近年來,證券市場上出現了接連不斷的舞弊案。從預計盈利7565萬元到突然巨虧8.12億元,150萬畝養殖海域顆粒無收,2014年的獐子島舞弊事件,備受關注。由此,聯想到了中國A股歷史上的一系列舞弊案。如果用概率計算舞弊案發生的行業,那么,可知:農業股鶴立雞群,且每個農業股都稱得上經典。
作為“中國第一藍籌股”的銀廣夏,曾在資本市場上風靡一時。2001年8月,“銀廣夏陷阱”被《財經》雜志刊登,銀廣夏編制虛假的財務報表公之于眾。2002年,號稱“農業第一股”的藍田股份舞弊事件曝光,是繼銀廣夏之后,中國股市上演的又一出丑劇,無巧不成雙,此次的藍田股份玩也是在虛構業績,藍田股份的曝光是中國資本市場上又一個重大事件;作為“中小板造假第一股”的綠大地,使用虛假合同和虛構交易,并最終東窗事發;2013年“創業板造假第一股”萬福生科舞弊案被揭發,作為一個大米深加工的企業,其超乎想像的盈利能力被投資者發現,從而財務舞弊揭露出來。除了上述提及的幾個農業股舞弊案例,因舞弊而被市場揭露,造成為ST/PT的企業數不勝數。九發股份、豐樂種業、新大地、康達爾、武昌魚等等,都是上市公司中的農業股。
由于資本市場存在強烈的利益驅動,所以舞弊案接連不斷。除了這個原因外,農業股頻繁舞弊的真實原因又是什么呢?其又是利用何種舞弊手段瞞天過海的?作為專業的和應有專業勝任能力和獨立性的審計人員,為何總于媒體曝光之后才揭露這類企業的舞弊案?農業股的舞弊對中國的注冊會計師又有什么深刻的啟示呢?
銀廣夏通過增加利潤、高估收益與資產、虛增收入來粉飾其財務狀況,使得最初股東的資產大幅度升值,由于最初的股東擁有公司的控制權,因此,他們獲得了更多的機會來掏空公司。綠大地為了包裝上市,上市公司的管理層通過虛增資產,虛增銷售收入,玩弄現金流粉飾財務報表且頻繁地更換會計師事務所。獐子島虛構存貨,又無端計提壞賬準備,成為2014年A股市場最大的一起“黑天鵝”事件等等。九發股份的大股東占用巨額的資金,公司連續三年巨額虧損,經過證監會的公開譴責之后仍然毫無轉機,最終無法償還高額的銀行貸款,使公司從ST到破產。綜合農業股舞弊的手段,我們認為可歸類為以下三種:財務舞弊、會計舞弊、獨立審計舞弊或者三者的合謀。財務舞弊是指舞弊人通過財務欺詐來使自己獲取不正當的利益,手段主要有:(1)憑借“特殊目的實體”融資,通過這種融資手段衍生出虛假“會計慣例”,虛增利潤,從而掩飾虧損,隱瞞企業的負債;(2)高掛公司的應收賬款和票據,以此高估公司資產、所有者權益;(3)通過合并有限合伙企業,對公司的利潤進行操縱等。會計舞弊的主要特點為:(1)捏造虛假賬目;(2)捏造虛假報表;(3)合并報表虛而不實等。獨立審計舞弊包括內部審計在內的內部控制流于形式,財務與會計部在內部牽制關系構建中失去作用,公司核心利益相關者失去監控,是造成安達信等會計師事務所獨立審計發生舞弊問題的內在原因。
首先,是農業自身的特點,使得農業股有動機、有機會、有能力進行舞弊。具體如下:(1)從農業股本身的行業特征來說,農業股的生產資源和產品深加工,再利用的空間狹小。相對于工業來說,其升值空間很小,因此,農業股的規模擴張很慢。而在我國激烈的資本市場上,如果一個行業不能滿足投資者對利益的需求,其必然不會長遠存在。因此,農業股有很強烈的動機虛構財務報表,虛增利潤等,通過一系列的財務、會計、審計舞弊或者三者合謀,來達到其目的。(2)農業股的財務狀況較混亂,農產品很多是從農民或者小型的農民合作組織手里購買,其交易對象多為零散的農戶,且是現金交易,其交易過程大部分沒有交易憑證,這些為農業股的舞弊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3)農業是我國的基礎產業,農業在我國現階段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鄉鎮,農業解決了很多農民的就業問題,在農業比較發的省份,農業企業的上市更是得到了當地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政府會出臺各種優惠政策來扶持農業的發展,甚至會干預注冊會計師審計。
其次,政府在農業股舞弊中沒有發揮應有的監督治理作用,政府沒有從廣大公眾的利益出發,只從當地的經濟效益出發,沒有站在中小投資者的角度看待問題,也沒能客觀公正的保護他們的利益。在我國以農耕為主的傳統文化中,農業一直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農業產量低,效益差,始終是經濟發展的瓶頸。從中央部門到地方政府都對農業給予高度的重視和支持。很多農業股,主營業務收入多年虧損,但其有高額的政府補貼,就連銀行貸款都會支持。地方政府從地方利益出發,為了解決就業問題,為了提高當地的財政收入,為了業績做得好看一點,對農業股舞弊視而不見,甚至會幫助農業股舞弊,取得上市資格,獲得銀行貸款。
第三,注冊會計師在對農業股審計時存在諸多難點。一方面,注冊會計師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在審計前和審計過程中獨立性缺失;另一方面,注冊會計師缺乏應有的職業審慎和職業懷疑的態度。為解決這方面難題,對于注冊會計師來說,其審計農業股的時候往往存在諸多限制:注冊會計師不熟悉農業股的業務流程。很多農業股恰好抓住注冊會計師的這個特點,進行財務舞弊。在審計的過程中,注冊會計師還可能與農業股進行舞弊合謀。在農業股審計案中,一些技術對專家來說一眼就可識破的,注冊會計師卻難以察覺,即使被注冊會計師問及,農業股又以保護商業秘密為由,不給注冊會計師提供很詳細的資料,這就很可能造成審計失敗,而最終的農業股舞弊案不能被注冊會計師發現,使得其借其他機會試圖掩埋舞弊事實。
第四,無法預見的天災給農業股舞弊提供了一個得天獨厚的機會。1998年我國洪水泛濫,藍田股份借此良機扭曲舞弊事實;2009年,我國云南省大旱,綠大地則以此為由,說是由于百年不遇的旱災對其樹苗的存活造成重大的傷害,試圖來掩蓋之前虛假的財務報告;2014年,詭異“冷水團”讓‘海底藍籌’獐子島7億元蝦夷扇貝“說沒就沒了”。無法預料的天災為農業股掩蓋舞弊提供了良好的契機,使得農業股可以此為由說由于自然災害造成了農作物等的死亡,在外部人看來,農業股的這種解釋合情合理,看上去確系天災,人無法避免,人們又怎么可能對其舞弊產生懷疑?
首先,注冊會計師作為有效的市場監督主體和獨立的第三方,要運用專業懷疑的態度,眼前利益與長期利益的平衡、風險與收入的平衡、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平衡。(1)考慮到農業股常以其業務的特殊性為手段來舞弊,以達到虛增銷售收入,利潤虛高的目的。注冊會計師在接受審計前,就應該對農業股的主營業務做全面的了解,并與農業股的管理層進行全面溝通,要深入細致的了解農業股的運作流程,有效的評估審計風險,將審計風險降低到可以接受的范圍。(2)接受審計后,要充分發揮專業特長,面對紛繁復雜的業務,可借助其他方面專家的幫助,不能聽信農業股管理層的一面之詞,應該運用自己的專業判斷和審計經驗,要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對廣大的投資者負責,以有效的降低審計風險,同時也提供高質量的審計。(3)注冊會計師應該有針對性的對農業股形成一套獨特且有效的審計方法,講農業股常利用會計舞弊、審計舞弊、財務舞弊或者三者合謀的手段擊破。
第二,對政府部門來說,不能一味地不分情況的扶持農業的發展,要讓市場機制進入到農業競爭中去,不能只想到當地的就業和財政收入。如果沒有高效的企業,政府的保護只能解決短期問題,長遠來看,只是在保護落后,不利于當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政府一方面要扶持當地的農業股,一方面又要有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提高企業運作效率,而不是考舞弊來粉飾業績,粉飾財務報表。
第三,對農業企業來說,到提高經營管理,積極的參與市場競爭,不能只想著背后有政府作為靠山,要有明確的企業責任和社會責任感。要靠實際的現金流,真實的業績來引導投資者,而不是誘導投資者。企業要從長遠考慮,靠虛假的財務報告來發展,終有泡沫破滅的一天。因此,要在企業運作的各方面,提高效率,改善管理,提高資金利用效率,天災只有可能對企業帶來損失,而不能以天災作為以前的損失或者舞弊的借口。
第四,對投資者來說,投資需要謹慎。拋開天災不說,單是農業生產的不可估量性,如水產養殖業,水里有多少魚蝦貝蟹,投資者往往觀察不到。只看公司的宣傳和鼓動就盲目投資,是不可取的。當然,并不是說沒有優秀的農業股來投資,只是強調,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尤其是頻繁舞弊的農業股,更需要投資者謹慎。
[1]陳少華著.防范企業會計信息舞弊的綜合對策研究[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3.
[2]陳文新.農業上市公司會計舞弊:原因分析及公司治理控制[J].新疆農墾經濟,2006(01).
[3]《財經界》編輯部.國家將大力鼓勵農業企業“走出去”[J].財經界,2013(12).
(作者單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會計學院)